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縣: 增設“雙保險”防止掉隊返貧

“這太好了,真感謝你們!”3月23日,和縣歷陽鎮東河村貧困戶邵懷霞來到村部進行保潔,滿臉笑容,因為村裡給她安排了一個月600元的公益崗位。

和縣: 增設“雙保險”防止掉隊返貧

貧困戶獲得公益崗位,正在村部保潔。

70歲的邵懷霞有一個孫女,祖孫倆相依為命。她的老伴前幾年因病去世,家裡光為他看病花了幾萬塊,她家2014年被識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了這個家,為了撫養孫女唸書,她就在自家僅有的1.1畝地裡播種著脫貧的種子,種植著大棚蔬菜,希望儘快走上脫貧之路。

說起種植大棚,不善言語的邵懷霞談興漸濃,“我家大棚田地勢低,一到梅雨期,雨下得急,水就不能及時排出,得用小水泵打水往外排。”她緊皺眉頭,語氣中透著幾分無奈,“這樣抽水,要有天把才能抽乾。若不及時,大椒秧子就被水淹飄起來,得重新買秧子來布,收成肯定受影響。”

由於自身不懈的努力,她2016年如願脫貧。2018年,該村103戶貧困戶實行特色種養全部脫貧,為讓脫貧戶穩定脫貧,他們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灌溉問題進行調研,並向上爭取項目資金。2019年6月,該村與鎮聯繫,向上爭取得勝河灌區項目資金100多萬元解決永勝圩、茅圩、九聯圩等圩區渠道、清淤等排灌問題。去年11月竣工,居住在永勝圩的東河村的貧困戶也享受著這份“紅利”,邵懷霞說起現在田裡積水問題,一掃先前的愁眉苦臉,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現在建了新的排灌站,水一抽,不到2個小時地裡就沒積水了。”

和縣: 增設“雙保險”防止掉隊返貧

貧困戶參加蔬菜種植技術培訓

對像邵懷霞這樣年紀大的貧困戶來說,灌溉難題解決了,但田裡的大棚蔬菜生產如何指導?因為蔬菜種植是一項技術活,她沒有技術怎麼種植?這一難題起初困擾著她。邵懷霞自稱,過去種植蔬菜基本上靠天收,現在好了,什麼時候打農藥、施肥,都是邵書記來田裡指導,一個月幾次,解了她的心裡疙瘩。他看完棚情,教她怎麼治理。“去年7月,村裡搞了大棚蔬菜培訓,請了一個省級專家講課,教大家怎麼施肥,邵書記還讓我參加,感覺挺好的。去年大棚收入七八千塊。”邵懷霞口中提到的邵書記是村黨總支副書記邵家友,也是村3個產業指導員之一。“我這個片有12戶需要產業指導,邵懷霞年齡大了,手機經常離身,而且手機裡也講不清。”邵家友介紹,為了不讓她返貧,他主要指導蔬菜育苗、種植、農藥配備、病蟲防治、品種更新,給她提供服務幫助。對於邵懷霞這戶貧困戶,他就多次上門跑跑,抽時間到她家大棚看看,幫助指導。“在產業指導上,我們因人而異,因材施教。”邵家友說,村裡針對體弱有病的、年紀較大的貧困戶,讓他們種植春豇豆、萵筍這些技術含量不高的蔬菜,指導規範小拱棚。春豇豆5月份上市,一直能賣到7月,而萵筍春節前就上市,價格又高,一畝田能收五六千塊。他說,這個產業指導,就是幫助貧困戶提高收入,給全村40戶發展特色種養業貧困戶增設第一道保險。

針對今年疫情影響蔬菜等農產品銷售收入,東河村在全村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摸排出7戶有著返貧風險的貧困戶,量體裁衣為他們提供保潔、環境巡查等公益崗位7個,幫助他們增加收入,這是該村增設的第二道保險。

和縣扶貧辦負責人介紹,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為確保在脫貧路上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全縣已發展特色種養戶1497戶,同時安排公益崗位1095個,通過“雙保險”增加貧困戶收入,防止他們掉隊返貧。(常興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