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历史的价值与重要性!


学习历史的价值与重要性!


《未来简史》中赫拉利博士这样简诉学习历史的意义:“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言未来,现代社会发展太快,预言未来太困难。历史造就了我们现在的社会文化,而我们从出生开始就被现代的社会文化所影响。所以这就像是我们祖先从冰冷的坟墓里伸出双手,扼住我们的脖子,强迫我们朝着某个方向前进。学习历史是为了松开这双手。,让我们可以看一看其他方向,试试不同的路。”

我认为这有点像最优化问题里,在前进到达局部最优解的路上,我们还能去试着找一找全局最优解。

举个例子:

《清末历史》公开课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斌椿,旗人,是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的官员,也是最早被英国女王接见的中国官员。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被清政府派去欧洲考察,为期四个月,共访问了十数个国家。他饱读诗书,知书达礼,同时被认为是头脑灵光。然而在回国后,在考察日记中却这样写道,‘英国人的火车就是我国的木牛流马,显微镜就是佛学中的一花一世界’。得出的结论是,英国人还在学习我们一千多年前的东西。

如果我们把对事物的认知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对事物直觉的认识,称为‘有’,比如桌子是黄色的;另一个是对事物属性的推断,称为‘无’,比如相应波长的光是黄色的光。

冯友兰大师在《中国哲学史》中这样解释农民思想的局限:“在古代中国,即使是读书人,也多出生地主家庭,离不开土地。农民日常与之打交道的,诸如田地和庄稼,都是他们一看就认识的东西。他们处于原始和纯真的心态之中,把直接认知的东西看为宝贵的东西,以‘有’去推断‘无’。”

学习历史的价值与重要性!


《人类简史》中这样介绍思维意识:“把思维分成客观,主观和群体相互主观。群体相互主观就是一个地方的民众都相信同一个思想和意识形态,然后就会成为一个主观的群体,变成一个民族,宗教或者国家。然后群体主观意识建立法律和教义。其实这些东西全都没有客观物质支持。”

所以这大概告诉我们,为了尽量避免如例子中情况,避免被祖先留下的社会环境所逼迫,为了能够有多看一看另一个方向的思维,我们需要去学习与了解历史,知道我们社会为什么是这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