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有人说,好的歌词是温暖的,是直击人心的,就像张信哲的《信仰》。每次听这首歌,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就像歌词中唱的那样“我爱你,是多么清楚,多么坚固的信仰;我爱你,是多么温暖 ,多么勇敢的力量;我不管心多伤,不管爱多慌 ,不管别人怎么想,爱是一种信仰,把我,带到你的身旁”,爱是一种信仰,就像沥川和小秋的爱情。他们之间百转千回、令人感动的爱情就是源自于内心对爱的信仰。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小秋对爱的执着

对于从未经历过爱情的小秋来说,沥川是她生命中的光芒。他温暖、儒雅、体贴、浪漫,仿佛所有美好的词语用在他身上都不为过。所以,小秋从一开始就沦陷了,她一定是希望能和沥川一起到老的,所以才会为了沥川和父亲大吵一架,然后独自一个人历尽艰难去寻找沥川。所以,小秋的爱是极致的,她爱他,所以她忍受不了失去他。

四年的时间,很长,对小秋来说更长。沥川不辞而别,对于小秋来说不是抛弃,因为她了解沥川不是那样不负责任的人。但就是这样的信任却让她更加难熬,她不断地写信给沥川,1500多封信,寄出的不仅仅是小秋的思念,更多的是她的不甘心,她的执着的爱。

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聪明如她,一眼便看出沥川是爱她的。于是,她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开始争取。她为了爱,主动亲吻沥川,在家里、电梯里,她都是主动地那一方。有一个剧情让我记忆十分深刻,沥川去小秋家看猫咪,小秋从沥川的脖子上发现了那枚戒指,小秋脸上那种悲伤和欢喜交织的表情,让所有的观众感受到了爱情的魔力。

小秋不停地努力,可是沥川却在不停的逃避。我想如果她没有发现沥川的墓志铭,也许她会一直主动到底吧!可是,她却发现了,沥川的墓志铭让她的情绪瞬间崩塌。她恐惧分别,父母的离去对她伤害实在太大,所以,当她看到沥川的墓志铭时,才会情绪失控。

幸好,沥川明白了爱是陪伴,即使到最后一刻,能陪伴在一起就是爱情最美好的存在。苏黎世,美丽的地方,成就了美好的爱情。小秋的执着在最后获得了回报。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爱是给你幸福

很多人觉得电视剧最大的问题就是如此优秀的沥川为什么爱上平凡的小秋,我想那是因为你们不懂沥川!

沥川爱上小秋,是因为这个女孩的天真、淳朴、灵动、可爱是他身边的女孩们所缺失的,却也是沥川最向往的。沥川爱小秋,不是那种浅尝辄止的爱,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爱。

还记得他尝试着问小秋可不可以吻的时候的样子,期望、羞涩都集合在一起,让观众看到了爱情青涩的样子。我想他也是做好了和小秋白头偕老的准备的,要不然他也不会历尽艰辛,到个旧去寻找小秋。可是,命运弄人,他的癌症复发了。

沥川选择放弃小秋,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太爱。他希望给小秋幸福,可是如今的他已然是不可能做到了,我理解他为什么选择离开,但总觉得他离开的方式太过于残忍。没有任何的征兆,不留下任何念想。离开,毫无痕迹!

观众怜惜小秋,四年对她来说实在太难。可是,最可怜的不应该是沥川吗?四年,他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克制着心理上的相思,他希望小秋“move on”可是,真正不能“move on”的那个人难道不是他吗?1500封信,他每封必读,所有的情绪波动都源自于小秋的信,爱却不能表达,爱却不能爱,最痛苦的是沥川吧!

命运让他们再次相遇,面对小秋的主动,他不断躲避;面对小秋的痛苦,他克制自己的情绪,尽量装做不在意;可是,面对小秋的赌气,他还是忍不住去找她。沥川的爱太深刻,深刻到把自己伤到伤痕累累。

最令观众感动的是沥川的墓志铭吧,这里睡着王沥川,生在瑞士,学在美国,爱上了一个中国姑娘,所以,死在中国。最后的最后,他想到的只有小秋!

对于沥川来说,爱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就是希望小秋幸福,哪怕自己伤痕累累,也在所不惜。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最后的结局是开放式的,无论喜悲,我觉得经历过这样的爱情就已经值得了!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爱是一种信仰——沥川和小秋的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