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之前我的團隊裡有個小姑娘,工作特別認真努力,但就是很粗心,做事經常忽視細節。


她交上來的文件,雖說不會有大毛病,但小問題不斷;和領導、客戶溝通時,也常常因為細節問題,引起對方不滿。


開始,我覺得這個孩子可能不知道細節的重要性,就找她聊了聊,希望她能重視起來。


沒想到,她的一番話,讓我大感意外,她說:


“我其實特別知道細節的重要,也對自己的粗心大意很不滿,但就是不知道,怎麼才能把細節做好。”


的確,我們經常說“細節決定成敗”,但並非所有明白這個道理的人,都能將細節做好。


如果“細節決定了成敗”,那又是什麼,決定了細節呢?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1

習慣


我們小的時候,幾乎都得到過這樣的評價:“這個孩子很聰明,就是粗心”。


對細節的忽視,往往被等同於粗心,但很多時候,是缺乏良好的習慣。


吳軍博士在他的暢銷書《態度》中,特別提到了習慣對細節的影響:


一個孩子做題,習慣性地跳過步驟,就會在遇到更難的問題時,理不清思路;


一個人寫字,習慣性地字跡潦草,甚至自己都看不清,就會在考試時,寫著寫著,把5抄成了3,而得到錯誤的答案;


一個人為了省紙,習慣性地寫得密密麻麻,就容易在回過頭檢查時,浪費時間,影響結果。


不經意的習慣,看起來影響的是細節。但這些細節,卻很可能會讓一個原本聰明的孩子,成績越來越差,進而影響到他的自信,甚至一生。


正如撒切爾夫人所說:


注意你的想法,因為它能決定你的言辭和行動。

注意你的言辭和行動,因為它能主導你的行為。

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能變成你的習慣。

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為它能決定你的命運。


很多時候,普通和優秀的差距,並非來自基因、天賦、階層,而只是一個小小的習慣。


日本的羽田機場,連續多年從世界上幾百個機場中脫穎而出,被評為“全球最乾淨機場”,靠的就是將對細節的極致追求,變為一種習慣。


機場所有的工作人員,無論地面的保潔,還是衛生間的打掃,都遵循一套嚴格而清晰的標準化操作流程,每一個動作,都融入了他們的工作習慣中。


不需刻意提醒,不需嚴格管理,自然而然,造就了完美細節。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說:人的行為總是一再重複。因此,卓越不是一時的行為,而是習慣。


做事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不忽視任何一件小事,是打造完美細節的基礎。


2專注力


有一次,我和一個朋友聊天,聊到“細節”這個問題:為什麼有的人,工作態度很好,做事很認真,但仍然總是丟三落四,把握不住細節呢?


朋友說到:“很多時候,對細節的把握,其實並非態度問題,而是一種能力問題。做事粗心、關注不到細節,本身就是一種能力的缺失。”


仔細想想她的話,深以為然。


以開頭我說到的那個部門裡的小姑娘為例。


我曾仔細觀察過她的工作,發現她雖然工作量並不是最多的一個,卻總是手忙腳亂。做一件事,還想著其他未完成的事宜,搞得自己毛毛躁躁,最後,反而哪件事都沒做好。


她並非不想把細節做好,而是缺乏多任務處理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將工作按照優先級排序,導致所有大事小情都堆在腦子裡,亂了分寸。


結果就是,每件事都為了往前趕而草草了事,無法兼顧細節。


反觀那些工作效率很高的人,他們承擔的任務不但一點不少,還能把每件事、每個細節都照顧到,因為他們擅長條理分明地為每件事排列優先級,並將自己的精力合理分配到大小事務上,做到有條不紊,從容自如。


另外,很多忽視細節的人,也缺乏有效的專注力


之前有個同事,工作時總是一副“認真投入”的狀態,幾個小時一動不動地盯著電腦屏幕,但結果卻不如人意,錯誤百出。


實際上,看上去多麼投入只是表象,。因為人的精力,不可能連續保持幾個小時的專注。看起來全神貫注的樣子,並不能真的讓我們全情投入。


有的時候,我們忽視細節、頻頻出錯,不是我們不認真,反而是我們“太認真”。


《精力管理》裡就曾指出,人的精力,是需要定期進行恢復的。


作者在書中提到,那些世界頂級的運動員,都很善於利用每一局比賽的間隙,讓自己的體力、精力得到快速恢復。而那些排名靠後的運動員,則都沒有這個習慣。


因為自己很粗心,容易忽視細節,而強迫自己更加專注,有的時候,會適得其反。


更合理的做法,是在工作中根據自己的專注度,適當穿插休息時間。比如,每工作45分鐘,休息5分鐘,給大腦一個喘息的時機。


當我們再回過頭來工作時,頭腦處於全新的狀態,自然更容易發現那些之前被我們忽視的細節問題。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3思維


前兩天,朋友接到了一家大公司的面試通知。


他很重視這次機會,做了充分準備,提前查資料練英文改簡歷,事前還特意讓我和他進行了模擬面試練習。


但是,折騰了一通,面試還是沒有通過。


知道這個結果後我也有些意外,和他仔細覆盤了一下面試過程,都沒覺得哪有問題。後來,他不經意地說起:


面試當天,本來準備好的衣服,出了些問題,自己就穿了一件不那麼正式的上衣去參加面試。但他覺得,自己被淘汰並不是因為服裝這個細節,畢竟一個技術崗位,還是應該以工作能力為重吧。


但我聽起來,覺得問題出在衣服這個細節的可能性很大。


果然,後來他打電話給HR,對方的HR委婉地表示,覺得他雖然技術不錯,但是個人風格上,跟公司有些不太匹配。


很多人對細節的忽視,並非他們注意不到,而只是習慣於用“我以為”的方式來思考問題。


“我以為大家都差不多”、“我以為客戶不會看那麼細”、“我以為這樣就可以了”......


一次次“以為”,讓很多人看不到差距,也錯失了機會。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暢銷書《從前臺接待到老闆:職場成功的現實忠告》的作者Nicole Smartt,是StarStaffing公司的所有人之一。


Nicole18歲時成為了一家獵頭公司的前臺,回應著源源不斷的電話,接待不計其數的客人。工作簡單乏味,Nicole一點熱情都沒有,但是她知道成功必須要有起點,她開始儘可能的學習任何她能接觸到的東西,如飢似渴,很快就包攬職位本身範圍之外的事務,協助客戶和同事。經理看到了她的努力,成功說服公司領導幫助培養她成為了一名獵頭。


後來一家國際企業併購了Nicole的公司,而Nicole被調職成為一名銷售人員。經過幾個月的摸爬滾打,Nicole跳槽成為 Star Staffing的區域銷售經理。她向他們證明了自己可以適應新的企業文化,並且可以為企業帶來新增價值。3個月的時間,她完成了這項任務。到25歲時,Nicole成為了企業所有人之一。


同樣的工作,看起來差的只是細節,但背後,卻是思維的巨大差異。


有的人經常抱怨,自己的工作做得都符合要求,為什麼得不到領導的重視、客戶的認可。


當你經常用“我以為”的思維來交付一個“差不多”的結果時,別人卻在用“是不是還能更好”的想法,來尋求突破,力求完美。


這,就是平庸和優秀的差別。


//////////


細節,之所以能夠決定成敗,因為它絕非僅靠認真的態度就能夠做好。


認識到細節的重要性,保持耐心,讓自己從哪怕最細微的地方開始,養成良好的習慣,合理分配自己的精力和專注力,用開放創新的思維提高對細節的掌控。


總有一天,我們也能因細節而出眾。


-THE END-


哪些不經意的細節,影響了我們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