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来源/怀左同学

“爱你千千万万遍,没有埋怨,亦不后悔,我没有温柔,只剩下这点英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一部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一个女人在生命的弥留之际,将自己持续了一生的绝望暗恋毫无保留地袒露给那个“从未记得过她”的作家R的故事

我第一次看完小说时,只觉得陌生女人的内心实在太强大了。她对作家毫无保留地付出,爱得那么深沉却又卑微到尘埃里,终其一生将“我爱你,但与你无关”的那种奋不顾身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过在佩服她的勇气之余,又实在忍不住为她的悲惨结局而黯然神伤。因为从现实角度来看,这样飞蛾扑火的爱情实在显得太傻太可悲了——用一生的守护最终只换来“过客”二字。怕是想想都令人心痛不已吧。

虽然我们清楚这只是作者虚构的人物,但通过作者对陌生女人细腻而出神的心理刻画,我们或多或少都能够对陌生女人的经历感同身受。

时隔多年再翻开这部经典小说时,除了同样感到令人窒息的压抑与痛心之外,更多的是对引发了我对“人格缺陷严重影响人的命运”的深层反思。

因此接下来我将会从三个方面分析女主角的人格特点,并结合小说内容剖析陌生女人炽热暗恋背后的深层心理及其爱情悲剧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而谈谈我的一些现实思考与启发。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一、在释放与压抑中不断冲突的本我,是悲剧的导火索

“本我”在人格结构中位于最底层,它指的是人的基本生活欲望及冲动,遵循快乐原则,不受理智及道德的约束。

而在各种本能欲望中,“性本能”又是最重要、最强大的部分,弗洛伊德将这种本能背后的动机性能量之称为“力比多”(即性原欲或欲力),并且他还认为这种包裹在潜意识和本我中的“力比多”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能量。

从小说中来看,陌生女人的青少年时期其实一直都处于力比多释放受阻的状态中,我想这与女人所处的特殊社会环境与家庭条件是密不可分的,这也预示了她爱情悲剧的开始。

一方面,当时的社会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动荡时代,女性意识刚刚开始觉醒,但男人的话语权仍然远远大于女性,可以说女性从一出生起就会受到来自于男权社会的各种教导和束缚。

不难想象,正是在往“大家闺秀”那般隐忍、温柔和羞怯的角色发展过程中,陌生女人的许多本能都受到了强有力的约束和控制,“力比多”当然也被压抑着。

另一方面,陌生女人糟糕的成长环境尤其是“父亲的缺位”给她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和伤痛。

虽然小说中只简单交代了几句女人的生活环境,但我们可以推测出女人从小的生活就是贫困而阴暗的。不仅邻居的男主人粗俗而恶毒,身边的小孩们也不太友善;而且自己的母亲为生活所累,根本没有时间关注她的内心世界。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这一切外部环境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陌生女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在无形中塑造了她的内在心灵,那是在生命之初就已经填充的情感基调。

正如女人在信中所袒露的那样:

在这以前,我的生活只是阴惨惨、乱糟糟的一团,我再也不会想起它来,它就像是一个地窖,堆满了尘封霉湿的人和物,上面还结着蛛网,对于这些,我的心早已非常淡漠。

我身边没有别人,我没法向别人诉说我的心事,没有人指点我、提醒我,我毫无阅历,毫无思想准备:我一头栽进我的命运,就像跌进一个深渊。

而这一切发生时,陌生女人才13岁。也就是说,正处于青春期荷尔蒙分泌旺盛的年纪,陌生女人只能把自己长期压抑的“恋父情结”转移到那个一出场就有着“巨大的光环和神秘感”的著名作家身上。

这一点从小说中专门提到陌生女人在梦中想象作家是个“戴着眼镜、蓄着长长的白胡子的老先生的模样”也不难看出。

如果说见到作家之前,她对作家的感情只是像对待父亲般的依恋之情,那么当她发现作家竟然是一个风流倜傥、年轻有为的男青年时,这个青春期小女生对异性最初的懵懂与悸动就完全展露无遗了。

不过年少时的“暗恋”终究只是一个人的“热闹与狂欢”罢了。小说里讲到,作家的书籍、房屋还有里面时不时传来的音乐与欢笑声都让陌生女人非常向往和着迷,但她只能偷偷的窥探着那个屋子,并小心翼翼地守护着自己的秘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这种压抑而无望的情绪在女人被迫搬离作家生活的城市之后变得更为强烈了,甚至还一度让她产生了严重的“自闭心理”。

因为以前至少能够亲眼目睹作家的生活,而现在只能依靠自己在脑海中“不断的回忆和想象有关作家的一切”,来缓解自己紧张和空虚。

而事实上,作家的形象可能在女人的“臆想”中不断地被修饰和美化,甚至可能完全与真实的作家不相符了。

我想,弗洛伊德对人格的动力状态描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种现象,也就是说:

由于本我的原始性,本我有着“将不同的事物看成是彼此等同的倾向”。

这一点在后来女人有了与作家的孩子之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她把自己的孩子想象成“另一个作家”,并通过喂养、爱抚、亲吻等行为将情感全部倾注到孩子的身上,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再次缓解了力比多无法释放的紧张状态。

所以她说“相思也不像原来那样痛苦了”。可是当孩子突然死去了 ,陌生女人生命里的“最后一根稻草”也终于失去,等待她的只能是毁灭性的结局。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在我看来,这种“自我封闭”与“不断地臆想”不仅是一种逃避现实的表现,更是陌生女人的内心渴望与现实之间差距过大而带来的强烈心理冲突的体现。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看到那些爱而不得或郁郁不得志的青年男女,很容易将自己沉溺在虚构的网游世界中不可自拔,只希望从中寻求一点自我安慰和解脱,其实也是和陌生女人一样的“自欺”心理罢了。

还记得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说过:个体的发展过程是自我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不断整合的过程,并且每个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节点就需要完成某种心理的跨越才能更好的进入下一个年龄阶段。

从这个角度来说,沉迷在自己内心的完美“幻境”中的陌生女人,就是因为没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长期处于在一种“封闭”的状态里,“一头扎进”了自己的本能和欲望中,最后才导致心理严重失衡的状况。

我想,对于现实中的我们来说,如果想要摆脱这种环境的束缚,就必须主动拓宽自己的“眼界”。而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等途径,主动寻求自身与外界的链接和互动,从而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足够的力量,使自己在面临爱情或生活的陷阱时保持理智和清醒,而不至于受到“本我”欲望的任意控制。

二、极度卑微而自虐式的爱情,是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否定

小说中的陌生女人对作家爱得“死心塌地、从一而终”,但对于作家而言她只是自己众多露水情缘中毫不起眼的一个。

女人“不抱希望,低声下气,曲意逢迎,委身屈从”的卑微而自虐式的爱情,不仅让她未能保护好自己,更是让她逐渐失去了对“自我存在价值”的感知。

事实上,我认为陌生女人的卑微暗恋从见到作家的第一眼起就有了预兆,因为作家那“勾魂摄魄”的目光一下子就深深吸引住了她,并且让她一生都没能逃出来。为此,后来女人还在信中写到:

那种充满柔情蜜意的目光,既脉脉含情,同时又荡人心魄;这种目光从前第一次把我唤醒,使我一下子从孩子变成了女人,变成了恋人。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有人说过“喜欢上一个人的第一反应是自卑”,张爱玲也说:“爱一个人是低到尘埃里,开不出一朵花。”

从小就缺爱的陌生女人也是如此,为了向作家的生活靠近而努力学习考到全班第一;知道作家喜欢书籍,她就如饥似渴地阅读;作家喜欢音乐,她就勤奋地练起钢琴……这一切都是在作家看不见的角落里,陌生女人默默发出的爱的光芒。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适度地自卑确实可以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就像电影《初恋那件小事》中女主角为了追求心仪的人,将自卑情绪化为改变自己的强大动力,从而不断地自我突破最终实现逆袭一样。

但是陌生女人的悲剧就在于她并不满足于此。对作家的迷恋一度让她达到了“忘我”的状态,原本的“自卑”情绪已经异化成了极度“卑微”的心理,并使她将全部生活的意义都寄托到了作家身上。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于是作家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举动,都足以让女人的内心翻江倒海。小说中对这种心理进行了出神入化地描述:

我的心始终为你而紧张, 为你而颤动;可是你对此毫无感觉,就像你口袋里装了怀表,你对它的绷紧的发条没有感觉一样。

这根发条在暗中耐心地数着你的钟点,计算着你的时间,以它听不见的心跳陪着你东奔西走,而你在它那滴答不停的几百万秒当中,只有一次向它匆匆瞥了一眼。

最让我们感到“虐心”的地方也正是在这里,因为作家从来都没有注意到陌生女人的存在,这一切只是女人的一厢情愿而已。

即使女人在后来用无数次的等待和守候换来与作家的擦身而过,或者“有幸”几次得到了作家的青睐和缠绵,作家都从未记起过她。直到作家身边的男仆在时隔多年后都一眼认出了女人就是当初的小女孩,作家也始终只当她是寻常普通的“小姐”罢了。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会不解,为什么女人就是不肯亲口告诉作家自己是谁呢?而且她其实从一开始就看出了作家的“双重人格”——既是轻浮贪玩的男人,又是严肃认真的长者,他是不会为任何人放弃自由而潇洒的生活的,那为什么女人还是死心塌地的追随他呢?

还记得巴尔扎克曾这样解读男人与女人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

从最高层次来说,男人的生活是名誉,女人的生活是爱情。女人只有把她的生活变成持续的奉献,才与男人平等,如同男人的生活是持续的行动那样。

或许陌生女人就是这样像巴尔扎克说的那样,她只求一味的付出,不敢亲口告诉作家自己热烈的感情,即使有了孩子也不敢轻易让他成为作家的“羁绊”。为了孩子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女人甚至不惜失去了为作家一直保留的忠贞而委身变成了妓女。

在我看来,这一方面是因为陌生女人清楚的懂得“只有作家想起她时,她的爱情才有意义”,所以她每次都只是在作家生日时寄去一朵白玫瑰花,暗自地诉说“我足以与你相配”,这既是在提醒作家认出自己,也是希望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成就自以为是的“伟大”;

另一方面陌生女人的感情,可能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每一次与作家缠绵时就飞上了高空,当作家一离开时又立马掉下来,最后引发的只是更深地飞起来的欲望。

然后就在这一次次的希望与失望中,女人不断的否定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且把自己的所有微笑和疼痛的权利都交给了作家。甚至更多的时候,她只能通过身体和心理上的“疼痛”来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这应该就是典型的“自虐式”心理吧。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我不禁深深地感慨:陌生女人的世界再大,也大不过作家的一朵白玫瑰花。

而这其实对于每一个新时代的独立女性来说,都具有很好的警醒和反思意义。毕竟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丢掉了精神上的坚强和独立。唯有先努力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才能迈上通往幸福的道路。

正如女权主义者波伏娃所说的那样:

“我就是风景和目光;我只通过自己存在,也只为自己而存在。”

当我们更多地关注“自我存在”而不是卑微的寄希望于他人身上时,我们才可能获得真正的爱情。

三、将理想主义的爱情幻化成精神信仰,是努力寻求自我超脱

“信仰”是每个人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管是对待爱情还是理想,它都能够带给我们强大的支撑力量,促使自身“超我”的更好实现。

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威廉.福克纳也对“信仰”的力量毫不避讳,并且他的成长过程就受到了基督教传统和文化的深刻影响。为此他也说过:

“信仰能为人类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能帮助人类战胜所有的阻碍和困苦,使人能够克服人性中的缺点,外部带来的邪恶影响,能改善、升华和净化人类的道德和精神状态。”

而小说中的陌生女人也拥有强大的“信仰”,她像很多同时期的欧洲女性一样信奉天主教,每当她心中产生极大的痛苦时,她都会想起天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天主的存在让她忘却了一切疼痛,也让她把一切由作家带来的苦难视而不见了。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比如在那样一个男权主义盛行的时期,陌生女人独自隐忍着在医院里生下作家的孩子时,那个手术台竟成了“实验桌”和“屠宰场”,在女人看来那里简直就是“地狱”了,但是她却说自己只怨天主,“是天主使这痛苦变得如此无谓。”

在我看来,这时候陌生女人的爱情已经被嵌入了宗教的色彩。还记得那句令我感到毛骨悚然而又印象深刻的一句表白是:

“我相信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已经躺在尸床上,也会突然拥来一股力量,使我站起身来,跟着你走。”

或许我们也可以认为,陌生女人理想主义的爱情信仰其实已经超越了她的“宗教信仰”。作者正是通过这样的情节描写,让读者更能够理解陌生女人内心的强大,也让这段感情显得更加真实而动人。

莱安纳德.科恩在歌词里写到:“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可以说,作家就是陌生女人“生命里的那道光”——这是比信仰还虔诚的存在,牵引着她突破一层层的束缚和禁锢,带给她生活的力量和希望。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但是由于本我的偏执欲望和自我存在的缺失,使陌生女人终究逃不过近乎“病态”的爱的牢笼,最后只能任由孩子的死亡将她最后的一点信仰也摔成粉碎。

也正因为如此,我想,女人在写这封绝笔信时,不仅没有实现真正的“自我超脱”,反而是用自己的死亡选择亲自证明了这一生“错误的执念”。如果不这样做,她依然不会觉悟,并且仍然会冲破一切社会与道德的束缚,在“超我”实现的路上越走越远。

这不禁也让我想起了小说《堂吉诃德》里的主人公,同样是那般飞蛾扑火的盲目和偏执,在认定了心中那条理想主义的骑士梦后就一头扎了进去,最终只能是成就自己悲凉而绝望的一生,当梦醒来时,路也就走到了尽头。

所以我觉得,不论是在个人享乐主义的爱情中,还是在投身于“不朽的事业”中时,我们都要追求符合内心需求并切合社会实际的“理想信仰”,并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拥抱独立而完整的人格,即使仍然可能面临毁灭性的结局,但我们也能在追梦的过程中寻得生活的真谛。

结语

爱与被爱都可能是一个人的一厢情愿,而爱情的悲剧却总是两个人的伤痛与遗憾。

对于陌生女人来说,她一生都没有摆脱社会环境与原生家庭所带来的束缚及心理创伤,并一直在自己创造的美好爱情“幻境”中卑微而自虐地活着,不仅失去了自我存在的价值,而且也在“人格”的缺失中一步步走向了生命的毁灭。

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风流成性的作家或许更值得同情,因为他被一个从未想起过的女人如此深爱过,自己却始终不相信存在真正的爱情。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卑微而自虐的爱情,是人格缺失的悲剧

作家蒋勋成说:“爱情的问题真的很复杂,如果要下一个结论,我想真正的爱是智慧。”

所以最后,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寻求爱情滋养的人都能够拥有足够的智慧,学会适当的平衡本我的欲望、自我的存在以及超我实现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幸福与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