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平心而論,寶玉的詩寫得不錯,但最好的並不是詩,而是《芙蓉女兒誄》,勝在情真意切。

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有真情實感,作品容易寫得好,這在古今中外的文學界是普遍共識。而寶玉最早在外面受到賞識追捧的詩作,是《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秋夜即事》四首。這四首,恰好不是詩社中的作品。

寶玉是個愛自由的人。詩社中寫詩,多多少少對形式題材有一些要求,束縛了寫作才能。寶玉在詩社中發揮不出最高水平,當然更容易輸給才華橫溢的姐妹們。

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也許你會說,寶玉雖然比不上釵黛,總和探春不相上下吧?再不濟,難道還不如迎春惜春?

可是你忘了,從起詩社之初,就定下了規矩:“亦不可拘定了我們三個人(紈、迎、惜)不作,若遇見容易些的題目韻腳,我們也隨便作一首。你們四個卻是要限定的。”

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紈、迎、惜三人,經常不參加寫詩,算是詩社的“行政人員”。參與競爭的,是釵、黛、探、玉,湘雲,以及後來的寶琴等人。在這些人裡,寶玉的確不佔優勢。

而釵黛的詩作沒在“外面”廣泛流傳,也不是才力不及,或者沒人欣賞,主要是因為“閨閣文字”不該外傳的觀念。偶然有一次寶玉把詩稿帶出去,不是引起了鬨動、“誰不真心歎服?他們抄了刻去了”。只是這樣的機會不多而已。

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再回到大觀園詩社裡來,寶玉常常落第,還有一層原因:他是個男孩子,承受能力比較強。即使他與探春的作品不相上下,把他排在末尾,也比較容易接受一些。

只除了詠絮填詞一次。探春與寶琴落第,而自己交白卷、卻替別人續寫的寶玉,得到了“正經你分內的又不能,這卻偏有了。縱然好,也不算得”的較高評價。

賈寶玉詩詞賦在府外小有名氣,為何在大觀園詩社中總是落第?

應制而寫的,自己都嫌不好;看了別人的半首殘篇,卻“動了興,開了機”,得到了較高評價。所以說文學創作,還是靈感最重要。而觸發靈感的,往往是真切的感情。

有真情實感,未必能寫出好作品。但是沒有真情實感,是一定寫不出好作品來的。寶玉作品在外面與園內得到了大相徑庭的評價,既由於強手如林的比較,也因為應制詩與自由創作,容納了不同的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