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大疫之後,文物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文物藝術品尤其是流傳有序的經典文物藝術品,因為具有巨大的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價值,是極具稀缺性的投資收藏資源,是社會財富精英乃至是大眾國民競相追捧的對象,它的市場價格也在不斷創造著新的天價和紀錄。文物藝術品的成交價格是由社會財富的整體水平和集中程度決定的,最富有的社會財富精英擁有的財產多寡直接決定經典文物藝術品的市場成交價格,並且在和平的社會條件下,經濟持續發展,文物藝術品的價格就會持續攀升。因此,文物藝術品特別是經典文物藝術品,是當前社會最能保值、最能增值的投資對象。

觀點|大疫之後,文物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當前,社會財富精英競相進入文物藝術品投資和文物藝術品金融化的領域,也許就是看準了這一點。股市的不景氣與高風險、房地產行業的停滯,讓缺乏投資方向的社會財富精英更加傾向於投資文物藝術品,呼風喚雨的金融資本大量進入文物藝術品行業,文物藝術品收藏與投資的形式正在悄然發生著改變。在並不遙遠的未來,誰投資了文物藝術品特別是流傳有序的經典藝術品,誰投資了文物藝術品的金融產品,誰就擁有最具有保值能力和增值潛力的優質資產,誰就擁有最多的社會財富。

觀點|大疫之後,文物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就整個藝術品行業目前呈現出的狀態而言,現在是初級階段。我們目前的狀況和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香港、臺灣的藝術品市場非常相似。上世紀60年代,隨著亞洲“四小龍”經濟的騰飛,香港臺灣出現了一批有錢人。這些人擁有了財富後,基本上都經歷了一個“先比車,後比房,再比牆,比擺設”的這樣一個過程。有錢之後先是互相攀比著買好車,買完三五輛車之後大家發現買車不過如此,開著相同牌子的車也顯不出比別人有什麼特殊之處。接著就開始比買房,買豪宅,看誰的房子好。

可是過了一陣兒,大家很快也發現:你有千間房,還是隻睡一張床,比房也沒什麼意思,還是有盡頭的。接下來,大家就開始把精力轉向了比牆比擺設 —— 看誰家牆上掛的畫好,誰家的擺的古董值錢。這一比可不得了,永遠沒了止境:你花一百萬買張畫,他花一千萬買件古董,後面還有幾千萬、上億的,說明有錢人從對物質層面的追求,慢慢轉向了對精神層面的追求。


觀點|大疫之後,文物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通過這場大疫的“大考”或“洗禮”,政府也將進一步加大搞活國內經濟,拉動內需,繁榮國內市場舉措,或將採取適當寬鬆貨幣政策,給市場注入新鮮血液。看新聞的朋友一定知道,就在前幾日,央行已連續兩日出手投放流動性資金累計達1.7萬億元,用來提振市場和支持實體經濟。從目前整個經濟形勢來看,至少今年的力度只會增不會減。這無疑是傳統文化產業和文物藝術品市場的一次利好。

從大的背景來看,國家從加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升民族文化影響力重大戰略出發,建國70年以來,不,應該是有史以來,首次提出了“讓文物活起來”,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動真格的行動,因為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需要。對此,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關於加強民間收藏文物保護利用,促進文物市場活躍有序發展的舉措。這無疑為未來國內文物藝術品市場走向指明瞭方向,和注入一針強心劑。一場大疫,雖然在短時間內,將對文物藝術品市場產生不利影響,但擋不住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步伐。大疫過後,一定會讓更多國人痛定思痛的思考,以及對傳統文化和文物藝術品更加崇敬。國家也將肯定會出臺前所未有的舉措力度,儘快讓深受打擊的經濟復甦,並加速發展。因此,傳統文化產業和文物藝術品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繁榮。


觀點|大疫之後,文物藝術品市場勢不可擋

晚安,北京

目前我國文物藝術品資源包括經濟市場中民藏資源(沒有得到價值認證的資源)和得到(通過拍賣交易得到認證的資源),也就是說兩種資源構成了未來資源預配置經濟。大家知道當今行業內文物藝術品交易交流是一盤死水,民間資源得不到交易平臺沒有流通渠道,更重要的是沒有權威的認證機構。行業內兩級分化嚴重,高端市場資源緊缺,隨著高淨值客戶參與文物藝術品資產配置的提升就促使了高端市場的(洗錢熱潮);而民藏大市場那叫苦連天,幾乎沒有出路,尤其是這場疫情過後,會自發的形成一個優質資源並置平臺,進行民間藏品優質資源整合,參與到高端市場經營和競爭中去。

一場大疫,雖然在短時間內,將對文物藝術品市場產生不利影響,但擋不住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步伐。大疫過後,一定會讓更多國人痛定思痛的思考,以及對傳統文化和文物藝術品更加崇敬。國家也將肯定會出臺前所未有的舉措力度,儘快讓深受打擊的經濟復甦,並加速發展。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2020年大變局的一年,天行鍵,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傳統文化產業和文物藝術品市場必將迎來新一輪繁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