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阿牛要去北京了,对于没有出过远门的她和家人来说,北京遥不可及。四川大凉山龙门乡哈姑村,阿牛从小生活在这里,她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两个弟弟。 图为2019年12月13日,飞机上阿牛(右)靠着座椅睡着了。(图/受访者提供)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2019年12月初,曾是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的孙岭峰和多个公益机构驱车前往大凉山,为棒球基地选拨队员,阿牛被选为棒球基地的女队队员。图为来北京之前的阿牛与来北京之后的阿牛。(图/受访者提供)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早在2010年3月,孙岭峰帮朋友培训了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到7月份参加第28届世界少年软式棒球锦标赛时,孩子们拿到了冠军。这次经历,让孙岭峰走上了公益的道路。图为积雪还没有完全融化,孩子们紧张地做着热身运动。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2015年,孙岭峰和朋友成立了爱心棒球基地,免费为贫困儿童做棒球培训,隔年,棒球天使队组建,这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支由贫困孩子组成的公益棒球队。在这个时代,孙岭峰希望这些孩子靠自己的努力,通过打棒球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未来这些孩子如果走棒球这条路,他们可以出国学习,成为国际职业棒球运动员,美国和日本的大学对于棒球运动员免试,也可以加入国际上一些企业棒球队;在国内,他们可以加入职业棒球队,现在国内一些球队已经将爱心棒球基地作为选才基地。图为在这块小小的草坪上,孩子们在棒球运动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一次偶然的机会,孙岭峰得知在大凉山有一些身处困境的孩子,于是他决定去大凉山实地选才。他们走访了多个学校,仔细听老师介绍每位被推荐的学生并进行家访,当孙岭峰了解到他们的真实生活状况时,他甚至动过把每个孩子都带回北京的念头,出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他无奈只能选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孩子,最终有18名幸运的彝族孩子来到了北京。图为一次次的投球,一次次的奔跑,高频率的训练是他们取胜的法宝。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阿牛是此次选拨的队员中年龄最小的一个,只有6岁,一开始,阿牛并没有在选拨的队列中,当孙岭峰向阿牛所在学校的校长介绍选才的需求后,校长推荐了阿牛。学校离阿牛的家很远,阿牛每天要跑着两个小时才能到,而且是山路。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段上学路太过艰难,但老师说,阿牛上学一次都没有迟到过。图为阿牛(左二)和队友们在做训练。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孙岭峰说,来到棒球队后,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发生了变化。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这帮孩子们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精神面貌也和以前大不一样。目前,棒球基地的孩子在北京的合作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他们会选择学校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 图为上午结束训练后,小队员在用餐前温习功课。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阿牛的爸爸妈妈身体都不太好,阿牛每天奔跑两小时到家后,还要给弟弟妹妹做饭。刚来北京不久,阿牛看着桌上从未吃过的食物说,"我要把它留给阿西和张老师吃",现在,阿牛和妹妹阿西,已经走进了各自的人生岔路口,阿牛正在吃着刚刚从树上摘下来的柿子,准备下一场训练,几乎在同一时间,身在大凉山的妹妹阿西坐在灶前,用火烤着湿透的鞋。图为阿牛(左)和妹妹阿西(右)。(图/受访者提供)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队里其他的孩子和阿牛一样,也都适应了基地的生活,喜欢上了棒球,有了自己的理想。图为训练休息间隙,小队员们在操场旁边休息晒太阳。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图为小队员们训练都非常刻苦,高强度的跑垒练习,无数次的贴地滑行,裤子没几天就会被磨破。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现在,棒球天使队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青少年棒球队,在国内外各种比赛中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活动室,大大小小的奖杯摆满了整面墙。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训练场上,小队员们的影子越来越长,一天的结束就要结束了。现在基地有42个孩子,受疫情影响他们目前进行封闭式训练,项目执行遇到困难,财务上面临较大压力。但是训练不能停!伙食不能减!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如果您愿意支持孩子们的棒球梦想,可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项目详情,进行捐助。如不能识别,可将二维码保存到手机相册,打开扫一扫,从相册中选取二维码进行扫描识别。该项目由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发起,在民政部指定的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水滴公益"发起募捐,并负责项目的审核、执行及信息反馈。该项目最终解释权归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所有。详情请关注"水滴公益"平台动态。监督电话:010-51660112-114。

女娃飞出大凉山,去北京打棒球

"感光计划"为公益摄影师、慈善组织、募捐平台搭桥,发布困境家庭的图片故事,助力募集善款。该计划是由今日头条携手中国摄影家协会与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等具有公募资格的慈善组织联合发起的图片公益项目。如有困难,可私信"感光计划"官方头条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