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的一些同學在校內託管一陣子後,去校外託管了,這是咋回事?

問題sensei


一般都是因為校內託管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像我以前也是因為校內託都是強制性18點就要去接孩子,而我又無法按時那個時候接去,孩子就結束了託管,所以沒辦法就只好把孩子送去了校外託管的貝爾安親。不過這家託管班還好沒讓我失望,他們那的生活環境還不錯,每天孩子午睡,都有床可以躺著,能夠休息的很好。而且婁底市第一小學校區為了讓孩子能夠更好地複習好知識點,還引進了比較出名的線上雙師課程,每天就帶著孩子看看有趣的動畫,然後再帶著他們一起玩下游戲,就可以輕鬆的掌握知識點了,這樣統一去寫作業的時候,孩子可以全身心的投入,都不會想著做別的事情,專注力提升了不少,對學習也自信了不少呢。


九七696


孩子的一些同學在校內託管了一段時間之後去校外託管了,這是怎麼回事兒?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在我們小學上學的過程中也有不少這樣的家長校內託管一段時間之後選擇校外託管了。

為什麼會這樣選擇呢?我來講講我們這裡的實際情況。

我們這裡的校內託管是不包括中午的,也就是說中午還是必須回家吃飯,一般的上班的家長中午是回不來的,所以在校內託管了一段時間,發現這個問題解決不了,所以轉為校外託管,午託加晚託。

還有一種情況是校內託管,如果要託管的話必須是週一到週五都要參加託管,中間有一天曠課是不允許的。但是現在孩子週一到週五都會有一堂課外課,一般課外課都是下課之後去參加,所以這個過程中沒有選擇,只能選擇校外託管。

校內託管老師是把所有參加託管的學生集合到一個教室,並不教授什麼知識,也不輔導什麼作業,只是讓他自己在那看書或者寫作業之類的。

但是校外託管的話,一般都有老師去輔導孩子寫作業或者是提供一些課外興趣班。並且老師會把相同年齡階段的孩子集合到一起。這個時候他們寫作業也好,交流也好,都相對比較方便一些。

那託管老師比較嚴肅,因為是體制內的老師有一種天然的優越感,但是校外老師都比較親切。和孩子交流起來沒有什麼距離感,所以一般孩子都是比較喜歡稍微寬鬆的環境。

校外託管,如果家長有什麼事稍微去個玩,一段時間提前和老師溝通一下就沒有什麼問題,但是校內,老師到規定的時間就要下班瞭如果這個時候你跟老師溝通要晚去接孩子的話,老師心裡會很不願意的。


親子成長手冊


孩子的同學由校內託䇾轉到了校外託管,原因是校內託管與校外託管優劣互見,互相補充,各有千秋,能滿足不同的需求。

不管是校內還是校外的託管班,之所以能夠興盛起來,不外乎這兩個原因,一個是家長下班與孩子放學時間的不同步,孩子放學了家長還在上班,孩子無人接無人管的問題;二是孩子的作業乃至課程家長管不來,希望得到有效的輔導。家長的需求有的是二者居其一更多的是二者兼而有之。

01 家長的誤區

不少學校的課後服務(課後託管)一經推出,那是異常的火爆,甚至有些平時根本不需要課後服務的學生都參加了。為什麼呢?那是因為有一些家長步入了一個誤區,認為課後服務就是課後輔導。而在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明確: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是幫助家長解決按時接送學生困難的重要舉措,課後服務的內容主要是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以及娛樂遊戲、拓展訓練、開展社團及興趣小組活動,觀看適宜兒童的影片等。堅決防止將課後服務變相成為集體教學或“補課”。很明顯的跟一些家長的期望是有差距的,也就註定了校內託管與校外託管是兩片不同的天空。

02 校內託管的優勢與劣勢

1、價格較低且學生歡迎。校內班收費一般為每生每節四五元,地區不同略有區別,一個學期費用應該比不上校外班一個月,而且學生與老師、夥伴都非常熟悉,沒有距離感。

2、專業程度高但表現意識差。學校里老師高度專業化,不僅所教學科要求有紮實的專業功底,教育學,心理學及許多相關學科的知識都得有一定涉獵,對學生知根知底,更有利於因材施教。不足的是老師們工作了一天,比較疲憊,熱情不夠,同時沒有利益驅動,也就沒有什麼表現意識,一切都是原生態的擺在面前。

3、共性多而個性不足。

校內班實行的是班級管理模式,一個班裡面幾十個人,重點關注的是普遍性問題,解析得會比較透徹,但個別性的問題不可能象一對一、一對幾那樣關注到,尤其是一些學困生和自覺性差的學生,老師不可能老守著他們幾個人的。

4、校內的服務形式更加靈活多樣。除了完成作業任務外,一些學校為了豐富學生的生活,開展了科技班,合唱團,舞蹈隊,足球隊、閱讀班等課外活動,一則消解學生心理和身體上疲乏,因為學生、尤其小學生到回家時已經上了九到十節課了。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其他知識和技能。

03 校外託管的優勢和劣勢

校外託管的優劣和校內託管的優劣幾乎就是倒過來,但有這樣幾點特別強調一下:

1、服務更到位更人性化。

校外班老師工作的時間比較短,管理的學生人數也不多,同時還受到利益的驅動,所以精力充沛,服務意識強,工作熱情也更高。因為管的人不多,個別輔導的時間更多,具有“點對點”的優勢,這一點更為許多家長所看重,看到孩子做好的作業、試卷心裡舒坦。

2、校外班的表象特徵更多更明顯。同樣的一個學生,在校內託䇾的時候,可能還是常常不可能完成作業,可一到校外班就天天完成得很好,除了“點對點”的優勢外,也有教學方法的不同,學校老師主要訓練的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舉一反三的答題能力,講完之後還是得學生自己去完成,還有出錯的可能。校外老師多是現在把這道完成好。經過輔導後一般都能答對了。

3、在時間安排上校外班更能滿足家長的需求。校內班都是正規上下班,時間一到,準時下班。對於很多工作時間靈活性大,接送孩子常常不能按時的家長,校外班以其獨特的靈活性滿足了他們的需求。

04 意見與建議

從以上可以看出,兩種託管方式是優劣互見,互相補充,各有千秋,家長的需求不同,選擇也就不一樣。

1、家長能按時接送孩子,孩子學習也沒什麼大問題的,還是按時回家吧,沒必要跟風上什麼託管班,家長的陪伴對孩子也非常重要。

2 、家庭經濟不十分寬裕,又不能按時接孩子,同時孩子學習自覺性也還好,校內託管也不錯。尤其是那些課外活動和拓展訓練,更加有意義。

3、家庭條件好,尋求優質高效教育的,可選擇收費高一些,但比較正規,輔導能力強的校外託管服務。

4、家庭經濟一般,孩子習慣不大好,比如偷懶、磨蹭,有一定的學習困難,“點對點”的管理比較適宜。

結語:多樣化的社會,就產生了多樣化的需求,也就會有多樣化的服務。


快樂老九哥


校內託管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雙職工家庭孩子的接送時間問題,但是現在學生在學校與家庭之間的矛盾不僅於此!

校內託管從2018年下開始在很多學校試點,也取得了很好的反饋。但是每個家庭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校內託管最直接的目的不是跟外面託管班那樣,幫助輔導孩子家庭作業,而是主要放學後提供了延時服務,在放學後的1小時左右將參與校內託管的孩子組織活動活動或者集中提前完成家庭作業。大部分家長下班時間都在5點之後,而學校正常放學時間在4點多,延時1小時,讓很多家長有了足夠的時間來接孩子放學。孩子回家後,更讓家長頭疼的事來了,那就是輔導孩子寫作業。都說“不輔導母慈子孝,一輔導雞飛狗跳”這句話把家長輔導孩子作業的情景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家長下班後除了要輔導孩子作業,還需要準備晚飯和做其他家務,對於忙碌了一天的家長來說,確實是身心俱疲,如果加上孩子作業不老實,簡單題目反覆問,衝孩子發火也正常不過。

所以,即使參與了校內提供的課後延時服務,也沒能解決大部分家長的需求。既然輔導作業家長既不專業,還吃力不討好,於是就開始轉向向社會機構尋求幫助,開始給孩子報名課外的託管。課外託管的幫助家長解決了孩子課後作業輔導的問題,家長自己不用再擔心被學校老師點名,也不用擔心忙碌工作之餘還要去面對熊孩子的作業。這是很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報名校外託管的一個原因,久而久之就有家長效仿這種做法,給孩子挑選一個託管機構,然後做甩手家長!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很多家長覺得自己孩子的習慣不好,家裡有老人,對孩子比較溺愛,有時候父母玩個手機會讓孩子分心,乾脆送到託管班,把作業完成再回家。家長也省了事,孩子也養成了習慣。


迪博愛學習


個體需求不同!

現在校內託管內容是孩子在教室做作業(老師只是代班)或校本課或其他拓展課。主要目的是提供延時服務,針對雙職工家庭父母時間安排的。這可以滿足部分家庭需求。

但還有部分家長的需求是輔導作業,這個學校延時基本不能滿足,家長只能選擇校外託班。


養了一個娃


第一,估計是因為父母的時間不允許,一般校內的時間結束的比較早!而父母下班太晚根本就趕不上校內接娃的時間!第二,校外一般都帶孩子作業輔導,這樣父母下班太晚就不用擔心孩子的學習,回家後孩子可以早休息,父母也可以多點休息!還增加了親子時間!最後,就是看父母和孩子有沒有別的需求!


會計小白沖沖衝


1,校內的確無法滿足家長們的需求,老師們教書一天也很累最後盯作業也提不起多大神,當然負責的人除外。

2,校外的一些機構反而有利益驅動,面對校內的便宜等價位競爭而更願意提供更好的服務。只要孩子好,家長也不在乎那點錢💰

@ 教育上的大事小事 教育領域工作者


畢鴻飛


這樣去問那些家長怎麼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