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生死,生了癌一樣要積極生活

每個人一出生,就面臨生老病死問題。有生命就會有疾病、痛苦與死亡。陷在對生老病死的遺憾或恐懼等的情緒中無法自拔,這對你是沒有益處的。因為這不但會於事無補,而且會加重你的苦痛。

洞悉生死,生了癌一樣要積極生活

不要拒絕衰老和病痛,因為那是規律,誰都沒法避免。拒絕衰老和病痛,一個人就不會幸福。因為衰老和病痛總會來臨,你為此擔驚受怕,卻又拒絕不了它,那還會有幸福嗎?

洞悉生死,生了癌一樣要積極生活

其實,生老病死本身就是一個規律,誰都無法規避的規律。只有對這一點有了認識後,你才能坦然面對。因為誰都已經或者即將經歷生老病死這一規律!只不過是在規律來臨之前用什麼心態去應對它,才能獲得不同的結局。

洞悉了生與死,才會擁有健康心態。其實人生從某種意義說,就是從一場由喜劇走向悲劇的過程,毫無例外。新生兒呱呱墜地時,所有人都來慶賀,一個新的生命誕生。然而誰都知道,生就意味著死,而死亡,卻很少有人會慶賀。人生就像一齣戲,有的人跌宕起伏,有高潮,也有低潮;有的人平平靜靜,也許從來就沒有過高潮;更多的人只是從高潮,直走向低潮。

洞悉生死,生了癌一樣要積極生活

我的朋友兼胰腺癌患者、哲學家鄭弘波教授患病後曾經這樣說:“當一個人患上了絕症······生死問題必然會經常繚繞在心頭······你會得出許多和常人不一樣的結論。命是什麼?死是什麼?生該如何?活著為啥······”儘管想明白這些問題不容易。但“想過和沒想過還是不一樣的。”

弘波教授繼續說道:“疾病會使人想清楚很多事情,無病難悟,有病有悟,小病小悟大病大悟……”“生命本是一種自然現象”。後來弘波教授一步步從晚期胰腺癌的困境中走出,走向了臨床康復,創造了奇蹟!

洞悉生死,生了癌一樣要積極生活

《向死而生》是日本人北野武在嚴重車禍,生命垂危時所感悟到極致的思索的產物。北野武在事故發生到療養期間,將自己的點滴心跡,赤裸地加以剖白,重新檢視生存的意蘊,他不斷詰問:“人究竟為什麼而活?不斷而嚴酷地自我“哲學”拷問,終於使他探尋領悟了自己的生死觀。這也促使了他不僅大難不死,而且大有成就,成為傑出的導演與偉大的藝術家。

接受你所能接受和你所不能接受的現實,承認過去,不要否認它或拋棄它;學會原諒自己和原諒別人。欲追求康復與康寧,首先需改變認識,學會理解生與死!

關注何裕民(heyuminTCM)微信公眾號,即可在線交流問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