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庐山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

庐山是四大避暑胜地之一,古往今来庐山都是文人墨客、官僚富商寻爽度假首选之地。

一提起庐山的好风景,人们就会立刻想起庐山的山、雾和云,庐山的景色十分秀丽。那里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尤其是变幻无常的云雾,更给它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但是很多不识庐山真面目的人们并不知道,在这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神秘群山中,还隐藏着一座历史底蕴十足的天主教堂。

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庐山天主堂于1986年被列为九江市文物保护单位,天主堂建于1908年,由法国天主教江西北境六府主教樊体爱修建的。

这座教堂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它的每一块石头和每一个细节都展示着庐山百年的风雨沧桑。

庐山天主堂内墙也由天然山石装饰而成,纯朴、自然。一眼望去,教堂宛若一座石城,浅灰、浅黄的天然色彩错杂相间,却感自然而协调,虽历经百年依旧不改质朴色调。

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100多年来,庐山天主堂隐藏于1300余米的山谷深处,群山拱卫,门前溪流潺潺,左右乃至后面均是苍松掩映,近处没有人家,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与暄嚣,显得十分静谧隐秘。

这座教堂虽有哥特式建筑的味道,但它又格外细心地删除了哥特建筑风格中无法与庐山自然融成一体的部分。它的墙体以粗糙的石块堆砌而成,突出的扶墙有如苍劲有力的骨骼,野性十足,仿佛追求一种自由而粗矿的气质,然而石块的凹入与凸出实际上都极有节奏之感。说它是庐山别墅中的杰作,一点也不为过。

那时候,时任江西北境代牧的樊体爱签订租约,在庐山租买土地,获得77亩新地,成为的天主教在庐山的中心。

主 教 樊 体 爱 (Louis Fatiguet,1855- 1931),法国人,遣使会会士。1855年12月21日出生于波尔多(Bordeaux,法国),1881年12月7日在波尔多晋铎。

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樊 体 爱神父传教4年后,1885年9月17日在巴黎加入遣使会,1886年9月19日到达上海,到江西北部服务,建主教座堂。

樊体爱1911年2月24日被任命为江西北部代牧,领衔阿斯庞都斯(Aspendus)主教,同年6月11日在九江主教座堂由北京代牧主教林懋德(Jarlin)主礼祝圣。

1924年12月改称南昌代牧区主教。1931年2月12日在九江去世,终年76岁,葬于九江。

1995年5月,庐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斯里兰卡人德·席尔瓦教授面对这座教堂惊喜之余,发出了“世界上保持了上世纪原貌的教堂已经不多了”的感叹。

当年美、英、法、德、加拿大、芬兰等国商人,教会争相在庐山牯牛岭众多山谷中构建别墅和教堂、医院、学校等设施,庐山天主堂是他们寄托精神的去处。

沿着森林小路的右边往上走,在悬崖边,用片片碎石垒砌一道整齐的石墙上的青石,已被岁月侵蚀得有些凹凸不平。

经过这条道,有一个山洞,在洞前伫立着一尊用石条铸成的十字架,这洞叫耶酥洞。洞的右边是爬满青苔古藤的残垣断壁和一座已经断开的石拱桥。

欲识庐山真面目,怎可失缺天主堂?

在这些残壁的上方,是一片平地,虽说早已杂草丛生,但摆放的石凳石桌却完好无损。

日月如梭,时光荏苒,无论经历过怎样的兴盛与衰败,现在的庐山都以崭新的姿态,焕发了生机和活力。

风格各异的宗教建筑,芸芸的宗教徒,袅袅的香火,清悦的赞美诗,构成了庐山神秘而具魅力的宗教世界,庐山这一道亮丽的风景,正越来越多的受到海内外宗教人士的注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