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告別失眠?快來聽聽營養科專家講述的“祕密”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趙鴻飛 通訊員 李璇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根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報告,中國2016年的失眠現患率為15%,這代表著當年有2.07億人口存在睡眠問題或睡眠障礙症,並且失眠人數還在逐年增加。深圳市中醫院營養科副主任醫師曾瑤池提醒,睡眠對健康非常重要,可採用運動、心理、藥物、飲食等治療方法來干預失眠。

據曾瑤池介紹,失眠是指儘管有合適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依然對睡眠時間和(或)質量感到不滿足,並且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失眠的症狀包括難以入睡(>30分鐘)、早上醒得早、睡眠質量下降(一會兒又醒,一會兒又睡)、總睡眠時間減少等,同時伴有日間功能障礙,比如白天覺得累、情緒不好、記性不好或者隨時瞌睡等情況。

根據失眠發生時間的長短,大致可以將失眠分為三個類型:一是偶發性失眠,例如:睡前喝了一杯咖啡、一杯濃茶,出差認床、白天才發生了讓人激動的事件等,都可能會導致偶爾失眠;二是短期失眠,比如當遇到應激事件時,可能會出現短期失眠,例如失戀,車禍、吵架等都會引起一段時期內出現失眠的狀態。三是長期失眠(失眠>3個月)。長期學習、工作來帶的壓力,以及慢性的疼痛、精神上的創傷以及其他疾病、藥物都可能會導致長期失眠。

造成失眠的因素,可分為心理、身體、環境三類,對外貌、視力、免疫力都有影響,甚至會帶來身體疼痛和增加死亡風險。在失眠的干預措施方面,可採用運動、心理、藥物、飲食等治療方法。

運動療法,主要包括中高強度的有氧運動與中等強度的抗阻力運動。雖然最有利於治療失眠的運動形式、運動強度、運動量尚未有得到明確的證實,但20 1 0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運動指導:成人至少每週5次,每次至少3 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通常是步行),已經被廣泛運用於運動療法的相關研究。

現代社會節奏快、各種壓力大,從小到老其實都有可能產生心理問題、出現睡不著的情況,這個時候有必要正視自己的問題或是關注家人的狀態。接受正規的心理諮詢和疏導也是一類有效的失眠應對方法。解決了情緒或心理的問題,自然就能睡著了。

心理行為治療失眠的刺激控制法就是有個很有效的方法,遵循下面6個步驟一到兩週,很多人都會奏效:一是隻有想睡的時候才躺下睡覺;二是床只用於睡覺;三是如果在床上超過10分鐘不能入睡,應立即起床,可以做一些事情;四是不要經常看時鐘;五是每日早晨按時起床,不要計算晚上共睡了幾個小時;六是白天的小睡時間不宜太長。

治療失眠的藥物常見的有安定、艾司唑侖、阿普唑侖、酒石酸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等。曾瑤池表示,是藥三分毒,不管是什麼安眠藥,都有一定的副作用。但當失眠已經嚴重影響了生活質量時,用一點藥物幫助睡眠也是可取的;但任何安眠藥都不建議長期服用。該服哪種安眠藥,一次服多少量,服多久的時間,還要聽取醫生的專業建議。

此外,曾瑤池提醒,保證膳食平衡,飲食清淡,多吃一些可以促進睡眠的食物也是不錯的選擇。具體來說,包括富含色氨酸的食物,例如牛奶、禽類、核桃、燕麥、香蕉、蜂蜜等;富含碳水化合物的全穀物,如牛奶煮燕麥;富含鈣質的食物,比如豆製品、海產品和乳製品等;適宜蛋白質的食物,如禽肉類。此外,通過外源性補充攝入一些富含γ-氨基丁酸和酸棗仁類的食品,可以更有效的改善睡眠情況。

曾瑤池還推薦了一道簡單有效的安神飲——龍眼痠棗仁飲。材料:龍眼10克,酸棗仁20克。做法:酸棗仁搗碎,拿乾淨的紗布包起來,同龍眼一起放入砂鍋裡,倒入500毫升水,煮半小時,煮好後拿掉酸棗仁包,去渣取汁,代茶飲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