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人物丨陈俊:在“看不见”的战场守护空港的平安

信息时报讯 (记者 成小珍 通讯员 高斯琪)红外线无感测温仪、空调新风系统……在这次抗击疫情中,多种新技术、智能化设备助力白云机场防控工作。要让这些设备发挥最大效能,背后有一群“安全专员”保驾护航,陈俊,是其中一员。“作为航站楼空调系统的管理者,疫情期间我的责任是让楼里的每一个人呼吸到没有病菌的清新空气。”2006年参加工作的陈俊,现任白云机场二号航管公司设备工程部副总监。抗击疫情以来,他与同事一直奔忙在航站楼里,与现场数万台设备打交道,在“看不见”的战场守护空港的平安!

“空气是看不见的防疫战场”

空调作为航站楼内外空气连接的关键系统,第一时间制定切实有效地防疫措施,是对每一名进入航站楼的旅客、工作人员最大的安全保障。二号航站楼内有风柜425台,其他设备共计达59526台。1月23日,广东省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出于自身空调专业的敏感性,陈俊马上意识到,空调系统消杀工作将成为疫情防控的重点之一。当天,他所在的部门紧急下达通知,向航站楼空调维保单位明确空调系统消杀的范围、频次标准,强调空调新风系统全面运行的要求,并及时对空调过滤器和滤网进行深度消毒。通过新风系统加强空气流动,通过增加消杀频次最大限度减少病毒传播风险……他们第一时间将这项“幕后”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在看不见的“空气”领域,如何确保监测实际成效?陈俊担任了所在设备工程部的党员突击队队长,将空调维保单位的消杀台账纳入到部门党员突击队的日常检查工作中,制定《设备工程部疫情防控检查表》,落实具体的实施细则,还通过内部突击检查、常态巡查等多种方式,确保设备安全防护级别调整到最高。为掌握消杀工作的成效,陈俊主动与海关卫生检疫部门联系,及时获取航站楼内空气采样检测结果,利用数据查找问题。大到空调系统、小到卫生间厕格的空气落菌检测报告,他都逐一对比研究。“空气是看不见的防疫战场。在全面抗击疫情的关键节点上,不让病毒钻任何‘空隙’,才能构筑起空港防护的铜墙铁壁。”陈俊说。

12小时增加12个检疫采样点位

3月中下旬,国内疫情形势逐步稳定,防疫工作的重心向“严防境外输入”转移,二号航站楼正是这场战役的主战场。为了应对来自重点国家及地区航班防控措施的不断调整,陈俊跟同事一起,从白云机场启用国际重点航班保障流程开始,每天在楼内走流程、想方法。

“最初的时候担心方案不成熟,同时既要满足海关检疫工作条件,又要考虑给入境旅客提供更好的体验,我们自己首先要走现场、提问题,在预设预演中不断改进。”陈俊每天要在146廊桥和海关检疫前厅来来回回走上5、6趟。新流程启用前,他从海关负压排查室前的桌椅摆放、区域划分,到整个东区空调系统的运作、行李系统的保障,都一项一项在现场确认。

随着国际疫情防控工作不断升级,为配合海关在航站楼内开展流调、采样等各项工作,他与同事一道,在146廊桥到达口设置等候区,摆放200多张座椅供流调旅客休息,同时,为了解决因检疫采样点位少导致入境旅客等待时间长、排队积压的问题,他主动对接海关快速选定4间房间,更马不停蹄地协调内部单位和外部厂家,安装机械通风设备、摆放桌椅板凳、设置应急屏风、隔断采样点位……从接到公司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任务,到临时检疫采样室满足启用条件,短短的12小时,就增加了12个检疫采样点位。

这天,忙了一晚通宵的陈俊刚回到办公室准备调整一下,突然接到紧急加设检疫采样点的新任务。他洗了把脸,又一次向146桥走过去。又是一个通宵,这一次,他带着部门同事,根据机场海关提出的采样工作环境需求,火速完成选定房间内机械通风设备、采样台、采样椅及隔断屏风配置工作,先后选了6间房,搬了3车隔离板,搭了18个采样点位。就这样,两天时间里,二号航站楼采样点位达到了30个。

办公桌搬到现场当底座

在设立航站楼红外线无感测温设备的时候,还有一段“小插曲”。当时陈俊接到紧急通知,要求1月22日24点前,完成航站楼进出口测温仪设备安装。接到通知后,他顾不上吃饭,立即返回办公室,与部门同事一起研究落实方案。当时,由于全国范围内设备都紧缺,能够找到供货商实属不易。找到后的厂家提出,此批运送的设备因市场备件短缺,均没有底座,要自己解决。得知这一问题后,陈俊将公司内外的设备备件看了个遍,最后提出建议,将楼内暂时不用的办公桌全部搬到现场,充当底座。这个难题的解决,为后续高效安装测温设备打下了坚实基础。

1月22日凌晨3点,11台测温设备准时运抵二号航站楼,厂家工作人员在清点物品时发现设备电缆缺失,再次向陈俊发出求助。挂断电话后,陈俊立即联系航站楼物业维保单位,紧急调用闲置电缆,优先保障测温设备安装。经连夜的奋战,清晨06:40,二号航站楼第一台测温设备顺利启用!他们又继续奋战,最终在当天20:30完成了航站楼内11台测温设备的安装,完成时间比预定要求提前3个半小时!同时也让白云机场成为全国最早启动出入口测温工作的机场。此项任务的高效落实,得到卫健委督导组的赞扬和肯定。

防疫工作开展至今,陈俊用认真负责的态度,逐个攻克任务难关。困了就在沙发上睡一下,饿了就简单吃几口饭,几个通宵下来,连鞋子走出了破洞都没有注意。同事们都说,“防控在哪里、困难在哪里,陈俊的身影必定在哪里!”在白云机场,还有许许多多和陈俊一样的“战士”,他们拼尽全力,坚守战“疫”一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