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3月23日上午8时

随着各热源相继退出供热运行

持续四个月的供暖季

陆续落下帷幕

当我们蓦然回首

细细品味曾经的岁月静好

请不要忘记那些负重前行的

长庆石油人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120多天的供暖季

155.4亿立方米天然气

让我们见证了太多石油人的大爱情怀

疫情肆虐时

让我们感受到石油人太多的暖心瞬间

面对不期而至的低油价冲击

又让我们看到作为主力气源地

长庆油田的使命担当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截至3月16日,长庆油田在2019年11月16日至2020年3月15日历时4个月的冬季供暖季中,累计产气155.4亿立方米,比上一个供暖季增加10.8亿立方米,高峰期日均产量达1.28亿立方米,最高日产达1.43亿立方米,同比增加1300万立方米,三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天然气保供关系到国计民生,在改善国家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一年一度的冬季供暖造成下游用户对天然气的需求旺盛,给天然气均衡生产带来巨大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突发时期,保供成为打好疫情阻击战的重要保障。作为中国陆上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和国内最大气源地,长庆油田为下好全国保供“一盘棋”发挥积极作用。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统筹协调是前提。2019年11月16日,新一轮冬供一开始,长庆油田便组建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保障高峰期供气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生产运行,确保天然气生产平稳有序。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新井投产是基础。冬供期间,长庆油田努力提高新井产量贡献,气田Ⅰ+Ⅱ类井比例达到85%以上,试气无阻流量百万立方米以上高产井61口,井数创历年新高。2019年累计投产气井2768口,日产气量水平超过3000万立方米/天,占气区日产气量五分之一,有效保证冬季高峰期平稳供气。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精细管理是根本。为了保障安全平稳供气,长庆油田通过地层压力评价,细化开发单元,在做好新井投产的同时,针对性调整气井区块产量,采取规模化应用泡沫排水、柱塞气举、速度管柱3项主体技术,年度开展排水采气增产22.86亿立方米。

大力实施关停井复产和低产井治理,复产关停井511口,日增产气量300万立方米,年增产气量5.29亿立方米。

在全力保障气田设备设施平稳运行的同时,长庆油田着力打通供气最后“一公里”,先后改扩建站87座、新建站9座、新建集输气管线5条/159.3千米,解决苏14、桃2、神木、陇东等区块600万立方米/天的集输问题,完善集输系统,提高气田集输处理能力。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在做好宏观调控的同时

长庆各采气单位“火力全开”

数万员工不畏严寒坚守岗位

全力保障供暖季平稳度过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采气一厂:全力以赴保冬供,累计生产天然气34.14亿立方米,其中高峰期天然气日产量达到了3050万立方米,较上一个供暖季日产气增量318万立方米。


采气二厂:加密生产运行监控,强化重点区域安保,合理部署阶段性重点工作,全厂生产天然气23.44亿立方米,始终保持2000万立方米/日高位运行。

采气三厂:细化进度安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加强各流程节点的无缝衔接,最大程度保障生产计划受控运行,累计生产天然气33.33亿立方米,外输89.99亿立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27亿立方米和2.17亿立方米。


陕224储气库:实施完善工程,提前一年达容达产,工作气量达到3.3亿立方米,苏东39-61、榆林南储气库注采试验累计注气3.3亿立方米,采气0.65亿立方米,三大储气库保供期间累计采气2.9亿立方米,最高调峰气量521万立方米/天。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祖国各地。长庆油田战“疫”与生产“两不误”,在不断加强联防联控应对严峻新冠病毒疫情的同时,齐心协力确保油气生产安全有序,广大一线员工克服困难、坚守岗位,1至2月份共生产天然气79.35亿立方米,较2019年同期增加5.9亿立方米,为助力全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实的能源支撑。


155亿!是怎么做到的?


我在 请放心

是一句承诺 一份责任 一种担当

无论岁月静好 无论岁月峥嵘


END


作者/长庆官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