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原文】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其犹张置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常持其网驱之。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注释】

1、因:循,顺着。

2、辞:倾诉,主张,陈情。

3、不合:前后矛盾。

4、反:反问,反诘。

5、象:形象。这里指言辞中涉及的事物形象。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6、比:并列,类比。这里指同类事件。

7、钓语:形容引诱对方说出实情的试探性、启发性话语。

8、置:即捕兽的网。

9、会:聚集的意思。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译文】

别人侃侃而谈的时候,是动态;自己沉默倾听的时候,是静态。根据对方的言论,听出它的话语中透露出的真实想法,如果发现对方言辞中有前后矛盾不合情理的地方,就要反复地追问他,从而迫使它在应声回答时再度思量,露出真情。语言有可以模拟的静态,事物有可以类比的规范。通过“象”和“比”的手法来探求言辞背后的隐藏的真实意图。所谓“象”,就是用形象化的手法来比喻事物,所谓“比”,就是比同类的言辞进行类比。我们就是这样用静默去探求别人言辞中中隐含意图,就是好像用饵钓鱼一样,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用静默和反诘去“钓”别人的言辞,通过“钓”得的言辞去判断他的决策,以掌握对方的真实想法。这又象张开网扑野兽一样,多设一些网,聚集在一起等待野兽自投罗网。如果把野兽的方法用在人事,一旦方法得当,符合情理对方必然会自己吐露实情,这就是“钓”人的网,应该用这样的“钓”人方法去掌握别人,使其为己所用。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解析】

这一段,鬼谷子开始讲反应之术的方法,这段主要讲的是“钓语”“象比之辞”。

什么是“钓”呢?其实不难理解,“钓语”,就是像钓鱼一样去钓对方的话语,就是一个人隐瞒自己的真实意图,故意说一些启发性或试探性的话语,以诱导对方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和钓鱼一样,要想钓到对方的话语,前提是你的这个意图必须隐藏在诱人的“饵”下面,即具有引诱性或启发性的话语。

什么是“象比之辞”呢?就是指一个人运用象征等形象化的语言,或讲述可供类比的历史,来套取对方的真实意图。说白了,“象比之辞”其实就是一个具体的钓术,用“比”的修辞手法与“象”的象征手法,通过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与增加言辞的艺术感染力的方式来打动对方。这与当时的社会状态有关,在鬼谷子所处的时代,讲道理说服人往往重视所说要通俗形象,这样对方听起来易懂,也容易接受。比如,庄子就擅长用语言来说理,就是用了“象”的手法,《吕氏春秋》列举大量历史故事来说理,这就是用了“比”的手法。

《鬼谷子》反应之道,教你如何做人

用巧妙无形的方法引诱对方,并探测对方的真实意图的权谋家常用的一种说话方式,这种陷阱式的说话技巧也常常成为一种谋略手段。成功的人际交往语言,有懒于人们在“钓言”中发现对方的真实需要,并且在实现自我目标的同时给对方指出一条可行的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