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暢媛媛:把握“四基” 引領發展——朱永新《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讀後感

暢媛媛

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暢媛媛:把握“四基” 引領發展——朱永新《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讀後感

暢媛媛,中國共產黨員,中學高級教師,陝西省第六批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陝西省教學能手,大荔縣首屆學科帶頭人。現任陝西省大荔縣實驗小學副校長。

2020年寒假,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打亂了我們正常的生活,每個人不得不靜心“宅家”,靜心才能讀書,才有利於思考。感謝局室為我們推薦了朱永新教授主編的《中國著名校長辦學思想錄》,讀完這本書,我感觸頗多,它不僅使我思想上得到了洗禮,同時也觸動了我的心靈。在書中,我有幸認識了18位著名的校長,看到了每一位校長身上一串串動聽的故事,每一個故事裡都閃爍著每位校長睿智的教育思想,每一段文字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思考和啟迪。他們雖然身處大江南北,卻都熱愛教育,願意獻身教育。18位校長的辦學思想、治校方法,都有值得我們每位領導借鑑的地方。18所學校,18種不同的校情,但他們都有科研興校的辦學理念,以人為本的治校策略和不同辦學思想。

朱永新教授說:“如果特級教師影響的是一個課堂,班主任影響的是一間教室,校長影響的就是一所學校”,一所學校的發展,關鍵在於校長卓越、出色的領導力。學校不是校長一個人的,是我們教師和學生的共同財富,教師隊伍,才是教育計劃的施工力量,做為管理者,應該考慮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具有完美的人格、讓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適合的發展。有思想、有見地的領導會為老師的健康成長提供廣闊的舞臺,會為學校的發展提供堅實的基礎。這些才是提高學校辦學質量、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關鍵。校長承擔的是教育者、領導者和引領者的三重角色,要評論一所學校,首先要評論他的校長。所以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基於學校的發展,做一個有思想引領的校長。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學校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一個有魅力的校長,應審時度勢,既瞭解現狀,又展望未來,既把握教育發展的根本,又捕捉到代表時代發展方向的新思想,新理念。只有校長掌握了先進的辦學理念,提出的辦學思想才能符合教育發展的規律,符合時代發展的需要,代表全體師生的心聲。陶行知說:“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學校的好與壞和校長最有關係,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學校,不僅是教給孩子知識的殿堂也是師生傳遞文化的紐帶,作為校長,就應該具備有較高的文化素養,有文化的校長才能塑造出有文化的學校。根植於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的自覺和修養,才能稱之為文化。劉彭芝校長說:校長的理念和追求,決定著學校的教育質量和辦學品質,會對學校的辦學特色和學生的未來的發展產生重大的影響。同時每一位校長還要有創新的膽識和智慧,激發每一位教師的創造激情和潛能。所以說作為校長,基於學校的發展,自身首先要具備有紮實的教育理論基礎,較好地掌握教育管理知識,通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學校管理技能和經驗。

二、基於教師的發展,做一名注重青年教師成長的校長。

一所學校,職能在於育人。但這個人,不僅僅是學生,還包括教師,一位校長,應該將育師做為首要任務。青年教師隊伍做為學校教師隊伍的生力軍,注重青年教師隊伍建設,對學校可持續發展起著積極的作用,青年教師的成長,應該成為學校師資隊伍建設中的一個重點。

李烈校長將“使教師獲得成就感和歸屬感”定為自己管理工作的直接目標。她引領教師做好職業規劃,自主驅動發展,使學校教師的團隊建設更具規劃性和科學性;給予教師關愛支持,情感驅動教師發展,時刻關心教師的現實處境。李鎮西校長認為:“最好的教育莫過於感染,最好的管理莫過於示範”帶班示範、讀書示範。他用一名校長的示範給老師們做好榜樣,激勵更多的年輕人的成長。

為了促進青年教師的迅速成長,校長可以給青年教師購買一些專業書籍,帶領老師研讀專著。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每週利用全乾會進行讀書心得交流會,每月進行讀書交流研討會,通過研討,促使教師向名家學習,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同時集眾人智慧,解決自己在班級管理或教學中的困惑。同時還要加強教師各級各類培訓工作,有目標,有層次,有措施地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邀請教研員、各級名師到學校送教送培,促進教師業務不斷提升,力爭培養更多的省市縣教學能手。還可以在學校開展“一對一”幫扶工作,在青年教師中間開展賽課活動,通過賽課,促進教師個人教學水平的提升,共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三、基於學生的發展,做一名為學生髮展奠基的校長。

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學生享受適合自己的教育,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才是最容易產生效果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我們無論採取怎樣的教育形式和形態,最終的歸宿一定是服務於我們的孩子,作用於孩子身上。“做適合每一個學生髮展的教育”,適合,就是適應、適度。即適應社會的需求、適應人的成長規律,適應不同學生的特點和需求。“合“就是要合乎規律性”。杜郎口中學崔其升校長,他注意激發調動學生學習的動力,注意催發培養學生學習的智慧,注意塑造學生健全的高尚人格,所以杜郎口中學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做了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西方有一位哲人說:“好學校就是孩子們探求知識的學園,快樂成長的樂園,充滿親情的家園,播種理想的田園,生命綻放的家園”。我們的教育,應當面向全體學生,面向學生全程,與時俱進,因材施教,突出教育的全面性、主體性和差異性,體現教學的有序性、科研性和獨特性,使新課程的多樣性和選擇性真正落到實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

四、基於課堂的改革,做一名敢於創新的校長。

一所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的好壞、成功與失敗,完全決定於校長是否能專心與學校的內部管理,是否致力於課改。

江蘇蘇州第十中學校長柳袁照提倡“審美課堂;”山東臨沂第二十中學校長姜懷順校長認為,教學有模,但無定模,無模之模,乃為至模。提倡“344”教學策略,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認知規律和學科規律,依據以學定教、獨立思考、多維互動、展示評價四項原則,把握情感孕育、方法生成、知識建構、習慣培養四個標準。遵循這些原則,做為一種引領,形成了異彩紛呈,學科獨具的模式群。由此可見,校長的決策是課改成功的前提,校長的參與引領是課改成功的關鍵。課堂教學改革能否推行,能否適合本地本校,課改能否真正出成果,完全取決於學校的校長。校長的時間和精力應該更多的放在學校的課堂教學改革上。要紮紮實實搞好課堂教學改革,校長應該靠前指揮,深入一線,走進課堂,親自實踐。做到領導教學,發展老師,提高學生。本學期,我校賈蘭校長將從學生長遠而又全面的發展出發,提出了“三色課堂”和“十益”教育,力求創設適合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的課堂特色教育,實現學生的自主、個性、全面的發展。

如果我們每一位校長都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教育情懷、教育精髓、還有敢作敢為、堅定實踐的勇氣。相信我們心中的教育之夢才能得以實現,課堂教學改革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好、更遠。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