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筆談:高中生如何從“心”開始,趕走“失眠”

在高校不斷擴招的過程中,高校、培訓機構、高中學校、家長、招聘單位等各方面共同參與的輿論中,高考的炒作與壓力從是否能考上大學變成了是否能考上211、985學校,而作為最後的承壓者——高考考生,也必然被這些輿論的漩渦裹挾,心不由己,目不暇接。在這種情況下,一部分高考邊緣生無法置身事外,只能讓自己脆弱的心靈不斷被這些輿論狂轟濫炸,有些學生的學業、心理、思想、身體壓力接踵而至,原本平靜的校園、青春的課堂,變成了壓力倍增器。有些學生因此逐步陷於失眠的泥潭,自己走不出,別人拉不動。那麼,高中生應該如何學會破解這種困境,趕走失眠,找回內心的平靜?

一是失眠不可怕,理性對待它。失眠,並不是怪物,生活中可能人人都會遇到,如有很驚喜或很憂慮的事情,就是睡眠時間不足、睡眠質量差,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包括心理因素、環境因素、生理因素、藥物和食物、精神因素、睡眠習慣改變、神經系統和內科疾病、生活行為、性格特徵等。而其中的關鍵點,就是“心”的問題,心理負擔重,思想壓力大,超出個體常規的承受能力,導致心神不寧,心煩意亂,無法有規律的睡眠,以致失眠。對此,一定不要怕,越害怕越嚴重。就如你揹負的東西太多一樣,如果承受不了,就學會放下,只留下當下最要緊的東西,到輕裝上進。

二是登高望遠,跳出迷霧陣。蘇軾有詩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古語:旁觀者清,局內者迷。都在說明一個幾乎人人明白、又人人難以拜託的邏輯中。在高考競爭中的考生們,身處同學、老師、家長、親戚、朋友對高考關注的焦點中,由於考生自身年齡、閱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跳出高考看高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是,作為成長所必須要過得門檻,作為人生所必須接受的歷練,作為考生又必須學會跳出高考看高考,跳出高中學段看青春、看人生。為此,就需要跨出高考輿論場的泥潭,跳心神不安的的迷魂陣,把眼光放遠,登高望遠,就會客觀真實看到看清楚自己、看清楚高考,心境就可能為之一新,心中的迷霧就可能消散。

三是清空心靈,簡單明瞭。人的心靈就像一方園地,要想有收穫,就得保留主要農作物,清除掉各種雜草及多餘的東西。如此農作物才不會被侵蝕生長的養料和空間。人的思想就如一首木帆船,要想遠行,就不要各種雜物都堆在船艙內,必須的物品就足夠了,瓶瓶罐罐的對多了,一是加重了負擔,前進的速度必然受到影響,二是可能沉船。所謂輕裝上陣,高考正需要如此。否則就可能讓亂七八糟的東西擋住了視線、纏住了雙腳,模糊了主次,最後成了與亂七八糟的東西在較勁,高考備考反而顧不上了。所以,學會清空自己的心靈,扔掉無用的雜念,重在當下,專心致志,全力以赴備戰高考。學會使自己的思想和生活簡單明瞭,不被雜七雜八的東西把自己的思想和生活搞複雜了。

四是適度運動,勇敢傾訴。運動的好處大家都知道,特別是通過適度的運動,讓自己的皮膚毛孔打開,通過出汗等方式釋放體內存在的不良情緒,或者通過增加肺活量、血液循環、轉移注意力等方式,清除自己體內因為胡思亂想和焦慮緊張產生的各種“垃圾”。有些同學可能越緊張越不愛活動,越焦慮越喜歡獨處一隅,懶得運動和健身。要自己克服心理障礙,勇敢的利用課間時間,約上一兩個好朋友一起健身活動。同時,要勇敢地將自己的焦慮說出來,跟父親或母親或知己好友,任何的壓力、壓抑說出來了,就可能隨之釋懷了。當然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釋放壓力的方式。關鍵是要勇敢。

五是學會與平凡的自己友好相處。有遠大理想和目標是好事,可以激發和挖掘個人的潛力與潛能,但是在高考的激烈競爭中,學習目標要根據自己當下的實際來確定,合適的就是最好的。在學業上有不服輸的想法是對的,但是同時又要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很多方面的平凡,因為世界上的偉大人物總是寥寥無幾。高考只要盡力了,就問心無愧,每個人的求學軌跡是千差萬別的,每個人的學習偏好也是各個不同,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心有餘力不足,是所有人的天性。眼高手低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的共性“毛病”。

人作為有思想有情感的高級動物,喜怒哀樂是常態,失眠其實也是經常光顧我們人類的一個常客,所以偶爾有失眠狀況,不要將這種狀況擴大化,不要耿耿於懷,對人生的很多東西不要過於敏感,學會放下一些東西,在自我調整、自我歷練中成長。對於年輕人來說,要學會把偶爾的失眠不當回事,它就會很快從你枕邊消失。

成長,既然無法躲避風雨,何不瀟灑前行?成長,既然必然有順有逆,何不踏歌而行?


育人筆談:高中生如何從“心”開始,趕走“失眠”


育人筆談:高中生如何從“心”開始,趕走“失眠”


育人筆談:高中生如何從“心”開始,趕走“失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