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神农架位于我国湖北省西部了大巴山区.面积有3200平方千米,林地占85%以上,海拔差不多都在千米以上,素有中华屋省之称.神农架是个谜,神秘而博大:大量动物在此反祖变白,山溪之间出现大海独有的潮汐,真假虚实的动物故事,怪异莫测的洞穴.......这些独特赞解的神农架之谜,叫人眼花缭乱,浮想联翩。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谜之一:动物白化现象

我国许多城市的动物园里都养有自熊。从外表看,它们实在没有什么区别,若注意到产地栏的记载,就会发现其中的大不同。原来多数白熊都是引进了北极熊,惟独武汉动物园里的白熊标记着“神农架”三个字,是地道的“国产货”。关于神农架白熊是否真是白熊的问题,科学界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争议,至今余波未了。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在神农架山林里捕到的第一只白熊, 送到武汉动物四,引起了科学界的震惊。依照常理,白熊只能生活在北极圈内、北冰洋地区,神农架属中纬度地区,是亚热带向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怎么可能出现白熊呢?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未过多久,在神农架又相继捕到四只白熊,而且雄雌老幼兼备。20世纪70年代在两次大规模的“鄂西北奇异动物科学考察”过程中,科学工作者竟陆续见到、捕到了神奇的白蛇、白獐、白麂、白龟、白金丝猴、白苏门羚、白鹳、白皮鹭、白冠长尾....当地百姓还曾目睹过白“野人”、白蟾蜍等,几乎所有的动物物种都有白的。

在古代传说中,白色动物直被视为修行 千载、始悟仙道的精灵或神物。《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述的曾帮助轩辕黄帝立下赫赫战功的“黑”即为白熊,《白蛇传》中的白娘子也是白蛇修成人身的。神农架的白色动物同非白色的同种动物相比,在生活习性方面尚未发现有多大差异。

通体白色的动物在当今世界上已为数寥寥了,非洲白狮、白人猿,印度白鹿,中国台湾白猴等无不被人视为珍宝。在我国珍稀动物名录里,诸如白鹳、白冠长尾雉等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神农架被称为“白色动物之乡”的确当之无愧,而神农架所有白色动物均享受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待遇也是理所当然的。不过人们至今还是不清楚,为什么惟独在神农架才会出现这么大规模的动物白化现象。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谜之二:山溪之间的潮汐

潮汐是由月球对地球的引力而产生的海水涨落现象。谁能相信,这海边特有的自然现象竟也能出现在神农架的山溪间呢?流经红花乡茅湖村境内林区的潮水河就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观察潮水河奇观最理想的地方当数横卧于上游的一座小桥。 桥不知建于何时,虽历经修补,却依然保留着原有的模样,桥墩用石头垒砌,桥身由树干架成,高丈余。平时看来,这座桥似乎架得多余。因为只有汨汨流水从桥下淌过,行人完全可以凭“石步 子”安全过往。惟有到涨潮的时候才可以认识到桥的必要,那时候水位陡升,波涛翻腾,下 子便漫上桥头,需半个多钟头才会慢慢消退。溪水从观音岩上的一个岩洞中涌出,滚坡直下,最初为一挂瀑布,降至谷底才形成一条小溪。 细观瀑流,时粗时细,一昼夜三变,因而引起溪水三起三落。涨潮时波澜翻滚,汹涌澎湃,落潮时水位锐减,露出岸边卵石。这与海边潮汐又不尽相同。

中华屋脊——神农架之谜(一)


民间将潮水河潮汐的起因解释为犀牛翻身,讲潮水河的源头是口深渊,有一头巨大的神犀终年睡在水里修炼,神犀有个习惯,每昼夜要翻三次身,每当它翻身时就会激起渊水外溢,因而造成了河水涨潮。此说是否可视为对间歌泉的神话解释呢?地质工作者曾探察过潮水河的源头,发现观音岩上的岩洞内通地下河,地下河的源头远在海拔2060米的“碗水”,“一碗水”又是一处间歇泉,因此认为潮汐为间歇泉所致。但“碗水”究竟有多大蓄水量2间歌泉是怎么形成的?间歇泉有能量使下游的溪水如潮水般定时暴起暴跌吗?潮水河还有许多令人费解的现象。譬如,它来潮时的水色因时节而不同。若逢干旱时节,水色混浊,像暴起的山洪;若逢淫雨时节,则碧波荡漾,如奔腾的清流。为什么如此泾渭分明呢?再譬如,它左右各有一条水溪,水色也因时节而异,不过恰与潮水河色相反,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谁能解答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