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中,我們內心最需要什麼

疫情令我們本來就緊張忙碌的生活更加緊張,卻不忙碌。

因為這次疫情的突然爆發,很多人失去工作,失去愛情,失去親人。

對於失去親人的人,內心需要安慰,需要幫助他走出內心的傷痛。在這次疫情之中,多少人白髮送黑髮,多少人痛失愛子。然而因為疫情的原因,我們不能讓他們風風光光的離開,我們不能和親朋好友痛苦,只能默默自己忍受。

對於失去工作的人,內心需要激情,這些人,基本都是上有年邁父母,下有上學的兒女。自己的工作是主要的家庭來源,自己的肩上扛著重重的責任。本來以為可以這麼簡簡單單的過一輩子,看兒女立業成家。

卻是這突然額變故,讓其失去前進的動力,工作不翼而飛,自己又上了年紀,有些崗位已經不適合自己,有些崗位自己又爭取不到。每天抱著患得患失的狀態,情緒慢慢消極。雖然年齡上與年輕人不能比,但是你的工作經驗才是用人的單位所需要的,一個有豐富人生閱歷的勞動力,還不用請婚假,產假,這樣的人平常哪裡去找。

對於剛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內心需要沉澱。

剛走出大學校園,步入夢想中的社會,還沒來得及大展拳腳,就被隔離在家,荒廢時光,怎麼可能安心,怎麼可能願意。然而,事實就是這樣,需要我們在施展抱負的時候放開拳腳,在修養生息的時候提升自己。

不要好高騖遠,不要三心二意,抓住一個機遇就可以讓你在社會立足,只有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被社會更加認可,不然去哪裡都是最底層的勞動力。多學一項技能,就多一份生存的本錢,多掌握領域知識,就多一分升值的概率。

對於還在上學的學生來說,內心最需要知道什麼時間才能開學,什麼時間才能回到學校。這些孩子可能已經厭倦每天對著電腦,對著手機,對著老師的ppt,已經不喜歡和同學朋友在課堂上打字聊天,已經想念實木的講臺。

可學習不在於時間,不在於地點,而在於自己。在本該認真學習讀書的時間裡,昏昏沉沉,想要等回到校園再說。這只是自己逃避的藉口,多想想那些騙我們說不學習的人,他們偷偷的用工想要超越我們,為的不就是家長許諾的獎金,老師讚許的目光嗎。早學晚學都是學,與其被別人攆著,不如自己跑著。


疫情當中,我們內心最需要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