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扶贫干部当“中介”四屏镇24名贫困户“代工”上岗

重庆江津:扶贫干部当“中介”四屏镇24名贫困户“代工”上岗

高小桃为杨文飞讲解工作相关知识。

“这个工作不错。相当于干半个月、耍半个月,一个月2000多块钱,比待在家里强!感谢高干部!”3月23日,在江津区四屏镇中建六局工地干杂工的当地建卡贫困户杨文飞,对前来看望他的该镇对口帮扶干部高小桃感谢不已。

杨文飞早年因病瘫痪,康复后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一直赋闲在家休养,家中的生活重担全靠妻子一人。年前,杨文飞身体逐渐好转,便想着找个适合的工作,为妻子减轻负担,他把这一想法告知了前来看望并了解情况的高小桃。

3月18日,高小桃匆匆赶到杨文飞家,告诉他一个好消息:“镇上中建六局工地上差人,我去问了条件,你正好适合,你愿意去上班不?”虽然只是临时“代工”,工资不太高,但杨文飞仍然高兴地答应了。

3月20日,杨文飞便早早赶到中建六局入职。他的工作内容是在工地干杂工,工资150元/天,每月上班约15天,没活的时候就在家休息,劳逸结合的弹性工作机制正适合杨文飞的身体状况。“上班就在家门口,家里的事还能给妻子搭把手,我很满意。”杨文飞乐呵呵地说道。

杨文飞只是四屏镇积极推行贫困群众“代工”的一个例子,像这样的情况近期已在四屏镇连连上演。

据了解,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逐渐缓解,江津区最南端的四屏镇积极推进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举。然而,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复工,一个难题也逐渐凸显:由于各地的防控政策限制,部分项目在外地的员工不能及时返回甚至不再返回,导致多个项目不同程度出现用工缺口。

与此同时,四屏镇部分原来在外务工的建卡贫困户由于防控限制,一时间也没法到原有的工作岗位上班。

“一方有缺口,一方有需求,两头看着慌,正好我们当‘中介’!”四屏镇党委政府迅速启动推荐“代工”工作,由扶贫责任人了解贫困群众职业技能和工作需求信息,同时安排人员对接全镇辖区内在建项目,点对点匹配岗位和人员,推介贫困群众“暂代”项目上短期不能返岗的员工上班。这样,一方面为企业缓解用工缺口,另一方面贫困群众也获得了相应的收入,实现了“双赢”。

据统计,3月以来,四屏镇已先后推荐贫困群众“代工”24人,为贫困户实现工作收入约3万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