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18歲,很多事情都被解禁。最愜意的應該是可以喝杯自己的小酒了。

你可瞧見,位於赤坂一條小街里巷的深處,有一塊樸素的店招。拾級而下,那扇厚實的木板門後窸窸窣窣。“譁”的一聲,拉開那扇木門,你進入的就是另一個世界。

溫一壺小酒,在等待溫度可以契合靈魂的契機,看食客百態。沒有人在乎別人說什麼,因為第二天都會選擇忘記。這是沒有勇氣還是偶爾的真實?其實無論怎麼樣,我們都只得一隅。北野武說,這是因為我們從沒真的感受過死亡,進而就不知道什麼是生,什麼是純粹地活著。

所以,我們選擇酒後吐真言,而他,酒前酒後都吐真言。


01.一場車禍後的逆位思考


1994年盛夏,北野武迷上了去某風月場所,日本的八卦週刊為了能拍到這位47歲大叔的情事,每日跟隨其後,讓北野武不勝其煩。

為了逃避八卦週刊記者的追蹤,北野武一怒之下買了一輛摩托車,“開汽車容易被偷拍,如果是騎自行車或者摩托車就沒有那麼容易了”。有一日,他喝得酩酊大醉,卻依然堅持要騎摩托車回家。不料路上發生了車禍,傷勢非常慘重。後來,他左半邊臉的神經被摔傷,眼睛無法聚焦,成了圈內的笑話。

但是不知道為什麼,我的心情一點都不沮喪;非但如此,我的精神在車禍後甚至可說是比之前更飽滿了。

如果說之前的北野武活的像一團火球,在旁人的眼裡,是個熠熠生輝的明星,但是物體的運動越激烈,摩擦力也就越大,熠熠生輝的你只會覺得酷熱難當。而車禍對北野武來說,是一次轉折。未慮生,先慮死,做火球辛苦,不如隨心而行,如水般純粹。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水之恣意,在於隨心

這本《北野武的小酒館》記錄的就是日本殿堂級導演在車禍之後,通過純粹通達的心犀利看世界的過程,生死、教育、人際關係、規矩和電影,他都能給你挖出日本的一些怪現象:

(1)媽媽可以沒有,便利店不能沒有

北野武說上了年紀之後,他越來越明白無論怎樣高級的飯菜都比不上母親親自捏的飯糰子。以前是沒有便利店的,說到點心就是飯糰子,孩子們體會到的雖然只是一個飯糰,但那也是媽媽辛辛苦苦做出來的。

但現在,給孩子的點心全是從便利店買來的。對於孩子們來說,便利店不就是他們的媽媽嗎?而停在便利店後面的停車場不就是他們閤家歡的團聚之地嗎?如果用錢可以買到愛的話,孩子們真的就只要便利店好了。

(2)世界本來就有冷風吹,溫暖牌爸爸卻不說出來

現代社會中出現了的理想型爸爸,北野武說這個稱呼就是不對孩子進行教育、光知道疼愛孩子,是父親反過來在拍孩子的馬屁。

現在生活如此富足,孩子們這樣被一群好爸爸對待下去,長大成人後,孩子們還能有勇氣和能力面對這個“說不行就不行”的冷風吹的世界嗎?

父親應該成為孩子在人生道路上遇到的第一塊絆腳石,這樣孩子才能自然而然明白了自己作為社會人的本分,不會做的要放棄,得不到的要忍受。這是教育本來的目的,而不只是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好爸爸。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水之本分,可堅持亦可繞過

(3)規矩是給年長之人訂的,年輕人不需要規矩

北野武覺得現在這個指代,不光是說漫才的藝術,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遭到了淘汰,只留下低級庸俗的東西,這就是這個時代的基本走向。

說到底,設置愛心專座這樣的東西,本身就證明了是畸形的時代。小青年應該起身讓座,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可是現在變成旁邊站著一個哆哆嗦嗦的人,但因為我不是坐在愛心專座上,所以我可以不讓座。

有時候,別說什麼愛心專座了,年輕人甚至會大大方方的在供人們通行的過道上席地而坐,鑰匙你從旁邊走過,他們還會瞪你一兩眼。

以前說規矩,完全不用強調,因為規矩的根本就是要為他人著想。可是現在卻要教會一群完全不考慮他人的人為別人著想,他們是沒有“他人”這個概念的,這肯定比登天都難。

(4)電影的世界中,為什麼每一部都硬貼日本文化標籤?

小酒館的料理人說,北野武第一次來酒館的樣子,他相信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那天,北野武和兩個法國人談電影。“像北野先生這樣的名人,在面對自己的粉絲髮表講話的時候,一般都會說得更冠冕堂皇一點吧。可是呢,北野先生沒有絲毫的裝腔作勢,沒有一點擺譜的樣子,還是和平常一樣的那個北野武。”

而很多日本人在日本的時候,談到藝術家或者電影人,基本上就不會考慮什麼武士道、侘寂之美這種大詞的,可是面對外國記者的時候就喜歡說這些大詞。

真的每部電影都體現了“武士道”和“侘寂”嗎?未必!更多時候只是他們的遁詞而已。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水之精髓,卻在無為

你且瞧瞧,一個自己都喝得七葷八素的人,還能時而是令人捧腹不已的機靈妙談、時而是令人瞠目結舌的率性之言,時而是令人撫掌長嘆的嚴肅爭論,也怨不得說小巷深處的小酒館內,最好的下酒菜非毒舌北野武的奇妙論壇莫屬!


02.怪象背後:自由之下失去了自我


在北野武看來,日本社會中之所以會有各種怪現象,是因為自由了的人對自由了的自己感到極度不適應,隨便可以幹什麼的後果是不知道該做什麼好了。難怪騙人的算命先生依然賺錢,靠著拼命的拍你馬屁,說你會成為如何如何的一個人,就好像,如果沒有人告訴你,你是何許人,你就不知道是何許人了。

在這種環境下,大家都開始擔心“自己沒有存在感”,於是一門心思在排場上花起了功夫,而不是聚焦在事情本身上。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自由之下,我們活成了只能跟從的影子

在《北野武的小酒館》中,一場十分普通的調情的戲碼卻淋漓盡致呈現出人們是怎麼不聚焦事情本身的。

那時候和女人調情的辦法是說“我們吃頓飯吧”,其實彼此都知道目的不在吃飯,只是想滾床單。

有一次他和一個姑娘喝酒吃飯,用了一下這種調情的方式:

“喂,你喜歡我嗎?”

“嗯。”她點點頭。

“那我們這麼辦吧。一般來說,我們還要再吃兩頓飯才能一起去開房。可是,我沒那麼多時間,我這就給你接下來兩次的飯錢和房錢,我們現在就開始幹好嗎?”

當時,那個姑娘被氣得火冒三丈,只罵他是個“下流胚子”。

但是如果說吃過三頓飯就能辦正事,那麼為什麼早中晚三頓飯連著一起吃掉就不行了呢?(此處姑娘們肯定會說“放你的狗屁”),但是,滾床單這是事情的本質真的是一點沒發生變化啊。如果每頓飯之間間隔三四天的時間就能接受的話,說明人們在意的就不是事情本身,就這麼簡單!

正是人們如此在意怎麼包裝一件事情,導致自己活得一點都不純粹,整個人的神都被世界裡各種花花綠綠衝散了。

人生是什麼啊?人活著有什麼意義啊?本來應該自己拿主意的事情,卻變成如何討好世界的過程。

2006年上映的一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描述了從小缺少父愛的松子,美麗而敏感,內心極度渴望被愛,可是命運總是給他安插各種糟心事,讓她一直處於被嫌棄、被拋棄、愛而不得的狀態中。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取悅別人的表情,原來如此醜

有人說松子的一生像當年的紅極一時的日本女優飯島愛,同樣是一輩子都渴望愛,卑微地被利用,努力去愛別人,最後都淪落得很悲慘。

其實,松子並不止是飯島愛的映射,更多是日本人對自己都嫌棄的“自傷文化”的映射。


03.活成自己,世界才不敢遺忘你


如果說,菊的反面是刀,日式傷痕充分體現出他們在自我的探求上更容易走向極端,那麼刀的反面的那朵菊花又該如何盛開呢?

同樣是少年缺乏父愛的北野武,卻沒有最終走向悲慘的結局,他迎來的是治癒的和解。

因為倒插門的身份,繼父菊次郎一生都被妻子嫌棄,甚至連呼吸都是讓人討厭的。在這種情況下,菊次郎對家裡的任何事情都是冷眼看著。

有一幕經典畫面精確展現了這一狀態:北野武偷了錢,外出盡情吃喝一個月,回來之後全家人被他氣瘋了,媽媽佐紀抓了一把刀撲向北野武,而祖母搶過刀“不,他要死在我手上!”,看著妻子、媽媽爭著搶著要殺自己的兒子,菊次郎竟然就坐在桌子邊喝清酒,嘿嘿笑出聲來。

北野武和繼父之間基本就屬於兩條平行線,幾乎沒有感情交流。唯一一次是菊次郎帶他去看海,並且想在他面前炫耀游泳技能,差點淹死。而就是這唯一,讓北野武記了一輩子,他在1999年拍攝了《菊次郎的夏天》。

為何最好的下酒菜是北野武的毒舌?“自傷”之後,你才知道你是誰

你的病,治癒只在生活二三事

整部影片都在新綠色中鋪陳開來,尤其是影片最後,菊次郎為了讓給正南一個希望與寄託,從摩托車手那裡強行要來一個天使風鈴,送給了正南,並告訴正南,這是他的媽媽留給他的,只要風鈴響起,天使就會來。

在一生拍攝影片都屬於血腥暴力風格的北野武眼中,這份與眾不同的“夏日治癒”來自於他的繼父——菊次郎。

北野武之所以沒有走向松子的結局,是因為他的人生從來就沒向世界討好過。他始終都是用自己的內心感受世界,生的快樂,並不是僅指快樂的記憶。而正是這種從自己內心挖掘快樂的力量,讓北野武通過父親僅有一次的看海,治癒了他一生缺乏父愛的傷痛。

我想,或許就是因為北野武始終遵從本心,黑澤明才會覺得把日本電影的未來交到北野武的手中更放心,日本國民在“你更想讓誰管理國家”的投票中最鍾愛北野武。

遵從本心,才能在酒後依然坦蕩蕩說自己的觀點,這是無畏的起點;而又是因為始終純粹地堅持遵從本心,才能讓一個人酒後依然可信可愛,這才是活著便是無忘的終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