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莉已为贫困户免费提供栀子苗150余万

一树栀子,满树幸福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陈奕樊

早春三月,岳阳市屈原管理区河市镇海泰栀子合作社示范基地。翠绿色的栀子树静静地伫立田间,抽出的新芽宣告春的来临。

“春耕备耕是庄稼人的大事,一年的丰收都指望着这三四个月的时间。”3月25日,全国人大代表、海泰栀子合作社理事长杨莉从育苗大棚里拿出数百株栀子苗,免费赠送给附近的村民,希望他们今年获得好收成。

在田间地头上下求索

“不要小看这一棵栀子树,它浑身是宝。”在杨莉的微信朋友圈里,到处都是她发的栀子照片和视频。她向记者介绍,栀子的花、果、叶、根都可利用,特别是从栀子干果中提取的天然色素、藏红花素,经济价值高,市场前景广阔。

杨莉和栀子的故事要追溯到9年前。2011年4月,“染色馒头”事件令“人工合成色素”成为众矢之的,最为安全的天然色素成了食品生产中的“新大陆”。而黄栀子正是提取天然色素最理想的原料之一。从那时起,杨莉下定决心,要让成本低、易成活的栀子成为农民的致富锦囊。

2013年,杨莉踏上了漫漫求索之路。她独自一人跨越湘、鄂、赣、浙等4个省份,深入20多个乡镇走访寻找适合培育的栀子。她回忆,那时路途遥远,免不了舟车劳顿,还要克服方言困境,但每次看到新的栀子品种,烦恼和疲惫都立马烟消云散。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在中国林科院遗传学首席专家齐力旺教授处,找到了适合洞庭湖区种植的优质栀子母本。拿到栀子母本后,她又先后11次前往北京各大高校和研究所“取经”,每次都带着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追根究底。这股韧劲获得了专家们的肯定:“她现在的水平完全比得上研究生。”

2013年底,在专家们的鼎力支持下,全国第一家由农民投资、建在农村、直接服务农民的高科技农业实验室,在河市镇成立。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建设580亩炼苗基地,5.6万平方米的工厂化育苗大棚,每年具备5000万株的优质组培苗的研发与生产能力。

将“科技栀子”种在洞庭湖畔

“我的手机号十几年没变,主要是怕农民朋友找不到我。”杨莉的微信里有5000个好友,其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农民。他们无一例外,都是通过微信向她请教如何种栀子脱贫致富。

杨莉是土生土长的农家女,是凤凰乡河泊潭村村委会主任,深知“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的疾苦。2014年底,在自己试栽种的1000亩栀子获得成功后,她将满树金黄的栀子推广给当地农民。不仅如此,她还“授人以渔”,创办农民技能培训学校,自费组织贫困户培训,并把全国各地的专家请来,在田间地头给农民朋友解疑释惑,让他们零距离接触高科技农业实验室。

但起初,这并不被贫困户所理解。“种栀子还不简单,挖个洞,浇点水就活了。”最初,贫困户周平以“浪费时间”“听不懂”为理由拒绝参加培训。但杨莉明白,如果种植技术不到位,栀子不会有理想的开花结果。

“种植间隔多大、施多少肥料、浇多少水,都是有科学依据的。”她带周平来到种植基地实地考察,一棵棵、一亩亩仔细地看,还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技术人员登门指导。眼见为实,周平接受了科学种植理念。

如今,周平家中十几亩栀子生长茂盛,每年可收入6万余元。他不仅脱了贫、买了新车、盖了新房,还成了培训学校的积极分子,经常开着新车载村民们去听课。有了贫困户以身说法,如今只要一有培训,大家都踊跃参加,甚至湖南其他市州和邻省农民都慕名前来。

杨莉还做起了“保姆”,专门成立海泰栀子农民合作社,通过统一供应种苗、统一社员培训、统一测土配方、统一生资供应、统一品牌标准、统一收购产品,实现生产标准化,种植生产售卖一条龙,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小果子作出了大产业。”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如此赞誉杨莉的栀子产业。现在合作社已有1000多户社员,共合作种植了3.2万亩栀子,其中有219户贫困户,平均年收入4万多元。

让栀子花开遍每一个贫困山村

杨莉一直有一个梦想:让栀子走进千家万户,让栀子花开遍每一个贫困的山村。

自2016年开始,她多次受邀前往怀化官庄,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班进行技术培训,并多次带领贫困村致富带头人到山东、浙江等省“取经”;2017年,帮助平江县瓮江镇兰家洞合作社发展林下栀子观光园2600多亩,有效带动当地农户脱贫增收,去年该合作社120余户已全部脱贫;今年3月,受邵阳市洞口县委县政府邀请,为当地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助力千亩茶铺茶场管理区发展“栀子+茶叶”田园综合体项目……

帮扶帮在细微处。平江县三市镇麦田村村民李军如家境贫困,两任妻子因家贫先后与他离婚,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老的母亲都需他独力支撑。杨莉在当地开展栀子种植培训时了解这一情况后,主动将其纳为帮扶对象,免费赠送栀子苗,并提供技术指导。如今,李军如的5亩栀子地,每年能增收1万多元。

在推广栀子种植的过程中,杨莉发现农民因为缺少担保和抵押物,无法向银行借贷,普遍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她发挥全国人大代表的作用,专门就这一问题提交了《关于增强“造血”功能,大力实施产业扶贫的建议》。该建议得到全国人大和国家相关部委的重视,出台相关政策予以解决落实。现在,农民发展生产不需担保和抵押物,凭种植面积、公司证明等信用材料就能获得贷款,不仅能享受低利率,还能获得百分之五十的利息补贴。

乘着政策的东风,杨莉的栀子花越开越旺盛。截至目前,她已免费为岳阳、益阳、邵阳和贵州等地的贫困户提供栀子苗150余万株,价值600多万元。“希望未来有更多的荒山种上栀子,更多的贫困户尝到栀子背后的幸福。”杨莉期盼地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