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患口腔癌到自殺,壓倒弗洛伊德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心愛的牧羊犬

今天說說#刷存在感#。

你身邊一定有這樣的朋友,朋友圈、微信群裡,公開會議、討論發言時,天天刷“存在感”,甚至跟他八竿子打不著邊的美國買不到口罩,他也要高談闊論刷存在感。

那麼,問題就來了:

1、我們總愛所說的“存在感”——是總“被刷”的我們感覺到了他無刻不存在的感覺,還是主動“刷”的人感覺到自己存在於周圍人之中呢?

2、如果是後者,是不是他天天“刷”朋友圈,就擁有了“存在感”呢?

我今天看到一篇對法國心理學家羅伯特.納伯格《缺愛》一書的解讀,很好地解答了一直困擾我的疑惑。

書名“缺愛”,其實就是存在感的缺失。什麼是存在感?我們一直理解的存在感=曝光度,以為誰吸引的目光多,誰的存在感就越強——而實際上,存在感指的是,我們在建立一段關係時,在這段關係當中,獲得回應,感知到自己存在時的感受。也就是我上面說的第二種情形——主動“刷”的人感覺到自己存在於周圍人之中,從而產生的感覺。

還是有點抽象,存在感是什麼?沒有存在感是一種什麼體驗?《缺愛》舉了很多例子,從故事開始講起。

比如,家裡有孩子的人肯定知道,對一兩歲的孩子而言,最可怕的不是你訓斥他。因為你訓斥,他也未必聽得懂。對他而言,最可怕的是你不理他。沒有回應,就意味著,他會在某種程度上感受不到,自己作為一個孩子的存在,產生存在感的缺失。為了確認自己的存在,他會更加哭鬧,來博得你的回應。

從患口腔癌到自殺,壓倒弗洛伊德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心愛的牧羊犬

再比如,不知道你在上學時,有沒有過這種體驗。老師問一個問題,讓全班舉手回答。但是,不管你怎麼努力舉手,老師就是視而不見。這時,你會感覺心裡很彆扭,但又說不清是什麼感覺。其實,這就是存在感受到了傷害。

說到這裡,我覺得最開頭的那個 疑問可以解決了——他天天“刷”朋友圈,就擁有了“存在感”嗎?——答案是,不一定

我們每個人都是眾多身份的集合,每個身份,又都存在於某一段關係當中,所以,構建關係,本質上就是構建自己的存在,在構建關係的本質就是回應,或者說反饋。如果沒有,就會損害一個人的存在感。

所以,你有沒有存在感,決定權不在於你,沒有構建起關係,刷再多,依然沒有存在感。在這裡,插一句話,為什麼我們看到微信群裡的通知,最後總要加一句“收到請回復”,表面看是確保每個人都收到,更深層次,是讓信息發佈者獲得“存在感”,如果群裡鴉雀無聲,無人回覆,那麼他便感覺不到關係的存在,便會懷疑和惶恐。

從患口腔癌到自殺,壓倒弗洛伊德最後一根稻草,是他心愛的牧羊犬

沒有存在感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所有的聯繫全都被切斷。這就等於被剝奪了全部存在感。感到世界離你而去,大概形容的就是這種絕望,《缺愛》裡講了著名心理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故事。

晚年的弗洛伊德患上了口腔癌,不能正常說話,也沒法參加社會活動。他平時只能通過女兒安娜,和外界取得聯繫。後來病情加重,跟外界的聯繫越來越少。陪伴在弗洛伊德身邊的,只剩下一條牧羊犬。這是弗洛伊德的朋友送的,一直跟他寸步不離。

但是,隨著病情加重,弗洛伊德的口腔組織壞死,開始散發惡臭。狗的嗅覺異常靈敏,這條牧羊犬,也再也沒有進過他的房間。弗洛伊德的狀態也變得越來越差。最終,1939年,弗洛伊德死於自殺。

根據他的私人醫生的說法,壓垮弗洛伊德精神世界的最後一根稻草,就是這隻牧羊犬。牧羊犬的遠離,切斷了弗洛伊德跟世界的最後聯繫,也讓他失去了最後的存在感。

存在感,就像是精神世界的地基。一旦它垮了,一個人的精神,也會瀕臨崩潰。

存在感這麼重要,但是存在一種情況,你需要切斷甚至讓存在感徹底消失。明天來說說《缺愛》裡另一個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