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廢為寶!收購共享單車助山區學童不再輟學

之前在胖友圈刷到一篇報道:緬甸創業者低價收購1萬輛中國廢棄共享單車,免費提供給緬甸山區貧困學童使用。禁不住被這樣的有創意、有價值的公益模式所打動。所以,寫篇公號文章來記錄。

變廢為寶!收購共享單車助山區學童不再輟學

項目的背景


在緬甸從小學升到初中,初中升到高中,學校越來越大,學生越來越集中,就意味著離家會越來越遠。到了雨季,鄉下的道路非常泥濘,對於那些需要翻山越嶺的孩子來說,每天忍著溼熱和蚊蟲走幾個小時,這種精神摧殘是旁人難以想象的。他們只能在升入初中、高中時輟學,回家務農。


鄉村教師每天都目睹學生的困難——經常遲到,下雨時會曠課,不時會有人從班上消失。這些老師是最能切身感受學生困境,卻又無能為力.......


2個痛點(社會問題)


痛點1:在多山多雨的農業大國緬甸,上學難是個全國性的問題。村莊分散、農民散居,很多農村孩子上學要走很遠的路。他們需要自行車,但這些家庭的收入水平,通常難以負擔。


緬甸的輟學率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高的。很多家庭面臨著惡性循環——不能接受教育,就不能擺脫貧窮的陷阱,而貧窮又導致了無法接受教育。實際上緬甸的公共教育非常便宜,學校由政府補貼,修道院和孤兒院也都竭盡可能給孩子提供一些基礎教育。當下,交通是最主要的困境。


痛點2:2年前,共享單車是資本的寵兒,城市裡的共享單車數量日益增加,最終過剩;1年前,當風口過去,一些在“裸泳”的創業者褪去光環,共享單車的玩家越來越少,只剩下一輛輛的廢棄單車和一片片的單車墳場。據測算,到2020年,將有至少1000萬輛共享單車面臨報廢,不僅佔用公共空間和土地資源,還將產生至少16萬噸的城市垃圾。那麼,那些荒廢的共享單車誰來處置,又如何處置?


變廢為寶!收購共享單車助山區學童不再輟學

共享單車“墳場”。場景令人震撼,數萬輛被廢棄的單車密密麻麻地堆著,其實大部分車輛的狀況還相當不錯。

變廢為寶!收購共享單車助山區學童不再輟學

1個解決方案

項目名稱:

“少走路”(Lesswalk)


項目思路:把被遺棄在中國的共享單車變“廢”為寶,回收後全部轉送給緬甸貧困家庭的學生,讓他們可以騎車上學。


項目意義:教育是逃出貧窮循環的唯一手段。現在緬甸有太多的問題亟待解決,解決了教育問題,就會有更多受過教育的人站出來解決其他問題。確實有很多辦法能幫助到孩子們,可以多納稅,可以捐款,但如果能幫助他們解決獲得教育路上的最後幾公里物理距離,是作為個體公益機構目前有限的資金和精力最值得做的事。


成本構成:單車成本+改造成本+其他成本=200元/輛


分配原則:

優先考慮家最遠的孩子,單親家庭或者住在孤兒院的孩子。還要看學生家裡沒有其他交通工具,一些家境富裕的孩子可能會有自行車或者摩托車。

數據挖掘:政府也向我們提供了各種數據,包括各省、市、縣的經濟狀況,學校的學生人數,學生家庭收入等等。有了這些幫助,我們執行起來會更有效率。

保證條款:在分發自行車前,需要讓學生的父母籤保證書,保證自行車只能用於幫助學生上下學,而不是被賣掉或者當掉。在緬甸,貧窮總是和酗酒、賭博聯繫在一起。項目人擔心家長會賣掉自行車,而實際上也確實沒法有效阻止這件事。在二手市場中,一輛自行車能賣到 300 元以上,而接受捐贈的學生當中,大多數人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600 元。

變廢為寶!收購共享單車助山區學童不再輟學

方案基礎細節

單車成本


選 擇1:回收的廢棄單車。每輛 大約70 元人民幣。回收廠的貨源質量參差不齊,需要的翻新的費用可能要超過 30 元的差價。

選 擇2:製造商全新庫存:每輛大約 100 元人民幣。共享單車公司因為無力支付製造商的貨款,就把他們尚未投放市場的全新單車都退還回給製造商,用於抵債。


改造成本換鎖、加裝車燈和後座,每輛的改造費用大約為 40 元。

其他成本

人工成本、運輸成本等。

改造明細

1. 拆掉智能密碼鎖,換成傳統的鑰匙鎖

2. 車頭加了前燈

3. 車尾加了後座


備註:給車子加了後座。有了後座就可以和兄弟姐妹結伴上學,或者帶上同村的同學。這些家庭普遍都有 3 個以上孩子,一些大孩子在上學時要先送家中的弟弟妹妹,他們在上學途中耗時會更久。


寫在最後的話

這個項目試圖通過一個方案來串聯解決兩個社會問題,通過對方案的梳理,筆者認為可行性較高,能落地。而且,更難能可貴的是,因為本身的思路清奇,引人入勝,有機會觸發更多關注,以點帶面,為項目持續整合更多的資源和資金,形成更大的行動勢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