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扁道:三味书屋;扁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扁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是三味书屋的正式亮相。跟随着鲁迅先生的脚步,推开那扇竹门,古朴宁静的书卷气息扑面而来。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三味书屋”的匾额。这匾额背后又会有哪些故事呢?

“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三味书屋是清道光年间绍兴城内有名的私塾,原名叫“三余书屋”。源自裴松之《三国志注》“为学当以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晴之余”。

意思是说,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空闲时间学习。冬天是一年中最悠闲的时候,没有太多的农活,正好有了大把时间可以用来学习;夜晚是一天中最空闲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回到家,这段时间也是属于自己的;雨天会影响很多外出的活动,也便因此有了在家的时间。

这句话放到现在,不就是很流行的“碎片化学习”嘛?如今我们每天的时间被划分的更加精细了,也不太会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但是这种“三余”的学习精神是历久弥新的。

“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后来,“三余书屋”被寿镜吾先生(鲁迅先生的启蒙老师)的祖父改为了“三味书屋”。

但是,为什么要这样改呢?对此,现存三种说法。

第一种,是说“三味”从苏东坡的诗句中得到灵感。据说苏东坡非常喜欢“三余”的说法,并写过“此生有味在三余”的诗句。

当时年近六旬的苏轼,被贬到惠州。一般人突遭劫难,恐怕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位花甲老人。但苏轼却在诗中写道:“醉饱高眠真事业,此生有味在三余”。吃饱了,喝足了,再美美的睡一觉,这才是真正的生活,人生最有滋味的时候莫过于闲暇时间了吧。面对生活的坎坷,他依然能够在属于自己的时光里,活出精彩。

“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第二种,来自于寿镜吾先生的次子,他曾说:“若三味取义,幼时听父兄言,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意为肉酱)。”

这个典故出自于宋代李淑《邯郸书目》,李淑曾说:“诗书为太羹,史为杂俎,子为醯醢,是为书三味”。三味就是以三种味道来形象地比喻读诗书、诸子百家等古籍的感受。

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食物滋养我们的身体,书籍滋养我们的心灵。一本好书就是一场思想盛宴,应该细细品味其中滋味。

“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第三种,来自寿镜吾先生的孙子所说,“祖父对三味书屋含义的解释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

意思是说,甘做平民百姓不去做官;满足于粗茶淡饭,不必羡慕山珍海味;认真体会书籍中的内容,从而收获深长的滋味。

寿镜吾先生本人也有些反封建的意识。家族产业的失败,使他们看清了封建王朝的腐朽,也教育自己的子孙不要去给清王朝当官。

一介布衣,粗茶淡饭,手不释卷,想必这便是过去读书人向往的生活了。

“三味书屋”的改名之谜,告诉我们哪些人生真相?

不管是哪种含义,“三味”都是在向后人传递着做人治学的道理。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节奏也越来越快。我们开始愈加怀念那种简单的生活,简单的快乐。

茶余饭后,捧一本书,泡一杯茶。翻开书卷与作者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交谈,或怅然若失,或欣然一笑,在文字中静静感受生命的力量。

能得衣食暖,常尝菜根香,细品书中味。

人生得此三味,足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