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李敖曾經在某個節目裡面連續罵胡因夢70多集,他是真的憎恨他的前妻胡因夢嗎,或許有一點,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於觀眾想看,倒並不是他真的有多憎恨,李敖是非常懂得人性,並能夠激發觀眾情緒,從始至終可以吸粉,從而達到名利雙休的目的。

反觀胡因夢,卻恰恰相反,她也懂人性,但是她更懂她自己,所以她的全部精力用在內修上,給自己解惑,也給世人真正地造福。

為什麼這樣說,大家可以從胡因夢的自傳《生命的不可思議》這本書裡面得到全面的解析。

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生命的不可思議》這本書從她父母那一代開始談起,一直到她成長為演員、作家、譯者,最後蛻變為“身心靈”的探索者與治療者為止。

我知道胡因夢,真的是因為李敖曾經描述胡因夢的一段話:“如果有一個女人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優遊又優秀,又傷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別人,是胡因夢。”

當時讀到這段話的時候,我心理就如同被貓抓了一般,這世間竟會有這樣的奇女子。不想在多年以後,因為參加武志紅老師的好書共讀,其中就推薦了她的自傳。

就如同序言所說:書中生動描繪了她的童年經歷、愛情故事、周遭諸多事件的緣起緣滅,以及對生命的宏觀反思,讀來有一種直指本覺、豁然開朗的震撼。這是近年來最純粹、最坦蕩的一本關於成長、自覺與自救的傳記。

說起胡因夢,是怎麼也繞不過李敖的,《生命的不可思議》也有20幾頁是述說他們的糾葛的,不得不說李敖的懂人性,讓自己有錢有名,騙騙涉世未深的孩子以及不願長大的成人還行,但是稍微深入思考,就會發現胡因夢的自修,更能影響大眾,讓世人誠服。

為何這樣說,我從3個方面來跟大家一一解析。

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第一、首先從愛情觀說起。

李敖最著名的一段關於愛情一首打油詩《只愛一點點》真的是最好地詮釋了何為懂人性。

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別人的愛情像海深,我的愛情淺。不愛那麼多,只愛一點點。

所以李敖以真愛之名,跟無數女人戀愛,享受完愛情之後,就迅速抽離,這其中就有2個臺大校花羅君若、王尚勤,影星吳海蒂、胡因夢,患難之交小蕾與劉會雲,最後修成正果的王小屯。

懂人性的人是很可怕的,就如同王尚勤說的:“任何當過李敖女朋友的人,未來的婚姻都是不幸的!”因為他知道你想要什麼,會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滿足你,並寵溺你上天。胡因夢也在自傳中這樣描述過類似的話語:“當李敖覺得一切都在掌握中情勢很安全的時候,他真的是這個世界上最寵女人的男人之一。每天早上我一睜開眼睛,床頭一定齊整地擺放著一份報紙、一杯熱茶和一杯熱牛奶......”

幸也是不幸,你享受過最好的待遇,難免就會有對比,所以當完他的女朋友後,沒有對人性的通透分析,很容易陷入死結。因為你擁有了一段完美的模範愛情時光,再要去面對生命中的殘缺,不懂得自修的人,就容易陷入不幸,為李敖未婚生女,然後又因為無法忘懷李敖導致離婚的王尚勤就是如此。

而胡因夢的高明之處在於,可以跳脫出世,非常公平公正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比如她寫人類的本能——性,不裸露,但是卻能直指人心。

胡因夢在書中坦言,她在4歲的時候不經意間撫摸自己的私處的時候,她就享受到了快感。其實這麼私密的,羞恥的話題在此書中,很多場景之下,她都有非常細緻而又坦誠的描述。

如此赤裸坦誠的內心剖析,你會發現你很容易就被她感染了,生而為人,最難是對自己誠實,所以我們可以對旁人武裝成各式各樣的人,但是燈滅人枯之時,能道一句:不悔活過,就是一個人最大的福祉了。

胡因夢在自傳中,不管是對於初戀的、在紐約的性解放、與李敖的婚戀以及到婚外情,對於性,無不著以重墨,當然這是人們也樂意看到的。

但是你通讀後,會發現你會被她直白又真摯的文字感染,不會有絲毫邪念,因為看她就是在反觀自己。

尤其是女人,對於性對於愛,特喜歡藏著掖著,甚至假裝不需要,有些比較恐怖的還強制自己戒欲,越是這樣,越適得其反。因為你愛而不得愛而不能的時候,你會從別的物件,別的事情中發洩出來。

相反誠實去面對,不斷去探索並精進,你就會更加懂自己,也會從方方面面去反觀、提升自己。當然並不是教你濫情,而是跟你固定的關係之間多溝通,將自己的需求和困惑講給對方聽。而只有懂自己了,你才會知道自己最需要什麼,怎麼讓自己更舒坦,只有自己舒坦了,你才會真正去關注你愛人以及家人的需求,整個家庭才會更加和諧。

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第二點、從經濟層面來說,李敖的懂人性為他賺的盆滿缽滿,而胡因夢的懂自己卻在事業最輝煌的時候退出,看淡名利,遵循內心的真實想法,投身環保公益事業。

李敖年輕的時候罵國民黨,然後入獄好幾次,李敖曾經說過:“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罵別人是很容易的,我只要發洩出自己的情緒就好了,所以能夠酣暢淋漓地罵人,最爽的是自己,同時還能煽動普通民眾的情緒,這應該是李敖在最初發現的極大好處後,就再也停不下來了。

胡因夢在自傳中有描述他們在離婚後,其實有幾次相遇,他們並不像李敖在世人描述的那樣,對胡因夢恨之入骨,兩人相見時會劍拔弩張,相互要殺死對方的狀態。尤其是他們打完離婚官司後,胡因夢見到李敖都是會走過去跟他握手打招呼,彼此之間還說些問候的話再離開。

由此證明李敖是非常高明之人,我罵胡因夢是因為大家都喜歡看,喜歡聽呀,所以我才會每一集都不落下。並且他還會緊跟潮流,出現在所有當紅的媒體視野中,報紙火就在報紙上罵,微博火就開通微博,說書火就做李敖有話說,更為奇葩的則是誰火就罵誰。本身自帶流量還要再蹭他人熱度,你說能不火嗎,李敖的微博粉絲就有1023萬呢。

反觀胡因夢在35歲,她在事業上最輝煌的時候息影,而後從事翻譯、作家,踐行環保公益事業,給大家去佈道解惑,影響的人雖然不多,但是她是真心快樂著的。比起名利來,她好像比一般人更通透,也更超脫。

相比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歡胡因夢的懂自己

第三點、不管是李敖的懂人性,還是胡因夢的懂自己,其實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轉化以及不斷促進的過程。

只有完全地搞懂自己,你才能懂得他人,而懂他人之後,才能反觀自己的行為和動作,再不斷地精進自己的行為。

只是真的為李敖大師可惜,如同著名主持人楊瀾說的那樣:“李敖有著滿腹的經綸,卻不得不在一個相對狹小的空間內,在許多無聊的人和無聊的事上耗損大量的光陰。”

因為懂人性容易,而餵養自己的靈魂太難。

當今中國唯一的諾貝爾文學獎莫言強調作家的道德責任感和善惡價值觀,認為批判到最後必須直指自己。太精闢不過了,說別人總是容易的,而自己做到做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在《人生的不可思議》這本書裡的胡因夢給大家做了示範,想要心身得到解放,你必須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內心,敢於直面自己的一切,哪些看起來如同紙老虎般的恐懼就會煙消雲散。

願我們每一位都能懂得基本的人性,可以自由無障礙地溝通,同時更懂自己,不為世俗所累,活出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