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檢測就不會爆發,也不會有新增,“神奇”的抗疫理論

在一檔電視節目中,一名日本政府專家組成員、集團感染應對小組領導押谷仁教授介紹了日本抗擊新冠疫情的秘訣:因為日本壓住了檢測量,才得以維持現狀,沒有發生爆發式傳染擴散。80%的感染者不會傳染給別人,這個病毒並不需要找到所有感染者,找到集團感染就足夠了。

方法是:壓住了檢測量 日本才沒有發生爆發式傳染擴散!?



自欺欺人這個詞用在這裡簡直再合適不過了。用減少檢測量的方法,來讓所謂的新增數據減緩增長。表面上數據確實少了,民眾也不會特別恐慌。

但是,已經感染卻得不到檢測的人,面對病毒只能苦苦等待,無法得到治療。不知有多少感染者在這期間,在家痛苦去世,但卻不能算入病毒致死之中。

數據好看確實不會引起民眾的恐慌,因為它帶來的是鬆懈。掉以輕心的人群比因害怕而呆在家裡的人更可怕。一旦人們開始覺得無所謂,也就是病毒第二次爆發的時候。

無獨有偶,美國前段時間還幸災樂禍,認定新冠病毒其實就是流感,美國每年有兩萬人死於流感,不需要大驚小怪。再加上之前檢測費用高昂,導致許多人就算有症狀也不去檢查。

隨著情況日益嚴重,已經無法控制。一檢測:確診人數呈指數般升高,24小時新增確診超萬例。目前,美國累計確診病例數位居全球第三,僅次於中國和意大利。紐約州被宣佈為重災區。紐約市長在電視上用20分鐘時間數落特朗普如何抗疫無能。

還有,臺灣目前採用的是抽檢的方法。臺灣機場昨天採檢200多,前天採檢300多。明知海外是重災區,但是在機場還是採樣檢查,不知放了多少人進去,目前的低增長也只是暫時的。

不檢測就不會爆發,也不會有新增,“神奇”的抗疫理論

中國模式目前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但是海外的消極還會給我們的防止輸入帶來巨大的壓力。意大利已經全面採取了中國模式,希望有更多國家可以採取更有力的措施。

病毒不會因為你不檢測就消失,這種自欺欺人的方法只會讓情況變得更糟。消極的方法不會帶來樂觀,積極的抗疫才會有所成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