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2

接上一篇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1

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2

四,腰椎的矯正

(一)腰椎矯正的預備動作:

1)定肩擠腿式:

a把病人的肩向後推到極限時即固定住,叫做“定肩”。

B醫師的大腿,擠在病人的大腿外側;固定患者大腿在床邊上,叫做“擠腿”。 通常多用在推式(push)矯正法。

2)定肩壓膝式:

a把病人肩向後推到極限時固定住叫做“定肩”。

b醫師把腿抬起,將膝之內側壓在病人膝的外側叫做“壓膝”。 通常多用在推式(push)或拉式(pull)的矯正法。

3)推肩壓腿式:

a醫師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椎體(例如 L3和 L4)的棘突。右手做向外、向下的動作;左手做向內、向上的動作。


b醫師的兩肘,同時向外推,及向內拉。

C醫師的體重壓在患者的腋下及臀部並向內拉患者的臀部。此時醫師的腹部緊緊地壓在病人的膝部,做向下壓的動作。 通常都用在推拉式矯正法。

注:矯正床的高度應該在醫師的膝部下面及腓骨的上端為宜。

(二)腰椎的矯正手法:

1、內側推式(push)矯正手法: 以 L3-L4的腰椎關節,且其痛(患)側在右為例:

1)病人左側在下側,躺在床上,面向醫師,右腿彎曲,肘右腳放在左膝膕上。

2)醫師站在床旁,面向病人。右手觸摸 L3-L4的棘間韌帶,左手抬起病人的上腿向前(頭部的方向)彎曲。當緊張的肌肉到達右手的手指時,即將病人的腿放到床外,做為‘由下向上的鎖定’。

3)換左手觸摸 L2-L3的棘間韌帶,醫師的右手握病人的左臂上拉,使產生旋轉,直感到有緊張的肌肉到達左手的手指時即停止旋轉,做為‘由上向下的鎖定’


4)醫師的左手豆狀骨壓在 L4椎體的橫突上;右手稍微向後再推一推病人的右(上)肩,到極限即固定其位置不動。

5)請病人做三次深呼吸後,醫師以左手(前臂與床平行,與椎體成垂直)突然發力,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2、向側拉式(pull)矯正手法:

1)、2)、3)同前項“內側推式矯正手法”的動作。

4)醫師的右手按住病人的右肩固定住。

5)醫師左手的中指深深扣住 L4的棘突。

6)病人做三次深呼吸。

7)醫師的右手向頭方向推並固定好;左手中指拉棘突;左肘拉患臀;此時兩手產生牽引作用並以腿壓患膝,使臀臀旋轉到極限。在極限上,左手及左肘同時向內發出拉力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3、內側推拉式矯正手法: 以 L3-L4的腰椎關節為例,且痛(患)側在右側。

1)、2)、3)同前“內側推式矯正手法”的動作。

4)醫師的右前臂經過病人的右腋下;右肘壓在病人的右肩上;並把右手拇指頂在 L3棘突的上(右)側。

5)醫師左手的拇指和中、食指捏 L4的棘突。

6)叫病人做三次深呼吸後,醫師的右肘推;左肘拉到極限,右手拇指向下頂,左手中食指向上拉。四個動作同時作出來,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如果左手中指力量不足,可用食中指重疊,以加強拉力。

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2

4、坐姿旋轉矯正手法:

1)病人跨坐在長凳上,雙臂交叉於胸前。右手放在左肩上;左手放在右肩上。

2)醫師站在病人後方。左後拉著病人右臂;右手手掌根(或豆狀骨)頂住受限椎體的右側橫突上,左右雙手同時出力,則形成旋轉到極限。

3)將病人上身稍微前傾斜,即由右手突發力,即可聽到“卡”的一聲,完成矯正。 此法多用於低胸或高腰之處,而且效果很好。

5、膝肩對壓矯正手法:

1)病人仰臥,醫師立於健側,右手固定患者的右肩在床上不動,左手握著患側的膝,使大腿與臀部成 90度。

2)醫師的左手逐漸地向內側旋轉患者的大腿,到極限。

3)在極限上突然發力,即完成矯正,有時可聽到一聲或數聲的響聲。


6、壓肩拐肘矯正手法:

1)病人側臥,患側在上,患腿彎曲,腳背放在健腿的膝高處,將患腿的膝部置於床沿以外。

2)醫師的左手先將病人的右手向內和向上拉,使患者上身旋轉,然後再將左手固定在病人的左肩上稍微向後(即向外)推一推。

3)醫之右腿壓住病人的膝部在床沿。

4)醫之右肘壓在患者左臀部的後側,逐漸向內施力,產生旋轉到極限。

5)在極限上,右肘突然向內向下發力,即會在患者腰部產生“卡”的聲音完成矯正。

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2

五、腰椎神經異常與皮神經節的關係及病症:

(一)第 1腰椎神經(L1)的異常:主管:輸尿管、股四頭肌、大腿前側肌肉

1、病症——便秘、結腸炎、痢疾、腹瀉、疝氣、腰軟無力、皮膚患病、性慾減退、陽萎、排尿困難、打哈啾、輸尿管。

2、痛徵——

1)皮神經節反射痛區: L1的椎間板毛病少見,所以神經根受壓迫的情況極少,其反射痛區相當痛。

2)局部痛: 在 L1的兩側有壓痛點。

3)局部反射痛: 下腹部痛、腰痛、鼠蹊部到膝部有麻痛感覺。

3、運動受限—— 腰部彎曲困難,站立時患腿向上提高(膝部彎曲)較困難。

4、檢查方法:病人伏臥,檢查病人的 T10-L3區中的兩側肌肉有拉緊、僵硬或觸痛之感,受限關節則在 L1處。


(二)第 2腰椎神經(L2)的異常:主管:卵巢、輸卵管、輸精管、大腿前側

1、病症——闌尾炎、便秘、靜脈曲張、呼吸困難、生理障礙、膀胱疾患、子宮出血、不孕症、夜尿症、頻屁、卵巢、輸卵管、輸精管。 L1-L2精經異常,則有結腸右曲部份的病症。

2、痛徵——

1)皮神經節反射痛區:

a L2的移位比 L1較多,但在臨床上的病例仍不常見。

b L2反射區相當痛。

2)局部痛: 在 L2的兩側有壓痛點。

3)局部反射痛:

a 鼠蹊部至膝部有麻痛的感覺。

b大腿的外側面和正前面也有疼痛。

c腰痛或股痛。

3、運動受限——

1)腰肌無力。

2)L2脊椎動作受限。

3)患腿在走路時大腿內側的肌肉活動困難。

4、檢查方法——

1)病人伏臥,醫師在病人的 T11-L4區中的兩側肌肉尋找有無拉緊、僵硬、或觸痛感之處?而關節受限則在 L2之處。

2)病人仰臥在髖部做屈曲動作。醫師施以阻抗。若患者無力對抗,則 L2神經根有問題,也可用此法則來測 L3神經根的問題。

(三)第 3腰椎神經(L3)的異常:主農牧民:子宮、膀胱、大腿外側、小腿內側

1、病症——膀胱、月經不調、小產、膝痛、生理痛、腰部及腳部發冷、膝無力、房間力減退、子宮。

2、痛徵——

1)皮神經節反射區痛:

a L3的椎間板引起的病變較多,但比 L4少。

b 皮神經節反射區,偶而因某一動作引起劇痛。

2)局部痛: 常有 L3的關節兩側的觸痛並有繃緊的肌肉。

3)局部反射痛:

a 伏臥屈膝即反射痛。

b 伸腿抬高時,膝部的正前區會疼痛。

c 膝部到足部有麻痛。

d自大腿到期小腿內側也會反射痛。

3、運動受限——

1)四頭肌無力,膝伸直動作困難。

2)腰肌無力,髖骨屈回動作困難。

3)L3脊椎動作受限。

4、檢查方法——

1)膝反射遲滯或完全無反應。

2)背屈動作會使大腿疼痛。

3)慢性病痛,在 T12-L5之間可找到緊張、僵硬的肌肉。

4)急性病痛,在 L3兩側附近可找到 明的壓痛點。

5)病人仰臥,醫師一手抬高膝的下部,一手用測試槌,輕敲膝的前下部。若無反應,則 L3有問題。

(四)第 4腰椎神經(L4)的異常:主管:下腰、膝、小腿外側、坐骨神經

1、病症——頻尿、排尿困難、腸炎、膀胱炎、月經不調、前列腺、陰莖、精管、痔瘡、大腿萎縮。

2、痛徵——

1)皮神經節反射區痛:

a 坐骨神經痛:自大腿外側、經踝的上端、延伸到在拇趾,會有麻痛感。

b 若 L4椎間板自然從韌帶內側突出,會壓到 L5神經根,同時會影響 到 L4和 L5兩條神經,甚至可以影響到單獨的 S2神經,和單獨的 S4神經。

2)局部痛: 常有 L4的關節兩側的觸痛,並有繃緊的肌肉。

3)局部反射痛:

a 腰痛、膝膕窩痛。

b 排尿痛、生理痛。

c 骶椎上方的肌肉呈腫脹及劇痛。

3、運動受限——

1)因脛前肌的無力,足的背屈動作受阻。


2)因拇趾伸肌無力,拇趾的背屈動作受阻。

3)患腿外伸困難。

4、檢查方法

1)病人仰臥,伸腿抬高因疼痛受限。

2)反射力無影響。

3)慢性病痛:在 L1-L5之間會找到緊張僵硬的肌肉。

4)急性病痛:在 L4兩側附近會找到 明的壓痛點。

5)病人的腳掌在醫師的阻力下做背屈動作,無力則表示 L4神經根異常。

(五)第 5腰椎神經(L5)的異常:主管:膀胱、子宮、直腸及足部

1、病症——腿腳血液循環不良、腿麻、踝關節炎、小便不利、尿毒、 尿蛋白、易流淚、易流汗、臀肌萎縮、腳趾麻、直腸、子宮、香港腳。


2、痛徵——

1)皮神經節反射區痛:

a坐骨神經痛:自大腿外側到踝部,經踝的背部到內側大拇指。

bL5間板突出,可壓近到下列幾條神經根,或可能產生復(多)根病變:

a) 壓到 L5神經根或同時影響 L5和 S1。

b) 壓到 S1神經根或同時影響 S1和 S2。

c) 壓到 S2神經根。

d) 壓到 S3神經根。

e) 壓到 S4神經根。

所以 L5椎間板產生的病變最複雜,突出的機會也最多,有時腳背上也會有麻痛出現。

2)局部痛:在 L5的關節兩側的觸痛最為劇烈。


3)局部反射痛:

a臀痛,小腿肚痛,踝關節痛或痠麻。

b自然外側,沿到腳內側的三個足趾有麻痛感。

c身體前傾時會加重疼痛。

3、運動受限——

1)腓骨肌無力,腳外翻動作困難。

2)臀中肌無力,大腿外展動作困難。

3)大拇趾伸肌無力,拇趾背屈動作困難。

4、檢查方法——

1)病人仰臥,伸腿抬高因疼痛受限(陽性反應)。

2)足踝反應遲鈍或消失。

3)慢性病痛:在 L3到骶椎的上半部的肌肉,有呈緊張觸痛的情形。


4)急性病痛:在 L3的骶椎的上半部的肌肉呈現 明的壓痛區。

5)病人伏臥或膝部立於椅上,用測試槌敲打足跟的上部,若無反應,則 L5有問題。

5、兩塊底骨之中心線、尾椎尖端和骶椎的中心線,以及棘突連成一線,否垂直?藉以研製骶椎、尾椎,和底骨是否移位?

6、骶髂關節(SIJ)是否過寬?

7、骶椎是否旋轉、歪斜?

8、大轉子是否等高?

9、整條胸腰椎是否全被白色包圍、形成竹節狀?以決定是否僵直性關節炎?

正骨整脊——腰椎關節的矯正手法介紹-第8部分2

下一次探討一下關於《骶髂關節的矯正》後續更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