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廣州鬼市,初次聽到這個名字很多人都會心裡一震,其實鬼市並不是真的有鬼,鬼市是指晚上才開始經營的二手市場,到了天亮就營業結束,所以被大家稱為“鬼市”,其實它跟很多賣東西的二手小市場一樣。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那麼“鬼市”是怎麼來的呢?

關於“鬼市”由來的說法主要有兩種:一種說是以前雞鳴狗盜的小偷們,把偷來的東西集中拿出來夜晚的市場上售賣,都是一些“見不得光”的東西。另一種說法是,早年間破落的大戶人家們出賣一些祖傳的古董珍寶和字畫,因為要顧及面子的原因,所以不能公開銷售,只能夜晚拿到市場上出售,曾經有不少人在“鬼市”上用低廉的價錢淘到價值不菲的東西。以前的鬼市只是在一片空地上進行交易,沒有燈光,不許問賣家的東西從什麼地方來,買賣雙方誰也看不清誰,在深夜來“鬼市”上淘寶的人提著馬燈,選擇適合自己心意的貨物,雙方交易全憑運氣,不吆喝,不明字號,天亮後就散開。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在國內很多城市都會在這種“鬼市”,像北京的大柳樹鬼市,太原的南宮古玩市場,還有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廣州鬼市。

廣州鬼市在廣州本地又叫天光墟

墟,是廣州對民間市場、市集的統稱,趕集在廣州等地也稱為“趁墟”。天光墟,顧名思義就是晚上開業,早上收市結束的市場,所以廣州天光墟也被大家戲稱“鬼市”,早在清朝的《嶺南雜記》中曾有記載:“海邊時有鬼市,半夜而合,雞鳴而散,人與交易,多得異物”。

清未民初時期,廣州天光墟的源地址在廣州長壽路一帶,是舊社會關帝廳人馬和國民黨警局庇護下的夜間市集,主要以擺賣舊傢俱、舊衣物、等二手的廉價貨物,以及各種古董、玉器、文物,字畫等東西為主。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八國聯軍入侵中國之時,國內軍閥一片混亂,各種文物由宮廷和大戶人家中流入市場,古董商人將這些文物私運到廣州再出口,而天光墟就成為這當時古玩文物的集散地,在如今的東風西路和中山八路的荒地上也曾出現天光墟,到了新中國成立後才陸續取締。

改革開放之後,河南的盜墓者把他們從古墓中挖來的東西拿到廣州售賣,當時從河南到廣州的火車是晚上三點鐘到站,從廣州火車站出來後就地擺攤,把古墓中的文物賣給提著燈籠前來淘寶的買家們。所以在廣州的天光光墟上,有一個大家都默許的規定,就是燈光只能用來照看東西,不能照看人臉,無論買家還是賣家都一樣。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時過境遷,現在的天光墟已經沒有以前的火熱,廣州著名的天光墟有六處,分別位於海珠橋、光塔路、人民北路、文昌北路、荔灣路和西門口。如今很多都已經被相關部門取締,海珠橋的天光墟從去年9 月底開始也禁止到橋上擺攤,如今只剩下光塔路的仍然長盛不衰,每到星期六晚上4:00-7:00開市。

2016年的時候我還在廣州上大學,學校就在海珠橋的天光墟旁邊,一個人夜晚去天光墟淘寶是最開心的事情之一,3塊錢買過民國的小人書,10塊錢買過半包貓糧,15塊錢買到過好用的三腳架,一個鐵製的假冒文物用去了80塊,只要是我喜歡的小玩意兒都是我收集的內容。

來海珠橋天光墟擺攤的攤主大部分都是撿廢品的流浪漢和收廢品的人,也有少許環衛工人會前來擺攤,土生土長的廣州本地人幾乎看不到。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海珠橋的天光墟售賣的東西主要以服裝、鞋帽和食品為主,以前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每天晚上的海珠橋都會人頭湧湧,從去年9月開始,這一現象已經成為歷史。

光塔路的天光墟主營的“商品”是舊書、郵票、古幣等東西,改革開放初期的廣州就形成了一定規模的書籍炒賣市場,1980年代,廣州市北京路青年文化宮旁邊是一個賣二手書的地下市場,後來轉移到附近的公園,再後來又轉戰到海珠中路。以前每天晚上光塔路的天光墟都會開市,由於天光墟的人氣大不如前,加上城管對街道的嚴格管制,現在只有每個天氣好的星期六夜晚才會有人開市營業。

這也使光塔路的天光墟成為全廣州唯一還在營業的“鬼市”。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廣州天光墟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既保留著地攤文化的精髓又可以享受到淘寶的樂趣,天光墟上售賣的二手舊物不僅僅是價格低廉的貨物,而是可以勾起大家年代記憶的一把鑰匙。

可能在不久的未來,廣州的天光墟將會全部消失,因為一定規模的天光墟必定會造成噪聲擾民、環境汙染、流浪口人聚集等一系列的問題。但這些並不影響天光墟成為廣州這座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


廣州鬼市是怎麼來的?以前有六個,現在只剩光塔路

作者介紹:我是揹包客炒飯,男。一個喜歡獨自旅行的揹包客,一個人去過廣東、廣西、江西、湖南、貴州、重慶、四川、雲南、青海、新疆、西藏等地方。正在環遊中國,平時分享一些旅行攻略和旅行見聞,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