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为什么向老将军廉颇“荐席、荐寝”,二人搞什么东东?

本文正式题目《学如细子荐寝席,释鱼观化巫马期》。本文属于【我来自周朝】系列丛文,作者宗伯正曜。


蔺相如为什么向老将军廉颇“荐席、荐寝”,二人搞什么东东?

荐席

根据古代传说,蔺相如与廉颇合好以后,有一次老将军廉颇去往蔺相如家里拜访这位老朋友,蔺相如看到廉颇之后把酒言欢,然后亲自“荐席、荐寝”。

这两位都是古代著名的先贤,彻夜长谈还可以理解,“荐席、荐寝”似乎有些过分了吧,这二人搞什么东东?

原来,“荐席”是古代的士隐礼,也就是古代宗伯儒者的家礼,意思是在席子上面再加一层厚垫子。如齐景公和晏子对话的时候,晏子说:“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齐景公想去晏子家里饮酒作乐,晏子说的话大意是“躺在软乎的厚垫子床上,吃喝享乐,我不敢与君王这样做。”

“荐席”就是加厚的垫子,可能是棉的,也可能是厚布作的。

前文里面的老将军廉颇年纪大了,蔺相如在普通席子上多加了一层垫子,表示尊崇和爱护,同时也表示蔺相如以晚辈之礼与廉颇相交,等同于谒见礼。

荐寝

酒宴之后,廉颇和蔺相如一起去往先王太庙祭拜,先王太庙的后殿叫作寝殿,先祭拜正殿,然后再祭拜寝殿,两种祭拜礼仪合称“寝祭”。

“寝庙”这个词汇现在不太多见了,在古代时候是非常重要的地方,天子祭祀一定要祭祀寝庙。君主死后也会被放进寝庙供后人祭拜,叫作大享。

例如商纣王临死的时候,他跑到寝庙里面打算自杀,但是最后被战士们所杀。贾谊《新书》里面记载说“纣走还于寝庙之上,身斗而死,左右弗肯助也。”就是纣王死的时候众叛亲离,身边连一个帮助他的人都没有。这里是指纣王想要自杀,但是没有自己的侍卫帮助他砍头,只能被周国战士砍下头来。

自杀的人属于谢罪,后人可以把他放入祖庙。被敌人杀死的人属于罪戮,按照古礼不能入祖庙,其他人更加不会埋葬祭拜,只能扔到乱坟坑里,这就是后人所述的死无葬身之地。

“荐寝”的意思就是廉颇和蔺相如去往太庙举行“寝祭”,这种祭拜不是属于国君举行的大祭祀,而是日常士人的普通祭拜。这些都属于古代宗伯学(古儒学)士隐礼中的“士荐礼”。

蔺相如是一位了不起的儒士,他的事迹是“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他以国家利益为重,抗节不挠,视死如归,同时又不计个人得失,善自谦抑。“勇”能制暴秦,“谦”以待廉颇,体现了“侠之大者”的君子之风,是让后人无限敬仰的了不起的儒士。

钱虞山先生曾经评价蔺相如说:

危计难成五步间,置君虎口幸全还。世人莫笑三闾懦,不劝怀王会武关。

我的水平有限,从来没有上过大学,当今世上有很多了不起的学者,他们的人品和学问都让我十分敬佩,我不敢班门弄斧。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努力追随先贤。后来有一位网友留言说,尽可能多写一些吧。我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些古礼写出来,请各位读者朋友们多多指点。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故意使用了一个哗众取宠的题目,请您多多原谅。

宗伯正曜| 士荐礼

学如细子荐寝席,

释鱼观化巫马期。

鼓刀饭牛歌清庙,

叟来遽忧攘邻鸡。

陈政耀,字翼云,号大仆,参周宗伯学弟子,又名宗伯正曜。

远祖桐城姚氏,近祖金匮陈氏,宗伯大卜一脉兆人后裔,治学师从先师孔子(宗伯内传曰周朝尊号鲁姬丘子、子姬孔子),立身师从先师卧农先生(宗伯内传曰先师诸葛孔明,名亮,因在襄阳躬耕陇亩而自号卧农,并非世间流传的道号卧龙),赞宾介师宗伯牖中先生,拜师时间为1988年(戊辰),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大明湖畔遐园西廊岳飞手书《前出师表》碑文之下。

古参周宗伯经学(古文经学)师从宗伯牖中先生,拜师时间为1975年(乙卯),拜师地点为中国山东省济南市趵突泉畔观澜亭。当时正值中国文化大革命末期,拜师仪式一切从简,因此缺赞宾介者。

宗伯学,上古经学、儒学之始源,又称禋宗、秩宗(《書·舜典》)、祝宗,或者写作咨伯(《書·舜典》),《周禮》称之为宗伯,《国语》和《竹书纪年》称之为崇伯。

附拙文《“中医”的起源》

毁誉加身惭众哂,礼乐湮灭何陋知!

1、渊源

中医起源于古代儒学!

参周时期,上古先王建立国家设官分职,其中设立春官大宗伯负责祭祀诸礼,督导王庭辟雍泮宫等大学,教授医卜星相文史乐舞巫丧典祝等知识,目前所知的中华古代文明全部出自宗伯儒子,儒学也是姬姓一族之家学。

大宗伯由姬姓尊长担任,职位卿。医师原本是上士,下辖中士食医、下士疡医等,归属于宗伯大卜管理,宗伯大卜职位下大夫。武王时期,周公旦命令医师率所属全部调归天官太宰。


2、失窍

后代中医失去口传心法。

医师虽然不再算作大宗伯部属,但是仍然由大宗伯负责传授医术。宗伯大卜掌管三兆三易以及龟之八命,选择德才兼备的人作弟子传授口述心法。

秦朝焚书坑儒,所有宗伯儒学下院弟子全部牺牲,口述心法随即在世间失传。

不过,大宗伯侥幸逃到民间,留下显宗、隐宗二支。显宗一支在唐朝失传,隐宗一直传承到今天,最后一代大宗伯牖中先生在我六岁的时候收我为弟子,继承衣钵。

真正的中医弟子首先要具备深厚的古代文化知识,古人说:不为良相,即为良医。中医都是士族,也都是儒者。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如果没有古代文化的积淀,即使把所有的医方和医书倒背如流,不知四经通典,没有口述心授,仍然属于门外汉。


3、劝谕

中医弟子们不要一味死脑筋,应该尽快学会西医的技术。


西医属于微观科学,利用局部构建一个科学模型;而中医则属于宏观科学,把时间、季节、温度、星体、粒子、力学等等统统综合起来考虑。因为过于复杂,周期比较长,效果不太明显。举一个例子说明:西医好比给汽车换轮胎、换零件,很容易看到效果,车马上就能开起来;中医就是一个精通整个汽车科学的驾驶员,平时使用好汽油、好机油,每天检测水温、油温,平时小心驾驶,不跑灰尘多的土路,不急冲急刹,小心保养发动机,这样能让汽车多跑好几年。人体就如果一辆汽车,西医换零件,中医延长寿命。渐渐地,中医变成了保健顾问,弟子们越来越没有自信。


不要紧,只有我们求“变”。假如中医弟子们也能熟练掌握换零件这些技术,比西医做的更好,那么很快就能改变这种现象。这些技术很难学吗?

古传中医弟子务要全力学习西医,勿要抱残守缺!


先贤一向主张变通,谁说过使用化验\\CT\\呼吸机等现代医学设备就不是中医了?望闻问切只是以前的诊断手段而已,现在科学进步了,只要能快速正确的诊断病情,使用这些现代化仪器设备当然没有问题了。中药也是如此,祖先和先贤发明中药的目的就是为了治病救人,现在有更好更快速的西药能减轻病人痛苦,为什么我们中医不能拿来使用呢?难道用了西药就不是中医了吗?

麻药就是中医首先使用的,华佗还曾经亲自给病人开刀做手术,什么是中医?世界上所有的医术全部起源于中华。(《诗经》里面有记载,将来我一一讲给大家听。)


4、敕命

请所有古传中医弟子听命,所有弟子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西医、西药等科学技术,不仅要熟练掌握操作各种现代医学设备,而且还要在医术上尽力超出同侪,如果想要让他人甘拜下风,除非所有中医弟子做的比他们更好。

不仅弟子自己要学好西医西药,还要教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20岁之前学英语打基础,30岁跟我学诗经、论语,40岁左右可以开始学真正的中医精髓。要实行拿来主义,利用所有的现代诊断设备,利用西药的快速疗效,加上中医所掌握的各种理论,相信不久的将来,古代中医文化必将发扬光大,所有弟子就会更加充满自信。


5、言商

以前的观念认为儒者不允许谈钱,把钱看作是“阿堵物”,其实儒者更懂得怎样利用金钱来回报社会。(检索一下“涩泽荣一”)要学会利用现代技术、仪器和医学设备以及西药赚钱,活学活用,只有有钱有势,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医,不要胶柱鼓瑟,也不要让中药价格过于低廉。

现代人有一个误区:便宜没好货。中药价格高一些,那些种植中草药的药农们也能多赚一点钱,尽量种出高质量的药材,如果价格太低则药效太差,药农们没有收益,怎能拿出好药呢。

同等疗效,中药西药应该一视同仁。

现在那些诋毁中医的人,大部分属于西医西药的既得利益者,只有打压中医才能获利。我们应该让这些人成为我们的帮手。如果售卖中医中药同样能获利,谁还会诋毁中医,这些人马上就会反过来鼓吹中医中药的好处了。


6、悯孤

疫情过后,可能有很多孤儿寡妇难以为生,请所有中医弟子根据自身情况,尽量想法收取孤儿为中医弟子,既能给国家减轻一些负担,又能让孤儿们不至于流离失所,还能让中医文化传承下去。如果中医弟子们不嫌弃,将来挑选其中有德行的孩子向我询问所知道的古代医学口传心法。


7、调灵

提握积精伐柘桑,

陈荣逆死州窍藏。

黄难伤金千素肘,

疾疕灌劀蓬歧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