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了,怎麼感覺身邊可傾訴的對象越來越少了?

斜槓青年Ernest


所有人孩時都是快快樂樂,那時候也不懂什麼煩惱、憂愁的事,只知道玩是快樂的。等我們慢慢長大了,一直是生活在那種玩耍就快樂的。在工作的時候也會小心翼翼的,怕自己犯錯誤,擔心哪點做的不好,完全存在一種緊張的狀態。自己的心情不好,也不敢太表露出來,默默無聞的工作,不想讓同事知道你每天想的什麼?想要做什麼?把自己包裹起來。在同學,朋友面前永遠是那個無憂無慮的人,無論自己受到了委屈,遇到什麼事,都是自己扛,時間久了就成為了習慣,自然也不會對身邊的人傾訴的。每一個人都想讓別人尊重自己,有存在感。努力的把自己變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小惠靚點


人們常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見知己難覓,能有一個人肯當你的垃圾桶已經不錯了,你竟然還想要有很多個?如果你逢人就去傾訴一下,那你就真成祥林嫂了!我有一個可以傾訴的閨蜜,我倆是一個辦公室的同事,按理說同事之間不是傾訴心事的最佳人選,但是我倆卻成了無話不談的閨蜜,我也有幾個從小玩到大的好朋友,但是我始終無法和她們去傾訴自己的心事。我和閨蜜在一起工作了不到十年,但是我們的友誼卻一直持續到現在,即使好久沒聯繫也不會有陌生感,我現在有了心事還會和她傾訴,她亦如此。所以朋友不在多少,只要有一個知心的就行!相處不在長短,只要心意相通就好。


天河水29209501


童言無忌,是因為心裡明澈,無所畏懼。無害無利,純粹的思想表達,是能到得到大家的寬容和理解的,沒有人會讓你負責任!

長大了,具備了行為能力,你就要為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承擔相應的責任了,所以你的言談便有了顧忌,就感覺身邊可以傾訴的人越來越少了,這是很正常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所見所聞,耳濡目染,以及你所經歷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讓你認識了底線,就會束縛你的進退。明白了規矩,就會約束你的行為。認識了懲戒,就懂得了敬畏。瞭解了規律道義,就明白了對錯。

下面這首詞,就道盡了成長的滋味!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 宋 ] 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璞玉丸石


有沒有發覺和我們一起長大的發小或同學,現在還聯繫的沒有幾個了;有沒有發覺陪我們長大的父母,好像許久沒有和我們聊過心事了;有沒有發覺長大了的我們,好像越來越喜歡獨處沉默,在人多處總覺得格格不入了。

長大過程是失去和重塑的一個過程。小時候我們和小夥伴一起看螞蟻都能看一整天,長大了我們覺得那是太幼稚的事情;小時候我們像跟屁蟲一樣跟在父母的後面,長大了我們有沒有覺得父母事事多要管,事事都很煩;小時候我們心心念唸的人事,長大了發覺也不過是如此。

是我們見異思遷了嗎?是我們不愛父母了嗎?是我們忘本了嗎?都不是!是我們的經歷和學識對這世界產生了重新的認知,我們有了自己的見解和想法。那些陪我們一路走來的人兒,有的偏離了軌道,有的走向了悖離,與你我同行者太少。


雞鳴白鶴


這個現象是很多的,也是很多人的感覺,這樣的現象是是真實存在的。小時候自己心智不成熟,有點委屈和小秘密是藏不住的,很快就找人說了。

隨著自己長大,社會閱歷見識都增長了。自己的“主見”就提高了,自己抉擇就多了。再加上每個人的社交圈子不一樣,自己慢慢的就會找不到或者說說話的人少。又不敢跟自己家人說,怕他們擔憂,必然就是傾訴人感覺越來越少。


飄零的天空藍


因為不需要了


默言融心


我認真提煉了一下總結了五個字,這就是成長


趙首長的天


學會自我消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