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要打造成越南的新加坡,如今峴港現代化的背後盡是「韓流」

曾要打造成越南的新加坡,如今峴港現代化的背後盡是「韓流」


抵達峴港時已經是日落時分,峴港機場很新,機場離市區不遠,即使是下班時間路上也沒塞車,一路很通順地就到了預訂的飯店。峴港跟河內不同,路相當大條,一看就是個後進開發的城市,規劃井然有序。剛到時我就發現處於市區的飯店附近有好幾家燒烤店,跟一間奶茶店貢茶。


峴港是南越最北的城市,是個天然良港。美軍在越戰當時的第一批作戰部隊就是在峴港登陸。這裡的現代化與已經逝世的前任峴港市書記阮伯青有莫大的關係,他任官的時候就想將峴港打造成越南的新加坡。儘管如今的峴港離新加坡應該還有好一段距離,然而最起碼應該是有順著阮伯青的意在繼續前進。


但是峴港讓我驚訝的不是他的現代化,現代化不足為奇,而是滿街的韓國人。


在越南第一次碰到韓國人,是在前往寧平的遊覽車上所遇見的,他長得有點像《屍速列車》的馬東石,是某間韓企駐越的幹部,看起來應該是在越南待了很久,因此也會說一些越南話。其實韓國人一直在身邊出現,只是當時並沒有太注意。


我沒想過會在峴港遇見那麼多的韓國人,但仔細想想也不詫異。韓國與越南同在漢字文化圈又深受中國影響,但作為中國的邊疆,兩者都曾經是中原王朝的安東與安南都護府,與中國領土相攘卻彼此又排斥全面漢化,同樣吸收了大量的中國文化,但本身卻又有根深蒂固的地方認同。兩者在近代語言變革時,都揚棄了原本束縛他們語言的中文,創造了屬於自己國度的韓文與越南文,僅管仍有許多發音十分類似始祖。另外,兩者都在中國衰弱的19世紀淪為外強殖民地,然後又在二次大戰面臨建國的問題,只是韓國最後分裂,而越南則全面統一。就此看來,何其相似。


對越南而言,最讓它畏懼的近鄰大概就是中國,但能對抗中國的對手世界上目前也只剩下美國。然而經歷過越戰的越南人怎可能輕易相信美國人,更別提兩個政府意識形態完全不同,仇結未解更遑論與之合作。


相對而言,韓國便是個更可以相信的朋友。越南採用遠交近攻的方式拉攏韓國,而韓國這個新起的東北亞強權自然很容易接受這個老盟友。2018年底,韓國佔了越南出口總量的1/4,其中又以三星為主,而三星也幫助越南2018年成為僅次於中國的第二大手機出口國。相較於中國臺灣中小企業的單打獨鬥,韓國舉全國之力大舉進入越南。越南人不會排韓,卻會因為排華而排斥整個華人國家和地區,在2014年排華暴動中很多華人企業受到影響。


我們坐著渡輪遊著韓江時,更能夠體會到韓國人的存在。如越南許多城市一樣,峴港也是沿河而生,貫穿城市的便是Han River。


Han River的中文共有兩種說法,韓江與漢江。這讓我不禁聯想到韓國的漢城也有個漢江,但我猜現在的韓國人應該想把它稱為韓江,越南人也大抵如此吧。一船的韓國女孩高聲尖叫,享受著晚上涼爽的河風。郵輪主人也十分會抓住客人的心思,船上撥放著韓國熱門歌曲,還放著新鮮水果,滿船綺蘿,載歌載舞。


峴港給人的感覺很像臺灣高雄,但又發達許多。韓江的兩岸有許多世界級的酒店,作為一個後發崛起港都,峴港還有太多的開發空間讓繼來者耕耘。峴港是中越的門戶,吸引了大量的外資。中越不比南越與北越,沒有太多的紛紛擾擾,仍是人力資源廉價便宜的地方。越南改革開放(Doi Moi)的時代標準企業稅是20%,鄰近的菲律賓是30%,印尼是25%,因此吸引了大量外資。而越南的薪資比起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也偏低。儘管基礎建設並不好,但這些都是可以補強之處,只要政府夠給力,外資就肯進。


這些年峴港大力發展觀光,越南國土方長,中越有很好、乾淨的海灘,而從峴港到會安的路上,就有許多國際級的度假酒店進駐於此,都打著海邊度假的名號招攬觀光客。峴港也像是個韓國人的後花園,韓國冬天陰冷,越南的夏天正好補足了這塊。再加上許多韓人已經很熟越南,韓文歌連越南小弟都會哼兩句。


韓國以文化進入越南,如今韓國卻是強勢主流文化。


記得遊船當天好像是亞錦賽,船的外頭一直傳來越南人的歡叫聲,不遠處日航酒店的酒吧感覺也十分熱鬧,路邊有幾個喝翻的韓國女孩,也不知是真熱鬧還湊熱鬧。後來才知道獲勝的越南隊總教練正是韓國人樸恆緒,是韓國人幫了越南人創造了越南夢,這可不是個巧合。


回飯店的路上發現貢茶滿滿都是人。這邊貢茶的價格與臺灣差不多,但以當地人的消費水準來看應該是奢侈品,畢竟海外品牌還是很有自己的魅力。大概也是這樣的家鄉味讓我在峴港待了3天喝了5杯貢茶。也有不少韓國人在排隊買貢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