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廣袖

漢服是漢族的民族傳統服飾,始於黃帝,成型於周朝,分為領、襟、衽、衿、裾、袖、袂、帶、韍等十部分,具有交領右衽、褒衣廣袖、繫帶隱扣等特點,並具有獨特的紋飾配件。漢服包括衣裳、首服、髮式、面飾、鞋履、配飾整個服裝體系融合了紡織、蠟染、纈草、刺繡等中國文化的優秀工藝和美學。

漢服類型繁多,結構複雜,光袖子就有琵琶袖、廣袖、箭袖、直袖、半袖、無袖、以及垂胡袖七種之多。廣袖是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一款,男女服皆可廣袖。漢服女裝有齊胸襦裙、留仙裙等,其中,羅裳是一種薄外衣,多為絲綢。廣袖、羅裳等造型,歷來為漢族人民所喜愛。漢服中所體現的智慧與美學,更是體現出了漢族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養生之道。

一、廣袖羅裳的前世今生

1、生而奢華的廣袖

廣袖漢服的誕生歷史,可以追溯到黃帝時期,是最早的漢服形制之一。其起源是三皇五帝所穿的冕服,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龍袍”。廣袖誕生之初,是一個生產力低下的年代,布料絲綢等是稀缺物資。在那種匱乏的遠古年代,將袖子做大,就意味著富貴和權勢。

後來帝王的冕服也遵循了這一法則,觀察秦始皇、漢武帝等歷代帝王的畫像,其冕服無一不採用廣袖的形制。這是因為,冕服作為禮服,廣袖一是傳統,二是造型霸氣,能夠代表君王的威儀。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漢朝皇帝冕服

某些高端布料在春秋戰國時期,是非常稀有的,價格甚至於超過黃金楚墓出土的“車馬田獵紋”納繡,就是這樣一種極其昂貴的絲織物。因為其特殊的造型,使得這種紋理無法在當時的織機上織成,必須純手工製作,並且工藝複雜,只有極其熟練的女工才能製作,一條飾帶就要花費數月時間。楚繡女工是當時楚國重要的戰略資源。因此,“車馬田獵紋”基本上只有帝王才能用得起。可以想象,這種價值連城的織物,大面積地用在廣袖上,肯定會使得當時的人們一片驚歎。

到了漢朝、唐朝,高端布料仍然非常昂貴,因此,廣袖確實可以代表社會身份和地位。至宋朝開始,織布技術有了長足進步,布料價格有所下降,達官貴人也不再執著於寬大的廣袖,而是有了很多選擇。由此可以看出,廣袖的奢華屬性,是跟某些歷史時期布料稀少、價格昂貴分不開的;當布料價格下跌的時候,廣袖和奢華也就不再綁定了。

2、嬌俏佳人的羅裳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是李清照《一剪梅》中的名句。羅裳是一種又輕又薄的長外套,是對開的,下半身類似長裙,一般是百褶,整體做工精緻,是“大家閨秀”的標配。在古詩詞當中,著羅裳者多為閨中小姐、宮中妃子或新婚新娘,少有風塵女子;即便在柳永詞中,著羅裳者是新婚新娘,並非柳永最常寫的青樓女子。足見羅裳在漢服中的地位是較高的,是高雅貴重的代表。

羅裳在漢服當中,誕生時間應該算比較晚的,起碼比廣袖漢服的誕生晚得多。對羅裳的描寫,最早見於南北朝《子夜四時歌》“吹我羅裳開”。唐宋時期描寫羅裳的詩詞大幅增加,足見羅裳在這個時期開始大流行。至明清時期,羅裳已經相對普及,但價格仍然昂貴,平民階級仍然是買不起的。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羅裳

二、衣服裡的養生之道

穿過漢服的人都知道,看似複雜的漢服卻非常舒適,無論是夏眠還是冬憩,都會感覺到輕鬆颯爽。這跟中國人“道法自然”的養生之道,是分不開的。《道德經》中所言“道法自然”,

是指尊重自然規律,才能得到正確的方法“道”。

1、陰陽二氣平衡

漢服的設計上,人與自然的接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人與自然,尤其是土地的接觸,是養生的重要條件,而這是經常被人忽略的一點。雖然古代農民平均壽命不高,但那是由饑荒、戰亂、瘟疫,以及低下的醫療衛生條件決定的。實際上,像農民一樣經常接觸土地,才符合養生之道。

正如前文所言,廣袖漢服在誕生之初,是達官貴人專有,這些人遠離生產勞動,從根本上缺乏“與土地的接觸”。所以必須在設計上彌補這種缺失。在中國古代哲學當中,有“陰陽二氣”的理論,而土地則是“陰”的代表陰陽平衡,才能使人健康。

代表“陽”的,是天空,也可以說是太陽。如果拿勞動人民舉例,他們接觸的“陰”“陽”之氣都很強,彼此之間存在平衡。相較之下,達官貴人缺失的,是“陰”氣,而讓達官貴人為補氣而赤腳踩土,又是不雅的。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羅裳

正如《中庸》所言“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凡事不可過度。從事農業生產的百姓,便處在一個“陰陽二氣”都很強的地方,是“強平衡”狀態,一旦一端出了問題,便會極大地損壞身體健康。所以,理想狀態應該是,陰陽二氣達到一個“弱平衡”。

廣袖的設計,就滿足了這種要求。寬大的袖子,可以疏導過多的陽氣,使得陰陽平衡。古人木質結構的房子,本身就存在著一種陰陽平衡之氣,廣袖更可以將其納入自身的循環。在古人的理論當中,廣袖漢服的舒適,就是因為恰到好處地維持了陰陽平衡。

同樣的原理,也適用於女子專用的羅裳。只是廣袖採取的是寬大疏導,而羅裳則是以本身輕薄的材質,使得過度的陽氣散發出去。其實,除了個別類型漢服的功能需要,大部分漢服都符合“陰陽平衡”的設計理念。

當然,古人的陰陽理論是一種

樸素自然哲學,其中的原理觸及很多現代科學的分支,想要細化準確地用現代科學解釋“陰陽二氣”,是一個複雜龐大的工程,那些更深層次的原理,在此不再贅述。客觀來看,廣袖可以驅散多餘的熱量,趕走蚊蟲等,的確有顯而易見的好處。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廣袖

2、五行之氣

從審美的角度來講,漢服可以說是美輪美奐,簡直如同天上神仙。這種符合中國自然哲學的審美,高雅無比,超凡脫俗。這是因為漢服的材料,形制,以及所選用的配色,往往與“金木水火土”五行相關,五行相輔相成,所以在視覺上十分和諧美觀。實際上,漢服是“木”為主導,符合自然之道。從五行輪轉的角度來看,就會發現漢服的另一種養生原理。

五行中的“木”,代表森林和植物,可以說,“木”是漢服之中最重要、核心的一種元素,其他元素都是依託“木”而存在的。無論是廣袖漢服,還是女子羅裳,只要稍加分析,就不難發現“木”元素在其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首先,從材料上講,絲織品和棉花構成了漢服的主要材質。棉花是植物,來源於“木”元素。絲綢雖然是蠶絲織成,但蠶絲實際上是來源於桑葉的,因此也是“木”屬性。

從材質上,“木”已經是主導地位了。其次,從配色上講,漢服常見顏色有墨綠、靛藍、深黑、大紅等。古代人所使用的各種顏色的染料,多為植物中提取的,因此本身就帶有“木”屬性。

“木”對養生之道來講,之所以重要,在於其蘊含的道理。漢服所體現出的“木”,並不單獨指植物,而是植物背後所蘊含的生命力。在人與自然的交流當中,這是不同物種之間,一種“生命能量”的交流方式。

“木”這種生命能量,具有一種上下通透性,漢服整體外觀與樹木存在一種相似性。這是因為,古人認為,傳遞生命力的過程 ,是自下而上的,這種“木之氣”是從腳底傳向上,然後加入到自然的循環之中。因此,如果將人的氣進行過度包裹和阻礙,便會影響到這種通透性。生命之氣便會抵達不了天靈蓋的諸多重要穴位,導致血氣運行不暢。

古人的衣服袖子為何要做大?透過漢服的廣袖羅裳,論其中養生之道

羅裳

此外,“木”是帶有堅韌性的。漢服的設計當中,腰帶是非常重要的配飾。漢服當中有腰帶、腰封等各種不同的腰部配飾。除了實用價值以外,最重要的是體現了“堅韌”這個概念。古人認為,人的身體力量來自於腰部,而人體本身又是脆弱的,

因此在腰部要進行適當的保護和加強,從而增加人體的生命能量。

此外,穿著漢服之人本身的氣質談吐,智慧才能,也是“木”屬性的體現。同時,漢服的其他金銀配飾,則是增加了“金”屬性,增加華貴氣質,象徵高人一等的權力。漢服“土”之屬性,是以穿著者本身的道德品質決定的。

三、總結

漢服是中國漢族的傳統服飾,高雅美觀,歷史悠久,種類繁多,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廣袖漢服和女子羅裳,是兩個比較有代表性的類型。漢服的設計理念是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重視人和萬物的接觸,尤其是和土地的接觸。

陰陽二氣的角度講,漢服使得陰陽二氣能夠保持一個“弱平衡”,在取得平衡的同時,不會使得陰陽某一方過強從而損壞人體健康。從五行輪轉的角度來講,漢服是以“木”屬性為主的,重視生命能量的有效循環。

可以說,漢服之所以這樣設計,跟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各種養生理念是分不開的。

1.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

2. 《中國織繡服飾全集》

3. 《道德經》

4.《周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