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昨晚,在福州,全城7621面屏幕同时点亮,映上所有从福建出发到湖北一线奋战抗疫的医护人员。夜里,繁华的城市霓虹闪耀,灯光璀璨,规模庞大的人群在燥热的沐浴中川流熙攘。但是这个夜晚,所有的斑斓和瑰丽都让位于从前线归来的英雄们。刹那间涣散的都市生命变得目光汇集、精神集中、姿态统一,这是一座城市为一支队伍所作出的最高礼遇。


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不约而同的,上海、重庆、郑州等一些城市也在城市地标建筑亮起了光,为凯旋的抗疫英雄点燃这座城市的热血。


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云南昆明,当地人为自己的英雄们在飞机场“接风洗尘”。落地的飞机缓缓而过,两边的储水车集中向跑道上的飞机喷射水柱。喷出的水拭去了灰尘、洗去了疲惫,让从前线归来的人身心焕然。跨过这道水帘门,你们不用再疲于奔命,不用再面临绝望,不用承担过多的生命压力,战争模式下的生命形态终于得到了刷新与抚摩。


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山西太原,迎泽二大队交警已最高礼仪硬核护行。全体民警辅警方阵整齐、身姿挺拔、神情肃穆,齐刷刷地向远方而来的大巴车敬礼注目。没有簇拥,有的只是用庄严和深沉搭建出的无限敬意。


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我们在现实生活里,看不到累积起来的死亡,听不见连绵不绝的呼号,感受不到真实的深渊在凝望着你。但是,当我们目睹一批人在离我们生活很远的地方为我们抵御住了灾难的吞噬,我们对于灾难会更加感同身受。


有一句话一直被人提起:“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因为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岁月沉浮,生命无常,个人的力量在大风大浪之前显得多么脆弱。好在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总有来自远方的力量会在冥冥之中触及你的身体、到达你的身旁,这就是平凡日子里的英雄在我们遮风挡雨、负重前行。


平凡日子里的英雄,没有飞檐走壁的绝技,没有力顶千斤的体格,没有超凡脱俗的面貌,他们只是把自己微薄的力量汇入整个社会的帮扶体系中去,只是把自己的善意融进国家的大义和民族的品格中去。这就是现代社会中最真实的英雄主义,它扎实地铺垫在社会运作机制的下方,流淌进每一个平凡生活的细节里。


现代教育里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叫做英雄主义教育。因为我们已经疏远了战争和压迫,只是在各自的生活里平凡地活着,所以我们对于英雄主义精神淡漠了,闭口不提了,甚至,嗤之以鼻了。间接的,我们就否定了无私,否定了崇高。人人埋头于自己眼前的苟且,何谈国家的远方呢。


所以,英雄主义应该被带回我们的生活,它应该通过国民教育灌输到我们每个人的血液中去。于是,英雄主义教育的方式方法,就应该成为我们着重研究的对象。


我不是教育家,但我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我能感受到每当大灾来临就有那么一批人的行为会重重地敲击我的心灵。从汶川地震到舟曲泥石流再到这次的湖北疫情,前线人员那奔赴的身影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生命光彩。我意识到,当我看见他们的时候,当他们被摆在一座城市最显眼位置受无数人敬仰的时候,当初投递到我心中的那份生命光彩,会更加闪亮、更加耀眼。


致敬英雄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看看福州,看看昆明,看看全国各地对医护人员的欢迎仪式,这就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向英雄致敬,是保存大爱精神的最佳方式。


在这次疫情中,我惊喜地看到,从前线撤回的战士们在当地获得了无比的尊敬和礼赞。这是一个社会格调提升的过程。太多太多的普通人在各自的生活里忍受着辛酸和不堪,太多的陈腐和诈伪盘踞在我们的眼前身边,只有当屏幕亮起、灯光汇集、英雄们被高高捧起的那一刻,人的心灵才得到舒展,逼仄变成开阔,晦涩变成敞亮。英雄被捧起,属于每个人的英雄主义才可能被激发。


世上本无英雄,当价值被塑造,规则被树立,向往被统一,才产生了英雄。反过来,对英雄的致敬,又可以反哺社会的道德环境。这是一个双向培育的过程。一个现代文明中的国家,应该追寻的状态是,民众有深深的自觉,政府不去做那个事事都要到位的老妈子。要达到这种状态,就要抓住每一次英雄出现的机会,用国家力量予以表彰,用实际行动提升民众的自觉,而不是把国家力量耗散在平日里冗长乏味的填鸭式说教中去。


跟随勇敢的心,才能更好地砥砺前行。向英雄致敬,才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