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的吹法技巧

1.有的人对正确口形唢呐吹奏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正确口形又缺乏理解,因而在吹奏过程中难免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有的用鼓腮吹法,口角松动,发音粗野;有的是牙床充气吹法,气流分散, 费气费力;有的是双唇过於里收,唇肌紧张,音响难听,形象表情欠佳;有的是双唇大面积地平铺前仲,紧顶气牌,使发音响而不美,松而不柔,亮而不脆。口形不正确,必然影响吹奏,甚至造成音准控制和力度变化困难,强弱幅度和音色对比不明显,因而吹奏出的旋律只能是“音“乐,而不是悦音。以上几种吹法基本上都属于离不开气牌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气牌在瞠呐吹奏中起什么作用?它与口形的关系如何?

唢呐的吹法技巧


2.唢呐吹奏使用气牌,与民间艺人的吹奏有关。以前的唢呐艺人(俗称吹鼓手) ,为了谋生,长期走付串乡,生活无定,或为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吹吹打打,或赶上集市庙会欢庆节日出力卖艺,酷暑烈日,严冬冰雪,风吹雨打,饥寒交迫,不敢放过任何一个机会,而且要吹奏得好,才不致失去谋生的来源。这样的社会环境与条件,迫使他们必须练出一手过硬和超群的本领,以保证卖艺求生的起码条件。在民间艺人中,特别强调要有能在长时间内吹奏的硬功夫,因为红白喜事一 吹就是几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尽管中间有时有笙笛给以对答配合 ,唇肌力的消耗是很大的。特别当需要连续吹奏几首乐曲或一首乐曲无限反覆时,鼓腮换气法(亦称循环换气) ,便成为艺人不可缺少的 一种用气技巧。

3.鼓腮换气法(这里指大鼓肥) ,必然导致唇肌松动, 口角力减退,这时气牌就能起到弥补缺陷减轻唇肌疲劳的作用。民间艺人在很多场合要边走边吹,有时一走就是几里、几十里,遇到高低不平上坡下坡时,远要抬头弯腰,扭头转身,遇到人多拥挤远会发生 碰撞,在此种情况下,要保持稳定的吹奏,除需要良好的吹功训练外 ,气牌起著相当重要的弥补作用。但如果过于长时间吹奏,仍然会使口角失去控制力,甚至出现撒气漏风噪音怪音等现象。为了克服这方面的弊病,有些艺人改进了气牌,如把一般为嘴宽二分之一左右的气 牌,改变为接近於嘴宽,以避免口角过於松动和撒气漏风,使口形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以利于长时间吹奏。也有人把气牌敢为大于嘴宽, 并带有凹形(即“~”形)和人的自然口形基本吻合,除起上述作用外,还可以防止唇肌向外翻卷,有利于唇肌力的发挥和对哨片的控制 ,还能对欠佳的口形起到遮挡作用。

唢呐的吹法技巧


4.唢呐吹奏使用气牌是过去民间艺人吹奏的特定环境和条件形成的。现在民间艺人的社会地位及吹奏的环境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唢呐吹奏的方法和技巧也在变革和提高。不少民间艺人一跃而为艺术院校的音乐教师和专业文艺团体的演奏员。他们通过长期的教学和舞台实践,在唢呐吹奏方法和技巧运用上,都有不少改进和提高。有些民间艺人虽仍在民间吹奏,但同样不甘落后,孜孜不倦的自我充实、学习,在吹上同样有了很大的进展和提高。记得前几年下乡采访,亲眼看到孙玉秀、菏泽何贯贤、成武冯桂臣的舞台唢呐吹奏,深得教益。特别是鱼台宋书彬的吹奏,不戴气牌,一连吹奏了五首民间乐曲,竟毫无费力之感。民间艺人不戴气牌吹奏的方法,引起我极大的兴趣。从此我对不戴气牌的吹奏方法,认识上更加坚定了。但由于平时习惯戴气牌吹奏,突然去掉感到别扭,出现口角松动,唇肌前移,含哨过深使哨片失去控制,撒气漏风,发吾松散,超吹高音困难,双吐音不清晰,甚至还会出现杂音、断音、呼吸紧张,换气脱节等现象。但时间一长,就能体会到它的长处。于是我把这种方法运用到教学中,取得了相应的好效果。

5.采用去掉气牌吹奏的方法训练学生,使他们较快地掌握了正确的口形,增大了口劲,较快地提高了吹奏技巧。经过几届学生的实践,证明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它具有以下优点:①使口形完全暴露在外,便于老师和学生自己检查,易于纠正错误的口形。②唇肌含哨位置深浅易于适中,口形自然松弛,形象美观,易于掌握正确的口形,为以后的吹奏训练,创造良好的条件。③力点集中,缩小了口角劲的训练过程,加快了基训进度。④可避免鼓腮和牙床充气,易于掌握音音准和控制音高 (持别是超吹高音)。⑤唇肌松紧、吞吐变化运用自如,音量音色能产生较明显的对比变化。⑥有利于唇舌各种技巧的发挥,为吹奏者全面掌握瞠呐的吹奏技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然,这并不是说气牌完全无用;或者学生也不必再掌握戴气牌吹奏的方法。

唢呐的吹法技巧


6.在吹奏一些特定的乐曲,或舞台演出,或在特殊情况下较长时间用小鼓腮换气的方法连续吹奏时,气牌还是需要的,因此,学生同样需要掌握戴气牌的吹奏方法。习惯于不戴气牌的吹奏,突然戴上气牌,会不会影响正确的口形呢?只要唇肌不紧顶气牌,丝毫不会影响正确的口形。这样,一般情况下不用气牌,必要时又可以利用气牌。实践证明,不戴气牌的吹奏方法,不但适用于学生的初学阶段,即使进入中高级阶段的学习,采用此法仍然收效很大。如果利用气牌时,必须注意到,气牌的安装位置(即气牌至哨面之间的距离)对口形的影响,位置向下,等于哨面与气牌的距离加大一但需要依靠气牌时,会造成唇肌过于前伸,口形突然大变,影响音准和音色;反之,唇肌被阻,口形变化受阻,两样影响正确的吹奏。另外,哨座的长短也要适中,过长等于加长了哨面至气牌的距离, 反之,又等于缩短了哨面至气牌的距离,都同样会影响口形的正确运 用及演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