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1982年,瑞典文学院认为,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

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马孔多的世界”,“汇聚了不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因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小说作品建立了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浓缩的宇宙,其中喧嚣纷乱却又生动可信的现实,映射了一片大陆及其人民的富足与贫穷。”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辞

智利大诗人巴勃罗·聂鲁达盛赞马尔克斯,称他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还有人把《百年孤独》称之为“拉丁美洲的《堂·吉诃德》

《纽约时报》称《百年孤独》是“继《创世记》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巨著。”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百年孤独》讲述的是一个百年家族的兴衰史,七代人,曾经轰轰烈烈,却始终逃不掉的是孤独。作者在书中并未对他们的孤独做描述,只字不提“孤独”,可是,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到的孤独感却是沁入人心的。

我最开始接触这本书大概是在2年前,刚翻开的时候,看了两页就看不下去了,就连最基本的人名都没有搞明白。

但是,在前段时间,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坚持看完了一遍,看完之后。我有个很深的理解。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百年孤独》这本书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创作的一个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风格是属于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作品之中,是描写了布恩迪亚家族7代人的传奇故事,以及加勒比海沿岸小镇的百年兴衰。

在1830年到19世纪末的70年时间里面,哥伦比亚爆发了很多次内战,数十万人丧生。这一本书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也是在这样一种状态之下所创作出来的。

在这一本书中,孤独好像是布恩迪亚家族的家徽,每一个成员无时无刻的都在陪伴着他。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孤独在他们的世界里面,好像又是一把双刃剑,他们害怕自己陷入孤独的泥沼,而且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反抗着孤独,渴望保持一种不一样的孤独姿态。

大多数人穷其一生,其实都在摆脱孤独,他们惧怕孤独,惧怕孤独给自己带来的那种凄凉感。但是所有的人都要明白一件事情,人生本该孤独。

大多数人都会把孤独或者寂寞,排斥在自身之外,说到底,其实孤独是需要被认同的。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无论你是否承认,在人生的旅途中,孤独始终会陪伴着你,大多数时候我们并不被别人理解,大多数的时候,我们并不会与别人结伴同行,更多的是在别人不理解,是在别人不认可的路上,一个人负重前行。

在《百年孤独》中有这样一句话:

所有人都显得很寂寞,用自己的方式想尽办法排遣寂寞,事实上仍是延续自己的寂寞。寂寞是造化对群居者的诅咒,孤独才是寂寞的唯一出口。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生命从来不曾离开过孤独而独立存在。无论是我们出生、我们成长、我们相爱还是我们成功失败,直到最后的最后,孤独犹如影子一样存在于生命一隅,唯孤独永恒。

这些都是在百年孤独中很经典的一些句子,而且被所有人所熟知。

尔克斯看来,生命注定是一场悲剧,因为在庞大的轮回面前每个人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当你读完这本书书你会觉得:我们太多浮躁的期待,只不过是一个个转瞬即逝的环境,唯有孤独永恒,反而拥有祥和和平静。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 1984年,当莫言第一次在王府井书店看到盗版《百年孤独》时,他说,"像被雷电击中一样,原来小说还可以这样写!"
  • 《活着》的作者余华说:"马尔克斯是个了不起的作家,我对他除了崇拜没有别的了。"
  • 高晓松说,马尔克斯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家!
  • 李诞说看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自己就一个字也不想再写了……
  • 倘若,你觉得这个星球的书太平庸,那就去看《百年孤独》吧!

    《百年孤独》:生命中所有的灿烂最终都要寂寞来偿还,唯孤独永恒

    这本书《百年孤独》,只要46元,一张电影票的钱就能让你感受到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