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娑婆訶”源自梵語“Svaha”的音譯,很多咒語後面會有一個“娑婆訶”的發音。不同的經書對“娑婆訶”有不同的解釋,現在多見於佛教經典《大悲咒》。《大悲咒》上有十四個“娑婆訶”,每一個娑婆訶都有六種意思:成就、吉祥、圓寂、息災、增益、無住。

奧修在《智慧之書》中寫道:佛教是這個世上最科學的一個宗教。因此,當世界愈來愈進化和聰明的時候,佛陀將會、愈來愈受重視、佛教將會愈來愈被認可。從現今佛教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來看,奧修的“預言”似乎已經成真。

佛教距今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歷經千年的佛教文化不僅形成了完整的知識體系,還影響了建築、文學、繪畫、音樂、語言、文字等諸多領域。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2019年上映的韓國電影《娑婆訶》上映,這部電影由《黑祭祀們》的導演張宰賢指導,電影講述的是一位姓樸的牧師調查韓國神秘宗教群體“東方教”的故事。電影並不是一個純粹的“佛教”電影,導演張宰賢藉助“佛教文化”講述了一個關於慾望的故事。電影上映之後,立刻登頂韓國票房冠軍,這部充滿宗教色彩的電影集合了恐怖、懸疑、驚悚等各種元素,同時,導演在電影中營造的整體氛圍也非常“誘人”。

從藝術角度來看,這部電影雖然是典型的商業作品,但電影中的佛教美學意蘊營造了幽深、靜謐的氛圍,增添了電影的神秘性和藝術性。其實,這並不是佛教文化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此前有很多紀錄片都記錄了佛教文化的種種,比如介紹成佛之旅的《爐香贊佛》,探討西藏轉世活佛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內心世界的《夢.旅人》,講述泰國僧人工作與生活的《佛門迷童》等。

和這些紀錄電影不同的是《娑婆訶》將佛教文化作為電影敘事的一部分,通過佛教文化將整部電影串聯起來,同時,《娑婆訶》中的佛教美學意蘊也深深地影響著整部電影的敘事氛圍。在長達兩個多小時的時間中,張宰賢通過

雙胞胎事件、路邊少女遇害案件、“東方教”四大天王作為線索,讓觀眾跟著樸牧師走進一個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的影像世界。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感知:生動飽滿的感性美學

佛教美學是宗教與藝術融合的產物,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觀賞價值以及精神價值,簡而言之佛教美學屬於具有生動飽滿特質的感性美學。事實上,感性在整個美學體系中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美學特有的標記,也是衡量“美”與“不美”的關鍵。

在《娑婆訶》中,佛教美學中的感性成分主要表現在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

視覺:壁畫。在《娑婆訶》中,有一個叫做“鹿野園”的團體,這個團體聚會的地方有很多壁畫。雖然教義來自佛教,但信奉的既不是佛祖,也不是菩薩,而是“將軍”。壁畫在這裡成了“鹿野園”的背景,也強化了電影的懸疑氣氛,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

聽覺:咒語。《娑婆訶》中的信眾每次作惡時,都會念咒語。這些咒語將“鹿野園”的信眾和其他信眾區別開來,也讓電影懸念十足。咒語,在電影中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敘事張力,向著正義和光明的咒語在這裡成為作惡之前的安慰,這種諷刺揭示出人性極惡的一面。

電影通過視覺和聽覺逐漸延伸出佛教中的六識:眼識、鼻識、舌識、身識、耳識、意識,進而有了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等概念。這些概念串聯起了佛教美學中的感性認識,在《娑婆訶》中,則實現了對整部電影神秘、詭譎氣氛的構建。

比如電影中,蛇和佛之間的對立,這種帶有隱喻和暗示性的元素需要觀眾自己去感知其中的內涵。氤氳的佛堂、呢喃的咒語、奇特的小孩、崩塌的信仰,扭曲的慾望構建出一個娑婆世界。觀眾跟隨著樸牧師的腳步,一步一步探尋罪惡背後的真相,也在這些神秘的符號中,體驗宗教美學帶來的感官衝擊。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詮釋:穿越世俗的體悟美學

透過佛教美學我們可以看見一個深邃、博大的精神世界。和其他美學類型或者美學知識形態相比,佛教美學具有更多的詮釋性和可解讀性,它是一種穿越了世俗的體悟美學。

在《娑婆訶》中,壁畫裡描繪的四大天王和彌勒也可以進行詮釋,因為“詮釋”在這部電影中也是敘事的一部分。電影中的高僧反覆念:“佛教中是沒有惡的存在的。”並對其進行詮釋:早期的佛教並沒有善惡二元論,直到公元前七世紀前後,一位名為瑣羅亞斯德教的教士提出了善惡的二元對立。

而且在早期的彌勒信仰中有大量的暴力和煽動性因素,經歷了北傳佛教的影響改造以及五代十國使其布袋和尚的傳說影響和改造之後,逐漸失去了煽動性的一面。

高僧通過對佛教歷史的詮釋,幫助樸牧師解開了鹿野園的信仰之謎。與此同時,另一個疑團也被解開:金濟石到底是如何成佛的。

導演藉助喇嘛之口,解開了這個謎團:成佛意味著善的極致,而日本藏傳佛教中的密宗則認為,成佛必須戰勝肉體,達到人類肉體的極限,才能永生不死。而這恰恰就是金濟石的成佛之路。

正統佛教的目的是從生死之中解脫出來,並非長生不死。金濟石剛好站在了高僧和喇嘛的對立面,對“成佛”進行了錯誤的詮釋,以至於一念成魔。

佛教美學是一種精神性的引導,側重於更加細緻的心靈生活。成佛,意味著看透生死。而佛教美學中的奧義,則是通過特殊的美學語言和美學知識,穿越一切遮蔽生活的障礙,讓人們在美中去體悟生死。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語言:洞察善惡的語義美學

語言在佛教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以語言而識名、以眼而識色、以耳而識聲、以心而思維”。語言在佛法中是一種精神能量,甚至被視為抵達佛法彼岸的根本方式。

語言既可以迷惑他人,也可以拯救他人,在《娑婆訶》中,語言的作用傾向於前者。在佛教中,語言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言辭繁複的佛教義理言說,另一種則是簡化的“咒”。

義理言說是對佛法的解讀,這類解讀針對的是佛法的文字傳播,而“咒”針對的是佛法的語言傳播。簡化之後的佛法往往帶有直覺性的理解,體現在主體和佛教精神世界的交流,微妙地展現著佛教最為神秘的領域。

電影《娑婆訶》中的“咒”便是簡化了之後的佛法,這種“咒”在信眾的精神生活中產生了強烈的精神震撼力,成為混淆黑白是非的藉口。

在佛教文化中,咒語往往被視為神奇而非凡的語言,能夠召喚出神秘力量,並且有很強的暗示性。《娑婆訶》中的施暴者,總是會在實施暴行之前念上一段咒語。此時的咒語是對自己的安慰,是對罪惡的掩飾。

加之,“咒語”是《娑婆訶》敘事的一部分,對電影懸疑、神秘、驚悚、恐懼的氛圍也有所增益。站在佛教美學藝術的角度來看,咒語在電影中也可以是一種絕對性的美學話語,給電影增添了更多容量。

當語言成為一種審美時,就會擁有一種特殊的效果和力量。《娑婆訶》之所以能在氛圍上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語言在電影中變成了一種能夠洞察善惡的語義美學,這種美學顯示了佛教美學特殊的精神意趣,也給影像增添了一些幽深、玄寂的神秘感。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關於宗教,我們總是將其視為精神的寄託,其實,宗教是人對世界最原始最單純的認知,是人類對自身探索的最樸素的表達。在電影領域,宗教電影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圍繞宗教故事進行拍攝,另一種則是以宗教教義為底重新進行故事創作。

《娑婆訶》便是第二種,電影以宗教教義為底,描述了一個一念成魔、一念成佛的故事。神,首先是人,人類所具有的世俗性焦慮在神的身上同樣也會存在。當神的光環逐漸消退的時候,展現在人們面前的則是一個充滿了慾望和矛盾的凡夫俗子。

宗教和電影的結合,是宗教擴展的重要方式,通過電影,觀眾可以更直觀地瞭解宗教故事、宗教教義以及宗教美學。《娑婆訶》是宗教和電影結合的成功範式,在商業領域,《娑婆訶》通過佛教美學打造了一個詭譎、神秘的世界,通過對這個世界的探秘、解讀,逐漸解開一個個懸案和謎題,讓觀眾進入一個燒腦糾結的懸疑世界。在藝術領域,《娑婆訶》通過對佛教美學元素的使用、拼貼,塑造了“鹿野園”這樣一個宗教教派,通過對“鹿野園”環境、氛圍的刻畫,反襯出人性中陰暗、殘忍的一面。

從《娑婆訶》瞭解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

電影是一門綜合藝術,它同人們的生活環境、生活方式有著密切聯繫,而且,電影對其他藝術形式有著很強的包容性,它可以容納音樂的節奏和旋律,可以容納雕塑的線條和力量,還可以容納繪畫的色彩和構圖。

我們可以說電影以文本為根基,用影像進行表達。但電影並不僅僅侷限於文本提供的種種條件,而是根據視覺藝術的特點,自由選擇組合元素,呈現出更加自由的狀態。《娑婆訶》雖然是一部中規中矩的商業電影,但它在氛圍的營造上是非常成功的,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可以很直觀地看見佛教美學的種種特點,還可以體會到懸疑電影的緊張、壓抑等等情緒。

在欣賞《娑婆訶》這部電影時,我們若能體會到佛教美學意蘊對電影氛圍的影響,那麼,這部電影就不僅僅是一部巧奪天工的商業電影,而是一部兼具了藝術性、哲學性以及詩性的多元化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