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劉雍: “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 ——看李勇的畫有感

我開始看李勇的畫時,講老實話,覺得簡直無法接受,因為他突破了我固有的欣賞習慣,他不屬於傳統的藝術範疇,但是在我瞭解了他內心的想法,而且在看了他較多的作品以後,我才認識到這正是他的作品最寶貴的地方和存在價值。

他強行擠入文化界,生硬地進入詩歌領域,粗暴地進入繪畫範疇,就像在用咆哮的腔調唱一首“信天游”,非要你聽進去不可。

我甚至覺得他在繪畫時就如同薩滿在扶乩,幾乎是進入無意識的狀態。

正如他自己所說“先要'無我'徹底地忘卻'物慾的我'而後'有我'充滿般若靈性的自由自在之精神性的我。”又說“那些詩那些畫是我完成的嗎?我想說也是也不是。不時覺得有一個'非我'存在我的體內”。

他似乎開了天眼,能看見我們常人看不見的東西。

他認為“有些人看畫是看眼前的世界,會說好看不好看,像不像美不美,而不去想有沒有思想”。

又認為:“這樣的'無心''無相'的作品能讓人看到些什麼呢?'相由心生',有什麼樣的心性就會有什麼樣的詩歌和繪畫。”

“寫詩是這樣,繪畫也是這樣,詩畫同源。我要用我的眼睛看那不一樣的人生。你能像花一樣那麼燦爛嗎,你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嗎?能或不能,其實我以為這全在於你有一顆什麼樣的心。”他既畫的是思想,也畫的是無意識。

他的詩和畫融為一體,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是這畫屬於“邊緣詩派”,這詩屬於“當代表現主義畫派”。

李勇是用生命在畫畫,在寫詩。畫由心生,詩由心生。

他說:“我要寫詩,我要繪畫,我覺得是一種生命狀態,想要聽從自己內心的召喚,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不斷的尋找自己,就會時常有自己想說的話和自己的想法。在不斷地尋找中找到自己,然後在自己的生命裡表達、呈現自己的聲音,沒有什麼不可以,重要的不是藝術而是生命的心。你的心性決定了你的所為。”

李勇又說:“用文字語言表達不了就借用色彩語言,我的詩和畫是我想要說的話,是從內心自然的無我的流出來的。我的想法表達出來了,我的詩和畫也就完成了,它是我的心性呈現,也是我的生命狀態的一種存在。至於我的'詩和畫'是不是人們所謂的詩和畫,於我來說是不重要的,也是我不想去要確認的,重要的是不是表達了我自己的生命的聲音。”

李勇在創作的狀態中強調“無我”,但其實更重要的是依靠“自我意識”,他說:“你什麼都可以沒有,但你不能沒有'我',失去了你的'我'那你還有什麼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意義。堅守'我'固然不易,但你仍是別無選擇,因為活著並不是'生活'而是'生命'!我就是'我自己的我'。”這看似矛盾,實際上是一個硬幣的兩個面,創意上要堅守“我”的意念,技巧上是強調“無我”的境界,相輔相成,這才是李勇創作方法的全貌。

對於詩歌我是外行,就不多說,繪畫呢,卻是我的本行,我選出李勇的幾幅作品談談我的觀感,作為本文的結尾: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李勇的這兩張自畫像不在於描繪他的真實面貌,而在於描繪他的精神狀態,執著而自我,他用的手法完全突破了肖像畫的常規,色彩雅緻而又突兀。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張畫畫出一個孤獨的靈魂,在聚光燈的照耀下無可遁形,有強烈的表現主義傾向,簡單的色彩和圖像卻表現了豐富的精神境界,使人聯想到蒙克的某些作品。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是李勇最有圖騰意識的作品,我彷彿看見儺的幽靈遊蕩在屯堡的上空,大有“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的氣概。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是李勇最有地域特色的肖像畫,不但畫出了黔中地區老農的外形,還畫出了他倔強、不好相處的性格,講話總是“氣鼓鼓”的。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張畫滿紙寒意,使人戰慄,我以為畫出了貴州的凝凍天氣,就像我們從趙無極某張暖調子的畫聯想到失火的印象。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張畫我認為深得日本名畫家尾形光琳的代表作《紅白梅圖》精髓,只不過他是用極簡的方式來進行表達,水流變成了熔岩。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在畫這張畫的時候,李勇一定被精靈附體,用扶乩的方式在畫布上留下種種痕跡,就像一群紅色的錦鯉在水池中環遊。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也是一個在無意識狀態下產生的圖像,無心而無相,是一個進入催眠狀態的人的手握著畫筆進行布朗運動留下的軌跡。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是一幅抽象的作品,是貴州版的《草地上的晚餐》,感覺近處的陰影中有幾個人坐在篝火旁吃燒烤,遠處的山峰被夕陽映照得通紅。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這張畫是李勇少有的清新俊朗的作品,黑、灰、綠構成的色調,點、線、面構成的畫面,似乎有著吳冠中某些作品的神韻。

寫於2019年11月9日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劉雍

1944年生,布依族,貴州福泉人。從事雕塑,壁畫、掛毯、陶藝、漫畫等項創作。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金屬工藝專業委員會常務理事,享受國務院專家津貼,並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一級民間工藝美術家”榮譽稱號。貴州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曾任貴州省政協委員,貴州省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宗教僑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曾先後在中國美術館以及廣州、香港、臺北,法國的拉瑪特蘭、巴黎,奧地利利恩茨市、哈爾普圖恩市,美國華盛頓舉辦個人作品展和個人藏品展,500餘件作品被博物館和收藏家收藏,其中:法國現代歷史博物館76件,中國美術館89件,中國國家博物館2件,維也納大學2件。作品兩次獲國際獎,九次獲國家獎,包括中國漫畫最高獎《金猴獎》。有專著8部,《劉雍美術作品集》、《劉雍漫畫集》、《貴州傳統蠟染》、《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刺繡卷》、《貴州民族民間美術全集·蠟染卷》、《貴州清代土家族民間繪畫》等。公共藝術作品主要有:北京八達嶺《修復長城紀念碑》,貴州省政府贈香港特區政府禮品——木雕蠟染座屏《苗嶺歡歌慶港歸》,貴州省政府贈澳門特區政府禮品——鑄銅鑲寶石《歡樂鼓》,貴州省圖書館外牆大理石浮雕《文字、典籍、圖像》。

劉雍:“無心”又“無相”,“無我”又“有我”——觀李勇畫有感

李勇

走在路上的行者,寫詩塗鴉聆聽生命的聲音。出版詩集《走在路上》《經受今生》(詩畫集)《花開見佛》(詩畫集)《中國當代藝術家系列畫集·第四輯·李勇》。貴州省作家協會會員,貴州省美術家協會會員。“記憶抗戰”志願者,“經受今生”公號創辦者。

注:本文由“經受今生”平臺和作者授權發佈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