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轉行的?轉行容易嗎?

追夢菌


轉行不容易,但也絕非十分困難。

我來說一下我的轉行經歷,也藉著這個機會分享給還在猶豫是否轉行的朋友。以下都是我個人的親身感受,希望能帶個大家一些新的感受。


我從製造型企業的生產崗位轉入互聯網金融行業,從一個數據分析門外漢,轉型成了一名專職數據人。


按工作的時間線,先簡單講一下轉行前的工作:

第一份工作是通過校招進入國內某上市實體制造型公司。工作環境是製造型工廠,工廠環境不算好(甚至還可以說是有點糟糕),具體的工作是時長泡在生產車間,自然和數據分析這行沒有太大關係。日復一日,在封閉式的環境中不知不覺呆了快2年。那會兒每天吃在工廠,住在工廠,朋友同事圈在工廠,獲取到的資訊也大多是和所在行業相關。

某一天,我忽然覺得厭倦了。厭倦了封閉的環境,厭倦了工廠的生活。我開始希望有一份擁有更好工作環境、更高薪水、更方便和“外界”接觸的工作。於是,我開始著手計劃,準備跳出這個圈子。


面對再次擇業,付出了哪些行動。我總結了為以下:

1) 需要想清楚,再次擇業時,瞄準的行業和大致崗位。

這個過程,我大概思考了近3個月。為什麼會考慮這麼久?第一個原因,如果換行我不清楚我具體能勝任什麼工作。我開始在各種招聘網站上查找各行各業都有哪些崗位,對應的看看行業對應崗位的一些招聘要求。這是一個逐個比對的過程,看過很多行業和崗位,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根據別人的招聘要求和自身當前的能力做一個匹配。如果相差太遠,那肯定是不現實的,至少短期內是不現實的。第二個原因是,我不太確定二次擇業的工作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歡做的。我需要花點時間來驗證自己不是一時頭腦發熱下做出的不理智選擇。


在這麼多的行業中,怎麼選擇了數據分析行業?

時隔幾年,我仍然很清晰的記得,是因為無意間在網上看了一篇數據分析的文章。這篇大致講的是網絡購物在做某個活動促銷時面對不同人群的營銷策略。認真讀完,可以說是打開了我新世界的大門,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這部分可能對互聯網人來說是個很基本的認知,但對於身處工廠的我確很震撼)。於是,我找到了我未來努力的方向,往後的一切,都是興趣使然。


2) 開始制定學習計劃,提升自我能力,準備轉行。

一開始也是在網上東拼西湊了很多關於如何轉行數據分析的資料。但是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可能並不適合自己,因此更多的只能自己摸索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走了不少彎路(例如買了一些沒什麼用的書籍,學了些現在看來不應該去學的軟件)。

接著,我在各大招聘網站上找了數據分析相關的崗位,並對那些招聘條件做了一個總結。緊接著便是我對數據分析師需要掌握的技能總結和不斷學習。學習的過程是很艱苦的,每天白天上班,晚上下回回去之後獨自熬夜學習,日復一日,週末也會抽出時間給自己充電。


3) 正式轉行,開始簡歷投遞之路。

根據之前的工作經歷,在準備簡歷的時候,會有重點的突出數據分析相關的工作內容,一方面是能讓自己的簡歷通過HR的初篩,另一方面也是強調自己是能過夠勝任該職位的。

簡歷投遞,我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由於是轉行,前後將近1個月時間才找到轉行後的第一份工作)。每週接連的面試,遭遇接連等待通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這個過程收穫最多的就是對自己的面試應變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終皇天不負有心人,我成功入職了一家互聯網公司的數據分析師崗位。這份工作的薪資並沒有比上一份工作來的高,但是它提供給了我一個正式的舞臺,讓自己成功轉行。 所以,對於轉行來講,我個人建議要更加看重公司帶給你的成長空間,而並非薪水。這也是我個人的一點體會。


總結:這個階段,你需要瞄準你心儀的行業,廣泛撒網,一石三鳥。這樣做能夠使你獲得更多的面試機會,同時也能積累面試經驗提高面試應變能力,還能包括技能點的查漏補缺,不斷完善。另一方面,面對失落也不要灰心。過程雖然痛苦也要保持樂觀,不要放棄。因為已經下定決心,那就堅持到底。


寫在最後的話

成功轉行後,仍然需要保持持續學習,紮實基礎,彌補一些轉行帶給我們的債。畢竟別人已經走到很遠去了,你只是剛入門,想要追上甚至趕超別人,前面的路還很遠。

【個人純打手,歡迎評論討論】


極品笑果


說到轉行,我這邊算是有經驗回答的了。

本人當年就是從公司線下客服專員轉行到互聯網運營的崗位。


91年生,江西農村小夥,今年29歲了,從線下客服轉行互聯網行業也有幾個年頭了,去年做到了公司的運營經理職位。一路走來,很是艱辛。

回望做客服那幾年很是迷茫,每次聽到電話響,心理都會咯噔一下,又是那個難搞的客戶打電話過來了,今天系統好像是崩潰了,她是不是打電話過來罵人的,在這種工作環境下,感覺自己的前途很是渺茫,難道我這一輩子都只能靠著4-5k的工資活著嗎?

在這種複雜的心情下,經常看看天涯、貓撲來麻痺自己,後來接觸到知乎,看到了很多知乎夥伴們寫轉行經驗,當時就想試一下,就算失敗了打不了重新做回客服了。

如果你打算轉行的話,請好好看一看。

因為我當時轉行的是互聯網,下面就當時我轉行時的幾個關鍵點講一下:

1.互聯網目前存在哪些工種,有什麼工作是我們比較容易進去的

2.查資料,從招聘網站上搜索,看看這些工作需要什麼技能

3.找到適合自己的,當時我找的是新媒體運營

4.學習自己挑的崗位知識點,武裝自己,當時我學的是新媒體運營

5.挑選幾家大公司作為備選目標

6.按照所學的知識點和公司所需技能要求製作簡歷

7.把相關知識點記下來,準備面試

當時我通過一些招聘網站(拉鉤、boss直聘)上了解到,互聯網比較容易上手的就是運營了。互聯網運營(電商運營、內容運營、產品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

每個運營需要的技能和知識點都不一樣,然後把這些知識點羅列出來:


一:轉行運營知識點和上崗所需技能,查看招聘網站職位描述

例如新媒體運營:

(新媒體運營崗位描述)

新媒體運營主要負責運營微博、微信公眾號、頭條號、企鵝號等新媒體平臺的內容,對用戶留存轉化付費負責。


我們看上面寫的新媒體運營描述:

1. 首先要運營過微信公眾號或者其他自媒體賬號

3. 會策劃專題內容,做好內容分發

4. 對數據負責

簡單來說你要具備的幾個工作技能就是:

1. 運營過公眾號,假如你沒有新媒體運營經驗的話,就自己去註冊一個公眾號試試

2. 會製作內容(能寫出用戶喜愛看的內容)

3. 內容分發(能把內容發送到用戶聚集的平臺,簡單來說就是渠道)

4. 數據收集和分析(對內容的點擊率,打開率、轉化率等負責)

根據目前市場上的行情,如果這些都能做的很好的話,入職的薪資都會達到8—9K(受疫情影響)。


二、根據招聘需求,去學習相關知識點

那可能很多人說我沒做過新媒體運營,這個咋辦啊,學這個看什麼書比較好呢?

看書是讓你瞭解運營相關的知識點,比如什麼叫新媒體運營,什麼是用戶運營,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

最關鍵的還是要自己去親自動手,比如我註冊一個公眾號,運營1-3個月(在你還沒離職時就開始動手),然後看看你後面粉絲能吸引多少,有多少人看你的文章(文章打開率),公眾號菜單欄怎麼設置,如何設置關鍵詞自動回覆等等。

只要你去做一遍,基本上就能瞭解個大概了,當然了在運營過程中,如果你的粉絲達到了一個不錯的數量,就可以準備去準備簡歷了。


三、製作簡歷,準備面試

當你理論知識點都學習過了,自己也操刀過一個公眾號或自媒體號,並有一定的成績時(比如公眾號粉絲量達到300-500時),就可以準備製作簡歷了。

製作簡歷需要注意事項

1、製作有針對性的簡歷

大多數人習慣了海投,一份簡歷打天下。運氣好的時候能收到幾個面試,運氣不好每天都是林丹(0個面試),特別是今年疫情影響,更加需要有針對性的製作簡歷。

所以正確的找工作方式是針對崗位描述,寫出3-5份簡歷。

可能很多人一聽就想寫這麼多幹嘛,我寫一份簡歷都夠嗆。其實也沒這麼難,我們寫多份簡歷主要是面對不同的崗位描述,讓我們的工作經歷儘可能地貼近它。

例如上面那種新媒體的崗位描述圖:


你就可以針對他的崗位職責和技能要求去寫:

1、我自己運營過公眾號/頭條號/微博號,獲得的成果是:xxx(粉絲量,閱讀量等等)

2、我寫過xx篇文章,達到了xxx的效果

3、對於內容,我分發到xx平臺,每個平臺達到的效果是xx。

4、根據後續的數據反饋,我發現xx平臺適合投遞什麼內容,xx平臺什麼內容不適合。

5.從數據反饋中,我得到了xx結論,有針對性性修改,獲得了xx結果。

6、熟悉熟悉xx圖片軟件,對xx數據分析工具有一定的瞭解。

按照這樣框架寫出來的簡歷,再去針對性投遞,一定可以拿到面試邀請的。


2、收到面試邀請怎麼做

當你收到HR的面試邀請時:

請做好以下準備:

1. 自我介紹(自我介紹要簡單明瞭,先介紹自己,然後介紹你相關工作經驗或工作成果)

2. 為什麼轉行/轉崗(轉行/轉崗時,HR會問到這個)

3. 你對新媒體運營是什麼看法,你覺得做好一個新媒體運營需要什麼技能?

4. 假如要你來做新媒體運營,你會怎麼做?

簡單羅列了下,實際上有的HR還會問許多其他的,你都可以提前預演下,實在不知道HR、面試官會問什麼,可以先去找一家公司去做測試。比如你投遞的一家有了面試邀請,就先去準備。等面試完後,把面試官問的問題記錄下來,然後一一去找答案。

面試成功的思路 就是:讓面試官知道我的誠意,而且我對行業/崗位工作內容有過深入的瞭解,有過一定的經歷,可以很快上手,不是一無所知的小白。

總而言之你要提前想清楚:我現在打算去做什麼崗位,這個崗位的工作內容是什麼,我需要具備哪些技能,我對什麼結果負責。


如果還有什麼不懂得可以私信我!


悟空成長日記


你是如何轉行的?轉行容易嗎?

這個問題我應該比較有發言權的。我有三次轉行經歷,我來講講我的經歷吧。

  1. 大學剛畢業。我大學學的是國際經濟與貿易,屬於文科。大四下學期,中國水利水電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國企)到我們學校招聘國際貿易的應屆畢業生,要出國工作,我就參加了面試,因為我的班長,我順利的入取了。我一開始以為自己去國外做物流或者採購一類的,誰知道,我到了國外,直接讓我去現場,做技術員,修路的活我哪裡會呀,測量呀,壓土呀,橋樑,CAD,真是一點都不懂,但是我堅持了三年,一點點的學,天天加班,走的時候提工程部主任,由於個人原因,回國發展。


  2. 2014年-2016年。2013年底回國,2014年到北京找工作,由於我會CAD,而且履歷比較好,找了一個半國企的單位,做給排水,太陽能熱水的。和第一份工作由不一樣,這個工作需要會用CAD,還要求會設計系統,我也沒學過這一塊,同事的幫助,自己的努力,在這個公司幹了三年,由於收入問題,跳槽了。

  3. 2016年-至今。現在的公司業務比較多,做市政的,做能源,做設備。從進入這個公司起,基本上每一款也業務我都接觸了。市政方面,我考了二級建造師,零基礎,現在在考一建。能源方面,我會做方案,做系統,會畫圖紙,所以也不在話下。做設備,我們公司在廣東建廠,18年,我過來這邊負責,現在公司運行的不錯。

從我的經歷可以看出,其實轉行很容易,幹好不容易,需要你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和經歷,承受很多別人不需要承受的痛苦。如果您已經轉行或想轉行,一定要做好吃苦的準備,用心去努力,祝您好運。


宸視


轉行太不容易了,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辭職窮三個月,跨行窮三年,說明轉行不是一件小事情,我來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以及說說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我為了自己的興趣發展而轉行,花了我3年空餘學習時間,7次面試失敗。

我在成都讀的大學,大學期間經常做兼職,偶然間接觸到家電行業催銷活動,後來就一直在家電公司做兼職推廣人員和銷售人員,畢業後進入一家家電公司做市場推廣員,進出後2年升職了2次,待遇那時候是相當高,當就在那個時候,我越來越覺得這不是我想做的事情,內心總是時不時覺得互聯網行業是我應該做的。後來在工作的空餘時間,一直自己學習互聯網方面的知識,同時認識了當時我想去的一家互聯網公司的城市經理,在跟他溝通後知道進他們公司應該具備什麼條件的情況下,花了整整三年,7次面試失敗後,終於走進了心目中夢寐以求的公司。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我為此付出了多少。

二、轉行最大的阻礙來自於自己對未知的無奈,換的行業是不是更好更適合不好說,選擇不對的話,會比過去更糟糕。

當我在第一份工作的時候2009年的幾年裡,我們所在的行業就已經在開始被互聯網,電子商務所影響,而我大學本身學的是信息管理,對互聯網科技類一直很敢興趣,所以我很明確的能感知到互聯網是趨勢,所以內心很堅定的決定要換行業,所以才有強烈的內驅力。

三、換行業之前,一定要想好自己到底為什麼要換行業。

1.是自己性格跟工作性質不符合嗎?

2.自力的興趣,理想不在這行行業?

3.為了錢想要做有趨勢性的行業嗎?

總之,不要憑完全感性去做事,除了少數行業,多數行業本質上都不存在誰好誰不好,關鍵還是取決於我們每個人自己的能力,自己的價值


武漢鋒子


都說隔行如隔山,我的轉行經歷驗證了這句話的正確性。以前在鐵路單位,現在轉行做IT。目前工資18*15。雖然工資水平不高,但我相信,我站在了一條不斷往上提升的道路上。

這是我的辭職證明,因為在一國企,辭職證明就有點顯得如此正式。

我那年28歲,已經在鐵路從業了將近四年。鐵路單位工資雖不是那麼高,但也還算是可以,屬於典型的旱澇保豐收。如果我沒有犯非常嚴重的錯誤,我可以一直在鐵路幹到退休。

先說一下我在鐵路的工作屬性。典型的大鍋飯制度,業務好跟業務不好的工資差不了幾百。每週對信號設備進行一次檢維修。如果要是天窗點充足,兩天就能幹完,其他五天就在工區坐著,純坐著,這五天基本上每天坐在工區玩手機,總之只要不過分,沒人管你。

我為什麼辭職呢,原因是多方面的,原因一,離家太遠,家在河北,每次回家或者回內蒙上班,都是一種煎熬,單程都要耗費十五六個小時。大部分都是硬座。所以鍛鍊了一種本領,臥鋪上睡不著,坐硬座倒是睡的很香。原因二,太冷。有多冷,我從來不敢在外面拉屎。原因三,工作環境過於荒涼。我們所在的車站在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人煙稀少。每天見到的羊比見到的人都多。在這種地方待的時間長了,有種與世隔絕的感覺,都有點與社會脫節。原因四,前途渺茫。這應該是最大的原因。因為鐵路行業較窄,跳槽的機會並不多,大部分人都會終老在崗位上。有時候就想,我一輩子就幹這種沒有技術含量,誰都能幹的工作嗎?我不想到四十歲五十歲的時候,除了看口上油什麼也不會。綜上幾個原因,我辭職了。其實辭職也挺糾結的,你已經是個適應溫水的青蛙,現在要跳出來,重新選擇方向,選擇的方向還有點迷茫。所以當時辭職的時候,對自己的未來還是有所擔心的。

為什麼轉行做IT,我到現在也說不出為什麼,可能當時只是在大學的時候,寫過幾個程序,就覺得自己喜歡這個,現在覺得有點膚淺。

辭職以後,一切都要從新開始,報了一個IT培訓班,經過四個月的培訓,憑著不算太差的基礎,以及以前的面試經驗,順利面試上一家互聯網公司,從事java開發。

轉行後的第一份工作,並不是想象的那麼順利。

首先是工作時間的不適應,以前在鐵路的時候,早晨八點上班,一般都七點四十起床。午休兩個小時,如果下午食堂開飯早,五點就下班了。身體早已適應這種較為鬆散的工作節奏。所以新工作的前兩個月,讓我很不適應。中午只能午休一小時,還只是趴著桌子休息。一到五點多一點,就有點坐不下去了,又餓又困,就開始想著什麼時候下班。

然後是對工作內容的不適應,以前只是從事簡單的體力勞動,就是閉著眼睛幹,都不出差錯。但是現在要寫代碼,要整理文檔,要開會溝通,那個時候,我就感覺自己是個廢人,我連word都弄不明白,溝通能力也很欠缺。長時間的鬆散和與世隔絕讓自己各項能力與技能都有所退化。

最大的挑戰就是工作的難度。大家都知道程序員的勞動屬於腦力勞動。我並不笨,但是將近兩三年的時間,大腦一直處於閒置狀態,所以想重啟大腦這部機器,很是耗費了時間與力氣。再加上自己是培訓出身,很多知識和經驗都非常欠缺。在別人一個小時就能搞定的事情,我都要花費一天時間。領導也找我談話,想了解具體情況。當時我也是非常苦惱,有時候都在想,是不是當時選擇IT是錯誤。如果我沒有辭職,每天還樂呵呵的從事以前的工作,雖不精彩,但不會是現在這麼難啊。

當時就感覺自己始終是個門外漢,一直都是跌跌撞撞。去年九月份到今年一月份,一直都是這個狀態。我們公司加班並不嚴重。但那幾個月時間,我很少九點下班。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有接近崩潰的時候,有想罵孃的時候,有想摔電腦的時候。空蕩蕩的辦公室,同事都已經下班,而我還在敲代碼找bug,看著窗外的霓虹燈,我罵我自己,你就是SB。都說有黎明前的黑暗,熬過去,就會看到黎明。但是我的黎明什麼時候來啊?

其實當初有想過要不要堅持下去,如果在北京找一份跟原工作相關的工作,也能找到。但我不想就這麼放棄,我並不覺得自己就是個孬種。

就這樣一天天過去,我彷彿還是那樣,難以入門,就像一個門外漢在這個行業的外面徘徊。每天還是忙的焦頭爛額,每天還要找一些教程來學習。除了吃飯睡覺,就是工作,或者學習。

直到轉行以後的第七個月,有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也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技術水平上了一個新的高度。完成需求的質量和效率都提升了很多。因為不斷踩坑,對整個系統的熟悉度比有的同事還要清晰。對新知識新技術也能較快的領會了,能獨立解決問題了。對開發的思路也清晰了,那感覺彷彿有人撥開了你眼前的重重迷霧,感覺真好。現在開發起來也能輕車熟路了,也能夠正常的下班了。

你要問我為什麼要有這麼大的變化,我也不知道,可能那段路是我必須要走的吧。也可能是每個轉行的人,都要經歷的吧。

大家都看過西遊記,你們覺得最後能給他們封神封佛是因為他們只是取到了經書嗎?我並不這麼認為,能讓他們炫耀的資本不是經書,而是那八十一難。如果沒有八十一難,孫悟空不是那個孫悟空,唐三藏也不是那個唐三藏。是整個取經的過程,讓他們榮戴光環。

有時候,我在想。雖然經歷了很多困難,但我能順利的在這個行業適應下來,我是多麼的幸運啊。真慶幸從上一個行業跳出來,要不然我現在還在頂著寒風,在戶外工作。還要每個月將近三十個小時的火車,想買點好東西,卻又囊中羞澀。

其時,轉行挺難的。做轉行的決定難,適應一個新的行業難。有快要崩潰的時候,有想要放棄的時候。但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當時你為什麼做出轉行的決定。第二天醒來,繼續幹。堅持下來,黎明前的黑暗終要過去。

相信來看這個問題的,大部分都會是要轉行或者正在新行業努力奮鬥的同學,祝福你們,願你們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道路。


暖筆刀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就是一個活生生的轉行例子,從技術到職場,希望我的分享對你有所幫助。

總得來說,轉行確實是一個艱難的選擇,行業有一句話,轉行窮三年,所以請你三思而後行。

首先和你分享一下我為什麼轉行。我身處於一家大型高科技製造業企業,而我的學歷只是本科,從事技術,很難有高的成就,而且技術層級相對較低。我當時剛剛24歲,處於青春黃金期,但是我能看到我48歲的樣子,那就是我的師傅,所以我害怕了,我想有所突破,我選擇了轉行去做管理。

轉行意味著你的工作、角色、定位都會發生相應的改變,而且不是循序漸進,是一蹴而就,所以你要具備幾種基礎心態。

第一,空杯心態。多問、多看、多學、多做,勤學善思,不斷增加自己在工作領域的知識,站穩腳跟。

第二,學習規劃。不可一業不專。既然選擇了,就要堅定信心,咬定青山不發燒,持續向著未來前進,而專業知識,是你前進的動力源泉,做好學習規劃,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支撐你前進。

第三,職業規劃。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你要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併為之不斷努力,相信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這是我的一些感受,歡迎交流探討[玫瑰]





oo牛奮oo


聊聊我轉行的經歷,首先我原來是做銷售的,由於當時還小,業績一般般,同時覺得銷售是一個青春飯,也不是那麼喜歡所以選擇換行業,至今已經快十年;那時覺得財務會計對女孩來說不錯,所以去學習了會計,可是沒有一行是容易的,工作幾年就會發現自己跟別人的差距,例如工資待遇,眼界都不如其他的人,而且想提升就🉐努力,近幾年努力考取職稱成了我每天的日常,但是通過努力在財務行業使我擁有一席之地,成就了現在的我,待遇、工作都不錯的我,我不會再為了不專業而自卑,選擇很重要,努力也很重要;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轉行還是比較艱難的,但是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嘛,只要通過不斷的努力還是會成為你想要的樣子,加油吧。





易楊會計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轉行就是從頭開始,不管是哪個年齡階段,都要慎重考慮。轉行之前也要做好充分準備,規避風險。

我一個朋友最早做櫃檯美容顧問,每天除了銷售產品以外,還要給客戶做各種護理!這樣工作幹了幾年,她感覺沒有什麼前途,不能這樣一直幹下去,就每天不管多忙都會加班學習,大概持續了一年時間,她辭職了,去了一家策劃公司,她後來對我說,她在轉行前有一年的時間都在學習關於策劃方面知識!那年很辛苦,白天除了工作,晚上還要學習到夜裡,中間有過放棄,但是後來堅持下來了!

轉行前的思考:為什麼轉行!

公司待遇不夠好?有能力提高工資?

公司氛圍不融洽,同事相處不愉快,導致想離職。

個人崗位不匹配。勝任不了,是否調崗能解決?如果調崗不行,換公司可以?

想好上面的問題,如果都不能解決,那就換個行業來改變。

換行前的準備!

換一個行業就要考慮它的沉沒成本!之前所有的都可能成零!等於從頭開始!

思考自己的短板和長板,你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審視自己的優勢劣勢,適合哪一個行業,綜合分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否適合。畢竟你的短板決定你在這個行業以後發展的高度。

提早了解選擇行業的相關知識!

對選擇的行業要有充分的知識,加強這方面技能,任何一個公司也不想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甚至成本去培養一個人,多少你有些基礎,在這方面有所見解!這樣對換行也會有所幫助!

把握換行的機會。

任何換行都是從最低做起,待遇收入與你想的會有差別,平衡自己的心態,公司能夠接受一個新人機會要很好把握,不要太在乎回報,等自己真的展露頭腳時,收入也自然就高了!

所以換行也是不容易,換之前要慎重思考,卻要換行必須加強自己的技能,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你才能換的更容易!以上就是我的瞭解!


奔跑的狐狸W


之前一直做銷售,做銷售工資一直都很不穩定,有的時候工資會高一些,有的時候連生活費都付不起。自從認識我老公後老公鼓勵我去轉行,因為當時我倆手裡面都沒有錢,因為學習的話還要交一部分學費。最痛苦的時候也就這一兩年吧,這時候不掙錢,還得要花錢去學習,還是要感謝一下我老公因為有他的支持我才能轉行成功。


小美小西


對於轉行這件事,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確實很難,畢竟有句話叫做“轉行窮三年”嘛。

除非——你已經規劃好了每一步。

作為一個過來人,我也走過彎路,但是我現在把我的經驗總結寫下來,如果你能看懂,意味著你比別人節省了至少2年時間。

1. 社會的角色分工

所有的崗位,都可以大致分為兩類:技術崗位和業務崗位。

技術崗,比如機械工程師、電氣工程師、建築設計師、算法工程師等等。

業務崗,比如銷售、市場、運營、產品等。

普遍地來講,技術崗的技能比較精專,追求技術上的精進,壁壘也比較高,難進難出,想轉行也就不太容易;業務崗的技能和思維方式往往互相比較通用,比如運營和產品這兩個崗位的人,互相轉崗往往都還比較成功。

所以,這是你需要知道的第一點:

如果你想轉行,那麼你之前的崗位如果是技術崗,那意味著你轉行的選擇範圍非常有限,而如果是業務崗,從一個業務崗轉行到另一類業務崗,你的選擇範圍比較多,會比較容易。

2. 如何更容易地轉行

如果決定轉行,有三種方式:

# 產業鏈上下游轉行。這種轉行,轉換難度相對沒那麼大

比如你是做室內設計的,轉行到裝修施工去,你的行業背景還是有一定優勢,能夠讓你平穩渡過轉行期。

# 跳出整個產業鏈,重新選擇行業,但崗位不變。這種難度相對也沒那麼大

比如你之前是做地產策劃的,後面去零售業的市場策劃,相對難度也不會那麼大,不會出現職業生涯的斷崖。、

# 如果你打算徹底重新選擇行業和崗位,這種難度會比較大

你需要挖掘出你曾經的經歷和現在崗位的需求之間,有哪些共同點。注意,因為行業和崗位都沒有連續性,你需要挖掘的是可以轉換的通用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