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李敖曾经在某个节目里面连续骂胡因梦70多集,他是真的憎恨他的前妻胡因梦吗,或许有一点,但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在于观众想看,倒并不是他真的有多憎恨,李敖是非常懂得人性,并能够激发观众情绪,从始至终可以吸粉,从而达到名利双休的目的。

反观胡因梦,却恰恰相反,她也懂人性,但是她更懂她自己,所以她的全部精力用在内修上,给自己解惑,也给世人真正地造福。

为什么这样说,大家可以从胡因梦的自传《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里面得到全面的解析。

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生命的不可思议》这本书从她父母那一代开始谈起,一直到她成长为演员、作家、译者,最后蜕变为“身心灵”的探索者与治疗者为止。

我知道胡因梦,真的是因为李敖曾经描述胡因梦的一段话:“如果有一个女人又漂亮又漂泊,又迷人又迷茫,又优游又优秀,又伤感又性感,又不可理解又不可理喻的,一定不是别人,是胡因梦。”

当时读到这段话的时候,我心理就如同被猫抓了一般,这世间竟会有这样的奇女子。不想在多年以后,因为参加武志红老师的好书共读,其中就推荐了她的自传。

就如同序言所说:书中生动描绘了她的童年经历、爱情故事、周遭诸多事件的缘起缘灭,以及对生命的宏观反思,读来有一种直指本觉、豁然开朗的震撼。这是近年来最纯粹、最坦荡的一本关于成长、自觉与自救的传记。

说起胡因梦,是怎么也绕不过李敖的,《生命的不可思议》也有20几页是述说他们的纠葛的,不得不说李敖的懂人性,让自己有钱有名,骗骗涉世未深的孩子以及不愿长大的成人还行,但是稍微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胡因梦的自修,更能影响大众,让世人诚服。

为何这样说,我从3个方面来跟大家一一解析。

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第一、首先从爱情观说起。

李敖最著名的一段关于爱情一首打油诗《只爱一点点》真的是最好地诠释了何为懂人性。

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别人的爱情像海深,我的爱情浅。不爱那么多,只爱一点点。

所以李敖以真爱之名,跟无数女人恋爱,享受完爱情之后,就迅速抽离,这其中就有2个台大校花罗君若、王尚勤,影星吴海蒂、胡因梦,患难之交小蕾与刘会云,最后修成正果的王小屯。

懂人性的人是很可怕的,就如同王尚勤说的:“任何当过李敖女朋友的人,未来的婚姻都是不幸的!”因为他知道你想要什么,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满足你,并宠溺你上天。胡因梦也在自传中这样描述过类似的话语:“当李敖觉得一切都在掌握中情势很安全的时候,他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宠女人的男人之一。每天早上我一睁开眼睛,床头一定齐整地摆放着一份报纸、一杯热茶和一杯热牛奶......”

幸也是不幸,你享受过最好的待遇,难免就会有对比,所以当完他的女朋友后,没有对人性的通透分析,很容易陷入死结。因为你拥有了一段完美的模范爱情时光,再要去面对生命中的残缺,不懂得自修的人,就容易陷入不幸,为李敖未婚生女,然后又因为无法忘怀李敖导致离婚的王尚勤就是如此。

而胡因梦的高明之处在于,可以跳脱出世,非常公平公正地看待自己的人生,比如她写人类的本能——性,不裸露,但是却能直指人心。

胡因梦在书中坦言,她在4岁的时候不经意间抚摸自己的私处的时候,她就享受到了快感。其实这么私密的,羞耻的话题在此书中,很多场景之下,她都有非常细致而又坦诚的描述。

如此赤裸坦诚的内心剖析,你会发现你很容易就被她感染了,生而为人,最难是对自己诚实,所以我们可以对旁人武装成各式各样的人,但是灯灭人枯之时,能道一句:不悔活过,就是一个人最大的福祉了。

胡因梦在自传中,不管是对于初恋的、在纽约的性解放、与李敖的婚恋以及到婚外情,对于性,无不着以重墨,当然这是人们也乐意看到的。

但是你通读后,会发现你会被她直白又真挚的文字感染,不会有丝毫邪念,因为看她就是在反观自己。

尤其是女人,对于性对于爱,特喜欢藏着掖着,甚至假装不需要,有些比较恐怖的还强制自己戒欲,越是这样,越适得其反。因为你爱而不得爱而不能的时候,你会从别的物件,别的事情中发泄出来。

相反诚实去面对,不断去探索并精进,你就会更加懂自己,也会从方方面面去反观、提升自己。当然并不是教你滥情,而是跟你固定的关系之间多沟通,将自己的需求和困惑讲给对方听。而只有懂自己了,你才会知道自己最需要什么,怎么让自己更舒坦,只有自己舒坦了,你才会真正去关注你爱人以及家人的需求,整个家庭才会更加和谐。

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第二点、从经济层面来说,李敖的懂人性为他赚的盆满钵满,而胡因梦的懂自己却在事业最辉煌的时候退出,看淡名利,遵循内心的真实想法,投身环保公益事业。

李敖年轻的时候骂国民党,然后入狱好几次,李敖曾经说过:“我骂人的方法就是别人都骂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个本领,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

骂别人是很容易的,我只要发泄出自己的情绪就好了,所以能够酣畅淋漓地骂人,最爽的是自己,同时还能煽动普通民众的情绪,这应该是李敖在最初发现的极大好处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

胡因梦在自传中有描述他们在离婚后,其实有几次相遇,他们并不像李敖在世人描述的那样,对胡因梦恨之入骨,两人相见时会剑拔弩张,相互要杀死对方的状态。尤其是他们打完离婚官司后,胡因梦见到李敖都是会走过去跟他握手打招呼,彼此之间还说些问候的话再离开。

由此证明李敖是非常高明之人,我骂胡因梦是因为大家都喜欢看,喜欢听呀,所以我才会每一集都不落下。并且他还会紧跟潮流,出现在所有当红的媒体视野中,报纸火就在报纸上骂,微博火就开通微博,说书火就做李敖有话说,更为奇葩的则是谁火就骂谁。本身自带流量还要再蹭他人热度,你说能不火吗,李敖的微博粉丝就有1023万呢。

反观胡因梦在35岁,她在事业上最辉煌的时候息影,而后从事翻译、作家,践行环保公益事业,给大家去布道解惑,影响的人虽然不多,但是她是真心快乐着的。比起名利来,她好像比一般人更通透,也更超脱。

相比较李敖的懂人性,我更喜欢胡因梦的懂自己

第三点、不管是李敖的懂人性,还是胡因梦的懂自己,其实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转化以及不断促进的过程。

只有完全地搞懂自己,你才能懂得他人,而懂他人之后,才能反观自己的行为和动作,再不断地精进自己的行为。

只是真的为李敖大师可惜,如同著名主持人杨澜说的那样:“李敖有着满腹的经纶,却不得不在一个相对狭小的空间内,在许多无聊的人和无聊的事上耗损大量的光阴。”

因为懂人性容易,而喂养自己的灵魂太难。

当今中国唯一的诺贝尔文学奖莫言强调作家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价值观,认为批判到最后必须直指自己。太精辟不过了,说别人总是容易的,而自己做到做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好在《人生的不可思议》这本书里的胡因梦给大家做了示范,想要心身得到解放,你必须勇敢地探索自己的内心,敢于直面自己的一切,哪些看起来如同纸老虎般的恐惧就会烟消云散。

愿我们每一位都能懂得基本的人性,可以自由无障碍地沟通,同时更懂自己,不为世俗所累,活出真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