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说到鲨鱼,很多人想必都会被它凶狠的外表吓到。鲨鱼作为海洋里顶级掠食者之一,纺锤形的身体可以获取极快的游速,灵敏的嗅觉能够捕捉到数公里之外受伤的猎物气味,锋利的牙齿足以撕碎猎物。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海洋霸主——鲨鱼(来自网络)

鲨鱼在水中的速度能超过10m/s,且身体表面覆盖很多小鳞片。这些小鳞片尺度在100微米左右,同时在鲨鱼成长的过程中并不会变大。鳞片的生长方向与鲨鱼游动时水流方向基本一致。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电子扫描显微镜下的鲨鱼鳞片(来自网络)

鲨鱼不同身体部位的鳞片大小和形态也不一样。头部和尾部的鳞片大而偏平,背部和腹部的鳞片小而尖锐。这一特点可能与鲨鱼身体表面受到的水流阻力不同有关。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不同部位的鳞片形态(来自网络)

1983年Walsh受鲨鱼皮鳞片结构启发,研究了不同微观结构对水流阻力的影响。他发现这些简单的微观几何结构能够降低约8%水流阻力。

而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3D扫描能够完整描述鲨鱼鳞片结构。Luo基于扫描的鲨鱼鳞片结构做了模拟分析,发现水流阻力降低12%-14%。

从上面两组数据可以看出,与光滑表现相比,鲨鱼鳞片结构对降低水流阻力作用非常显著。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从鲨鱼鳞片抽象出的简单微观几何结构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3D扫描鲨鱼鳞片结构

通过分析结果来看,除了鳞片尖端出现较大的剪应力(可以理解为水流阻力大小),其他地方的剪应力都较小,所以水流阻力也较低。

阻力小的另一个原因,鲨鱼鳞片表面的超疏水性。鲨鱼鳞片与水滴的接触角超过150°(类似于荷叶上的水滴),附在鳞片上的水流会被很顺畅的带走。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鳞片结构表面剪应力分布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鳞片超疏水性示意图

根据鲨鱼鳞片表面结构特征,“鲨鱼皮”泳衣诞生了。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身穿“鲨鱼皮”的Spitz赢得7枚金牌,Phelps赢得14枚金牌,游泳竞赛记录被一轮一轮的刷新。这些结果充分说明了“鲨鱼皮”泳衣在降低水流阻力中的作用非常显著。2010年随着对“鲨鱼皮”泳衣的质疑声越来越强,国际泳联禁止使用包括“鲨鱼皮”泳衣在内的高科技泳衣。

“鲨鱼皮”泳衣十年辉煌历史由此走向尽头!


独领风骚的“鲨鱼皮”泳衣

“鲨鱼皮”泳衣和微观结构(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