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序言

2020年唐七公子的系列小说“三生三世”IP影视改编第二部《三生三世枕上书》在期待中如约而至。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后再次掀起了仙侠玄幻的热潮。截至目前腾讯平台的播放量突破60亿大关。网友纷纷表示“有生之年、此生无憾、这就是我心目中的东华与凤九......”

就IP改编而言,电视剧《三生三世枕上书》的成功来源于唐七原著小说海量的粉丝群体的积累与引人入胜的小说内容。尤为重要的是由小说到电视剧,由“想象”到“看见”的成功转变,实现了众人心中的仙侠梦,这来源于影视改编遵循原汁原味,没有大刀阔斧的魔改与内容的架空,此次IP改编就是通过“移植”来实现由文本到影视的完美跳跃。

所谓的IP改编就是指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拥有版权的文化形式(包括传统文学、网络文学、漫画、游戏等)改编为影视作品。在当代新媒体、新技术大背景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有力推动下,IP改编价值的变现能力有目共睹,成为了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猎物。

这其中文学向影视的改编如火如荼,网文IP改编最盛。对于改编,改编者对于原著小说的解读能力和改编方式将直接决定影视作品的思想深度和艺术基调。美国电影理论家杰·瓦格纳著有《改变的三种方式 》:移植法、近似法、注释法,是改编的经典三法。《枕上书》正是采用了最为常用的移植法 。

不难发现,纷乱繁杂的IP改编剧市场中,原著粉丝买单的底线是忠于原著,尽管这像是PDF转变为IMG格式,但它足够视觉震撼,且清晰感受到近在咫尺、愿望实现的快感。那么,今天我们就以“原汁原味,即移植法”的角度,来解读《三生三世枕上书》的改编: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移植法——保持原味的改编,是剧作退守自如的基础

所谓移植法,是指忠于原著,极力保留原作的故事框架,人物剧情,包括细节,力求忠实表现,也就是再现式改编。《三审三十枕上书》采用移植法把握原著小说的内涵,恰到好处的使小说要素彼此和谐与平衡,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典范。用最普通的手法,说着三生三世的故事,恰恰让我们觉得原味是真。

剧情、人设、时序的三重再现。东华与凤九的三生三世——太辰宫的小狐狸、凡间的宋玄仁与九夫人、阿兰若之梦的结构框架完全一致,且并未出现《十里桃花》类似的故事顺序的重新安排。凤九由恩生爱,为爱牺牲,爱而不得与东华的勘破,冰冷,渐生涟漪,为爱守护环环相扣,虽然二者误会相悖,但是彼此为了爱情,“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执着却更加深刻。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剧中基于小说的韵味完美诠释,情节设置一波三折,矛盾误会与爱交织,彼此推动。看似不费吹灰之力的移植法却也考验着编剧的功底,毕竟文本的想象空间终究不同视觉,想要刻画出读者的脑洞也绝非易事。

移植法正是这种大热IP改编的“正道”,可谓进可攻,退可守。网络小说对于影视改编最大的价值就在于积累已久的书粉绝大多数都是天然的剧粉。而对于书粉而言,心爱的小说影视化是对旧日美好的二次构建,就如同一个渴望摘星星的人,而你把童话般的星星送到他手中。

移植法的改编方式正好符合书粉的心理需求,他们要的不是魔改后的“命题作文”,除了剧名一样早已面目全非。诚然,任何一部优秀的剧作并非只有质量而无法将价值变现,投入的大量资源应该收获成比例的回报。正是这种改编法让剧方“进可攻”——收获书粉基础上的广大观众的喜爱,口碑乃至传播海外;“退可守”——即使结果差强人意,总归是圆了原著党的梦,不至于颗粒无收。

忠于原著不是一味应和,机械式的格式转换,而是适宜的修剪

保持原味的改编并不是亦步亦趋的粘贴复制,而是在把握小说的系统与精髓后根据文本与小说的不同进行适当的内容删减或添加,只有做出适当的修剪才是一次向完美靠近的艺术创作。

电视剧以“场次”作为单位进行故事的推动,而小说则是以章节作为单位,一章的故事会大于或小于一个场次的内容。同时小说人物的塑造,情感的烘托离不开环境与心理描写,而这在电视剧中并不适合原封不动的转换,应该换以其他形式,适当保留或删除。

微动作设计:关于人物的塑造,缺少了娓娓道来的语言刻画,微动作的设计无疑是人物形象丰满的一个好办法。例如剧中凤九的真身是一头圆毛的九尾红狐,动物的许多本性是与生俱来的,当东华抚摸她的脸时,凤九会舒服的蹭一蹭。这是这一微动作的设计凤九可爱之态深入人心。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道具的使用:无论是哪个影视作品都离不开道具的使用,这一技巧并不仅仅是为了画面设计,更多的是刻画人物的形象,弥补影视较之文本的不足。剧中的东华被魔君燕池悟亲切称之为“冰块脸”,高冷,独立于世外,独尊的形象正是通过悠然的喝茶、下棋,独特的坐姿完美诠释。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适当的心理独白:影视作品并不是完全拒绝独白的运用,对于一些内心的想法与波澜,独白更加精准,简便的传递,但不宜平凡,关键时刻点到为止。《三生三世枕上书》凤九内心的鬼主意,东华的思虑周全都曾借用独白恰到好处的宣发出来。

因此,即使是忠于原著的移植法改编也并不是由A到B画等于号,这仍旧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需要与原著的精神交流,也需要适当的修剪枝叶。移植改编的基础法则总是要掌握精髓才能形似而神似,进退自如。

文化创作的初心是价值的贡献,这一初心始终不变

回望近几年来的IP改编热潮,网络超高人气小说改编风生水起,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姿态。这也不禁引起我们的反思,IP改编的价值到底在哪里,面对鱼龙混杂的改编剧市场,衡量价值的标准又在哪里?《三生三世枕上书》作为一部最近热播的成功典范,在它身上或许可以探究答案。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无论多么火爆的大IP改编剧如果说它的价值仅仅是粉丝的二次狂欢与高潮,我想它的价值是有限的,这样的娱乐至死离我们的初心还很遥远。新事物的成长需要空间也需要藩篱的约束,否则枝蔓错乱,反而有失美观。

价值一:快销娱乐时代下的情感需求、压力释放与正确价值观的传达

作为娱乐产品,《枕上书》故事内容的衍生性极强,为电视剧的创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相辅相成的成功,让倍感生活压力的当代青年能够还原心目中的虚拟世界,沉浸于美轮美奂的十里桃源与天宫,极大的满足情感需求。

沟通是成长的体现,而付出是爱的表达 。也许人们口中充满套路的世界,让真心可遇而不可求,让爱情变成沉默的哑巴。真正的喜欢就应该向凤九一样去努力,去保持赤诚之心的付出,然而一切的误会都因为缺乏沟通,掩盖了一切努力。

沟通其实就是成长的一种体现,爱情与生活里都需要沟通,相信爱,付出爱,努力爱,一定会收获爱。而不是暮然回首时唏嘘道:“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然而我却没有珍惜。”

《三生三世枕上书》:保持原味的改编,坚守文创的初心

价值二: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技术进步的经验积累

众所周知,好莱坞电影,尤其是科幻大片是美国文化与价值观的输出机器,而我国本土特色最突出的便是上下五千年底蕴的中国式的仙侠玄幻。《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作为仙侠作品较为成熟的代表,在海外赢得了无数追捧,声势浩大的“东方玄幻”成为一枚成功的东方标签。

《三生三世枕上书》无疑又是一部走出国门,文化输出的好招牌,“东方玄幻”的存在感将一步步培养更多国际影迷,进一步生动的打破中国影视海外“失语”状态。精致的画面是吸引观众的一大要素,反过来这一动因又要求我们的制作更多的投入到技术与质量的提升,才能厚积薄发。

价值三:IP价值评估体系的建立,良性市场的坚守

《枕上书》的火爆不仅反哺小说文本的再次苏醒,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良好的作品才能更好的作为典范引导IP改编价值评估的标准——文本质量、改编水平、思想价值导向缺一不可,以良趋良,市场才能良性运转。

写在后面的话:《三生三世枕上书》是又一次的IP改编的成功探索,不可否认它存在不足,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或许它不是你心目中的凤九与东华,但质朴方式的移植法保持了小说该有的原味,让我们感受到了商业模式下文化创作该有的价值与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