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李清照是婉約派詩人寫的《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卻是豪放的?

用戶7807140887429


李清照一生創作的詩詞流傳下來的並不多,大約詞五十餘首,另有少量的詩和散文,收錄在《漱玉詞》裡。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是詞。根據她寫詞風格的變化,可分為兩個時期來加以分析。李清照的青少年時代,因家境殷實,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她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善長於詞,亦工於詩文,通曉音律,能書善畫。故她的前期作品主要表現少女、少婦的歡樂生活以及與丈夫離別後所產生的淡淡哀愁,多屬閨中生活和詠物之作。詞的風格以婉約清麗為主,因此後人稱她為婉約派詞人。比如她寫的《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南渡後,因家破人亡,文物被盜,丈夫病逝,以及騙婚風波等種種不幸遭遇,致使李清照晚年一直過著悲痛淒涼的生活。在回憶與現實的對照中,飽嘗著常人難以體驗的深沉痛楚和對丈夫的深深思念。但她率性從真的性格,思想的獨立與自由,秉承了其父剛直不阿,造就了其強烈的愛國情感與堅強的個性,從而使她詞的創作風格有了較大的轉變。"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多麼的豪邁和悲壯,哪有一點粉脂氣?而《漁家傲》這首詞,表達了詩人追求光明、嚮往自由的強烈願望,抒發自己雖有才能卻難以高飛遠舉的苦悶。上下兩闕,一氣呵成,過片處銜接自如,不著痕跡,顯得生動活潑。全詞想象豐富、奇特,語言雄奇有力,境界開闊昂揚,是《漱玉詞》中別具一格的作品。所以,後人稱她的詞有豪放派的風格。

總之,李清照前半生創作的詞以婉約風格為主,後半生多數詞寫得悲壯和豪邁。


手機用戶墨海聽濤


在中國文壇,特別是詞壇,“千古第一才女”的名聲十分響亮。她以委婉的風格,被稱為“詞國皇后”。她的詞,自然是充滿了女性特有的細膩,風格更是屬於婉約派。然而,她有一首《漁家傲•記夢》,卻以獨特的豪情,直追蘇辛,引人矚目: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

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詞的題目,又被稱為《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詞的上闕是從天象的雄渾,引得詞人的幻想,彷彿得到了天帝的問話。雲霧濛濛,天地濛濛,天連接著雲霧,籠罩著大地。銀河彷彿在迂迴彎轉,而千萬艘船則迎風而舞。我的夢魂彷彿到了天帝的所在,又彷彿聽到天帝慈祥地問我:你可有什麼歸宿?

上闕的最後,是天帝所問,而下闕剛好承啟詞人的感嘆:路途如此漫長,而離日暮時不早了。學作詩,雖然經常能有驚人之言,卻百無一用。長空九萬里,大鵬鳥正沖天高飛。風兒啊,千萬不要停息,帶著我這一葉扁舟,吹到那蓬萊三仙山去。

如果不看作者,沒有提示,第一次讀此詞,完全會將其認作是蘇東坡、辛棄疾這樣豪放派詞人的大作。根據李清照自傳性的散文《金石錄後序》中所述,在建炎四年春天,李清照在南方顛沛流離時,途徑海上,遇到了風浪,歷經風波之險。根據後人的推測,這首詞中的風、雲、海、船以及想象中的天帝,都是這次航行中李清照的所見所思,此詞也應該就是這次航行中所填寫的。

一般來說,李清照的詞或者說宋詞,都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在詞的上闕是以寫景狀物為主,可以以景色來烘托氣氛與心情,下闕則抒發自己的感情。

然而這首詞卻不落窠臼,它打破了上闕寫景下闕抒情的慣常套路,甚至也沒有使用情景結合的首發,而是以敘事為主,以浪漫主義的手法,描述了詞人與天帝的對話,將神話與生活,歷史與現實有機結合起來。在寫作上,她更是將歷史典故與想象相結合,讓人如痴如醉。

本詞的開篇便氣度不凡,構建了一個天、地、海洋的宏大場景,詞人置身其中,並不以自己渺小,而是在夢中獲得了天帝的尊重。銀河的斗轉,海上的漂泊,讓讀者彷彿身處其中,分不清哪是夢境,哪是現實。夢境中的乘風而近,顛簸迴轉,更是作者當時的真實寫照。

閒品漱玉詞

本書是作者對自己青春歲月的緬懷、對一個美麗幻象的輓歌,是一份閱讀詩詞時的心靈隨筆。李清照的詞,是從現實中自我的真實感受出發,從最直接的人生體驗出發,將生活中所感受的無可名狀的孤獨、寂寞和憂愁,化作了具體可感的形象,化作了富有美感的畫面。那種深深的情感體驗隱藏在那些形象後面,無一不具有女性審美的特質:陰柔,溫婉,纏綿,傷感,夢幻……讀李清照的詞,如品和田玉,如賞青花瓷,是一種真正的藝術享受。

詞人以天帝的顯聖,並且慈愛仁厚,寄託了自己對於朝廷統治者存在的幻想。然而在下闕之中,詞人又寫出“學詩謾有驚人句”,表面上是對於自己只會舞文弄墨,並沒有多大用處的遺憾,實際上卻是在訴說空有才華,知音難覓,報國無門。

全詞的最後,詩人以極盡誇張的手法,希望能借助外力,吹到神仙境地。這種氣魄之雄偉,想象力之豐富,境界之高超,在宋代詞人之中也僅僅只有蘇軾辛棄疾能夠做到。





用戶56229661022


詞宗李清照,在南渡前,也就是北宋末期,有一篇《詞論》,也是第一篇論詞的文章。《詞論》最主要的觀點就是說,“詞,別是一家”,之後形成了概念。無論後人怎麼斷章取義,還是偷換概念,都改變不了,這是一篇批評“詞,別是一家”的詞論。至於《詞論》內容附後。

為什麼回答這個問題要先談《詞論》呢,是因為李清照的《漁家傲 記夢》是針對“詞,別是一家”而填的詞。李清照才華橫溢,填詞不只講究聲韻(也就是後人所說的當時的音樂性),也講字面。對於“別是一家”的詞,這闕詞做了有力的回擊。只講豪放派不能涉及詞的音樂性,只能作“詩餘”,你們看看李清照這首《漁家傲 記夢》,詞所具備要素的都有。至於內容,的確是南渡之後心境的轉變,但是,填詞者,何分婉約,豪放?只是所填多少,流傳多少,成就多少,後人總結以類名而已,都是“我手寫我心”之作啊!

看到好多類似的文章,大都是外行評論內行的。或者斷章取義,《詞論》不是李清照單獨要替豪放派提出“詞,別是一家”的理論,而是提出理論,來加以抨擊。《漁家傲 記夢》是抨擊最有力的一闋詞。感興趣的讀者,我有時間會專門寫一首關於《漁家傲 》詞譜聲韻分析的文章。真正喜歡詩詞的朋友可以看看。

附《詞論》:

樂府聲詩並著,最盛於唐。開元、天寶間,有李八郎者,能歌擅天下。時新及第進士開宴曲江,榜中一名士,先召李,使易服隱姓名,衣冠故敝,精神慘沮,與同之宴所。曰:“表弟願與坐末。”眾皆不顧。既酒行樂作,歌者進,時曹元謙、念奴為冠,歌罷,眾皆諮嗟稱賞。名士忽指李曰:“請表弟歌。”眾皆哂,或有怒者。及轉喉發聲,歌一曲,眾皆泣下。羅拜曰:此李八郎也。”自後鄭、衛之聲日熾,流糜之變日煩。已有《菩薩蠻》、《春光好》、《莎雞子》、《更漏子》、《浣溪沙》、《夢江南》、《漁父》等詞,不可遍舉。五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息。獨江南李氏君臣尚文雅,故有“小樓吹徹玉笙寒”、“吹皺一池春水”之詞。語雖甚奇,所謂“亡國之音哀以思”也。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餘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於世;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又有張子野、宋子京兄弟,沈唐、元絳、晁次膺輩繼出,雖時時有妙語,而破碎何足名家!至晏元獻、歐陽永叔、蘇子瞻,學際天人,作為小歌詞,直如酌蠡水於大海,然皆句讀不茸之詩爾。又往往不協音律,何耶?蓋詩文分平側,而歌詞分五音,又分五聲,又分六律,又分清濁輕重。且如近世所謂《聲聲慢》、《雨中花》、《喜遷鶯》,既押平聲韻,又押入聲韻;《玉樓春》本押平聲韻,有押去聲,又押入聲。本押仄聲韻,如押上聲則協;如押入聲,則不可歌矣。王介甫、曾子固,文章似西漢,若作一小歌詞,則人必絕倒,不可讀也。乃知詞別是一家,知之者少。後晏叔原、賀方回、秦少游、黃魯直出,始能知之。又晏苦無鋪敘。賀苦少重典。秦即專主情致,而少故實。譬如貧家美女,雖極妍麗豐逸,而終乏富貴態。黃即尚故實而多疵病,譬如良玉有瑕,價自減半矣。



風族詩社


李清照當然是婉約詞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不能說婉約詞派的人物就不能寫豪放詞,諸如大文豪蘇軾也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柔婉之作。

只是說以成就來看,李清照在婉約詞風上更顯突出,貢獻更大。而李清照作為一個心志頑強,不屈不撓的古代女性,在經歷了顛沛流離,逃亡遷徙之後,對生而不能為男的一種嘆息。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到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這首詞正是寫於李清照南渡以後,面對國家的破碎,家園的覆滅,皇帝的軟弱以及親人摯愛的別離,讓她備感淒涼。

她還寫過“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豪邁詩句。這正表明了她是一個有理想,有壯志的女性,也是她在歷經國破家亡後詞風的轉變。

當她眼看家國破碎,自己卻身為女兒身,不能投身疆場,戎馬驅敵,恢復河山安寧的時候,她也只能把自己心中的志向和期盼灑向筆端,一訴豪情。

李清照能寫出這樣氣勢宏大的詞句,也源於從小受李格非的影響。李格非是蘇門後四學士之一,為人剛正不阿,立志堅定,深受蘇軾賞識。李清照的母親王氏,乃王拱之女,亦善文。正是在這樣的書香世家和當時開放的政治下給了李清照很好的教育影響,成為婉約詞宗。

一代詞宗,有志節,善填詞,又心思細膩,敏感多情。在經歷了山河破碎,親友分散,飽經奔波無依的艱難後,心中必然會激盪起無限哀愁。

一個女子,雖有男兒大志,終究改變不了世界,也只能將所有的期望付諸筆端,縱情潑墨,氣幹雲霄。






閒花


李清照這首詞通過記夢展開豐富的想象,抒發自已要求擺脫現實的苦悶和追尋美好理想的心情:"天接雲濤"兩句寫天天空拂曉的景象,雲霧迷茫,曉色朦朧,星河欲轉,千帆飛舞,展現了一種似夢似幻富於浪漫的意境,作者在夢中來到了天帝的處所,天帝對她熱情而關切,詢問她打算回到那裡去,這正是對自己南渡以後漂泊生涯的寫照,當然一位國破家亡的女詞人又能有什麼理想和歸宿呢?所以她只能回答道:我徒然有能夠寫出驚人詩句的才華,可嘆的是生活道路漫長寂寞,又何況己是日暮時光了,她的回答既深刻地反映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無可奈何的感慨,也表現了她對自己才能的自負,然而,作者不願意聽從命運的擺佈,因而結尾三句她幻想能象鵬鳥那樣展翅飛翔,希望風不停地吹,把她的輕舟一直送到神山上去,表現了她渴求美好理想的強烈感情,這首詞上下兩片一氣呵成,過片處聯繫緊密,不著痕跡,顯得生動活潑,氣勢流暢。


老羅有故事


(此詞恕省略…[祈禱])。…南渡以前,清照的生活幾乎足不出閨門;南渡以後,“天接雲濤連曉霧”,視野開始開闊起來。前者均為婉約詞,其耳熟能詳的就有“知否,知否?”和“爭渡、爭渡”二首《如夢令》…;後者(南渡後)其創作風格遂即漸生倏變,除了原先的清麗婉轉、幽怨悽測的婉約之秀外,還嵌入了豪邁氣勢的浪漫色彩,頗蘊含鋹捃偈的潛質,風格也更富於抒情性。…………這首詞一開始,就展示了一幅極美的海天相接的圖境。天、雲濤、曉霧、星河、千帆,一氣呵成的景象,惟妙惟肖中不泛動態的壯麗與儼然!“千帆舞”的意思是海上颳起了大風,許多舟船在風浪中飛舞式前進。“彷彿”三句,尤“殷勤問我歸何處?”,清照她恍若於夢中,遇見了一個慈祥可愛、關注民瘼的天帝。雖“殷勤”一問,卻飽含著深厚的感情;這與置百姓於水火,畏悍敵如虎狼,只顧一路南逃的宋高宗,形成了鮮明地對比。…“我報路長嗟日暮”。這裡是說清照(向天帝)陳訴自身晚年孤獨無依的痛苦經歷,“長嗟日暮”,她是借用屈原《離騷》中“日忽忽其將暮”而加以另闢!…“學詩謾有驚人句”。這是詞人在天帝面前衷訴自己雖空有才華、卻接連遭遇不幸,現已漸入老境、仍挨處掙扎的苦情中![流淚]……最後的“九萬里風鵬正舉”三句。…“鵬正舉”三字,“鵬″是一個偉大的美的形象,形象卓越,境界恢宏!她想借憑“鵬”轉九天的風力,並疾呼著“風休住″,把她吹到那理想的仙鄉去!…“三山”為神話中的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相傳為仙人所居,可望而難達,終究無人能至。詞人卻想別開生面,想憑“夢天帝”、“鵬”、“風力”,吹至三山,其襟懷之豪,慧念之慜,曠世恐難具一二矣。…………此詞,該是清照一生中的芳馨、神駿之作,且又是“婉約”詞風兼收“豪放”之長的精品![贊]…[玫瑰]…[害羞]…[祈禱]…[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桃花塢裡桃花扇


所謂的豪放派和婉約派,並不是詞人自己給自己定下的,這不是武林門派,而是後人根據詞人的整體詞風給她的分類。

創作什麼樣詞風的作品,除了和詞人個人的性情有關外,和經歷、當時的想法都有關係。比如蘇軾屬於豪放派詞人,在悼念亡妻時,寫的也是婉約風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他也會寫“花褪殘紅青杏小”。李清照也是一樣,思念丈夫時寫的婉約可人,但是當國破之時,面對不抵抗的南宋政府,看著自己“不爭氣”的丈夫,一氣之下,也會寫出“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所以婉約和豪放只是風格的整體評價,而不是人的定性,也不是說明詞人無法創作其他風格的作品。而是應該明白,創作什麼樣的作品,是一個多種情況影響的結果,只是個人性情的作用會稍大一些罷了。





無心隨墨


李清照的《漁家傲》

天接雲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彷彿夢魂歸帝所,聞到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漫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李清照這首詞通過記夢展開豐富的想象,抒發自已要求擺脫現實的苦悶和追尋美好理想的心情:"天接雲濤"兩句寫天天空拂曉的景象,雲霧迷茫,曉色朦朧,星河欲轉,千帆飛舞,展現了一種似夢似幻富於浪漫的意境,作者在夢中來到了天帝的處所,天帝對她熱情而關切,詢問她打算回到那裡去,這正是對自己南渡以後漂泊生涯的寫照,當然一位國破家亡的女詞人又能有什麼理想和歸宿呢?所以她只能回答道:我徒然有能夠寫出驚人詩句的才華,可嘆的是生活道路漫長寂寞,又何況己是日暮時光了,她的回答既深刻地反映出內心深處的苦悶和無可奈何的感慨,也表現了她對自己才能的自負,然而,作者不願意聽從命運的擺佈,因而結尾三句她幻想能象鵬鳥那樣展翅飛翔,希望風不停地吹,把她的輕舟一直送到神山上去,表現了她渴求美好理想的強烈感情,這首詞上下兩片一氣呵成,過片處聯繫緊密,不著痕跡,顯得生動活潑,氣勢流暢。

李清照的詞,以婉約為主,南渡以後更多愁苦之作,這首詞卻能運用豐富的想象展示出一種奇特的境界感情豪邁俊爽,充滿浪漫主義精神,確是別開生面的豪放派詩作。


秋閣一憑欄


在《紅樓夢》第七十一回中,寶玉看到《桃花行》,“並不稱讚,卻滾下淚來”,表現出他與黛玉的默契與知己。接下來寶琴逗他:“是我作的呢。”寶玉不信:“這聲調、口氣,迥乎不像蘅蕪之體。”

寶琴有這樣一段論述:“難道杜工部首首隻作‘叢菊兩開花日淚’之句不成?一般的也有‘紅錠雨肥梅’‘水荇牽風翠帶長’之媚語。”

杜甫詩最大的特點是沉鬱,但是杜詩也有歡快嫵媚的。所謂特點,不過是後人根據詩人的作品總結出來的。

李清照是婉約派,因為她大部分作品風格婉約,並且這類的作品最多。但並不是說,除了這種風格,就再沒有其他作品了。有時偶然嘗試其他風格,也可能寫出很好的作品。

就以李清照為例,以詞著名,但也有“生當為人來,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之句,不僅豪放雄渾,而且是詩不是詞。


棲鴻看紅樓


婉約派與豪放派的劃分,不是根據一二首詩詞來決定的。而是根據詩人一生創作的主體風格劃分的,詩人在抒發情感時,有激昂的時候,也有低沉的時侯。所以豪放派有時也有婉約的時候,而婉約派偶爾也有豪放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