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魔都“虹浦两场”的人——上海地服分部林俊同志一线实录

新年伊始,正值春运高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突然爆发,使机场这个承载着万千旅客运输和集散的重要场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与危机。

金鹏航空客舱与地面服务部上海地服分部承担着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近70架次飞机的地面保障任务,除了负责航班在运行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现场指挥,行李卡控,车辆管理,要客及机组保障均在他们在职责当中,可谓是事无巨细。疫情来临,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候机楼里,停机坪上,到处都有他们冲锋陷阵的身影。上海地服分部中心经理林俊同志,就是这样一位坚守在上海东西两端,奔跑于“虹浦两场”的老党员。

“疫”不容辞,勇为部门“领跑者”

上海地服分部作为公司一线业务部门,每天要与数万名来自天南地北的旅客打交道,看着日益激增的感染人数,作为2003年非典的亲历者,林俊同志敏锐地察觉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防护措施不到位,一旦造成内部员工感染,后果不堪设想。

更令人忧心的是一线员工普遍年纪较小,未曾经历过非典防疫,对个人防疫知识也不够熟知。作为有经验的老同志,林俊同志主动放弃休假,积极配合公司协调一线员工的防控物资配备,为员工准备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并通过网络、纸媒等渠道获取各类防疫知识,结合公司下发的人员防疫操作指南,下沉至一线,为员工们耐心讲解防疫手段,细致到防护服该如何穿脱,手部该如何消毒等,全力保障94名一线员工们的人身安全。

看到员工们身着厚重的防护服,护目镜和口罩在脸上压出了深深的痕迹也从无怨言,仍坚守在各自的岗位,林俊同志多次感慨:“我们的一线员工真的太辛苦了,没有一个退缩的,他们都太好了。”

守望相助,愿作联鄂“搭桥人”

1月23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有着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宣布封城,随后湖北省内各市接连响应,誓将疫情传播途径尽数斩断。

“一定要注意休息、增强抵抗力,保持放松的心态,工作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保护好自己和家里人。”受疫情期间出行限制影响,上海地服分部一湖北籍员工无法及时返沪投入生产,工资收入受到较大影响。人近中年,上有年迈父亲需床前尽孝,下有三个幼子嗷嗷待哺,且妻子暂无工作,家庭日常生活维持艰难。林俊同志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与其联系,多次电话询问该名员工及家人生活状况,确保生活防疫物资充足,关注其每日上报的健康信息,主动安抚员工负面情绪,积极开导沟通。随后林俊同志又为其向公司申请困难员工最低补助,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

该名湖北籍员工也曾多次向林俊同志向公司表达感谢,一次次电波的传递,架起沪鄂两地守望相助的桥梁,疫情当前,联通的是比平日里更真更深的情。战“疫”路险,无论你在哪里,公司都不曾忘记你;抗“疫”时艰,无论你在哪里,我们都会尽我所能帮助你。

敬业奉献,甘当两场“接力员”

林俊同志家住虹口,距离浦东机场有近60公里的距离,而奔波于浦东虹桥两场之间却是他工作的日常。

3月10日-15日期间,公司临时新增上海虹桥=贵阳国内客运航线。林俊同志接到通知后,作为排头兵主动响应公司号召,往返近120公里,深入邻近疫情高危区域的虹桥机场参与航班现场指挥工作。由于贵阳旅客构成的特殊性,许多年长旅客没有智能手机无法完成健康码的申报,于是林俊同志及其他商务员耐心讲解,主动帮助旅客利用自己的私人手机逐一为旅客完成申报,以保障旅客顺利出行。这样的暖心之举使得旅客连连夸赞,一位老阿嬷带着孙子离开时,一直摆动着小孙子的小手向商务员们不停挥手致谢。

除此以外,林俊同志积极沟通协调虹桥机场地面保障代理单位,增派浦东地服人员做好各项防控保护工作,并再三提示地服人员加强逾重行李的卡控,此举为公司增加了11635元的辅营收入,至此带领上海地服分部员工圆满完成虹桥机场新开航线的地面保障工作。

林俊同志于2004年在当时的扬子江航空宣誓入党,至今已有16年党龄,正是有林俊同志这样的老党员,在疫情期间发挥着党员模范先锋带头作用,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员工立足岗位,甘于奉献:疫情期间,上海地服分部特种车驾驶员张敏冲锋在前,自费购置红外线测温仪及消毒药水送至车队,做好车队全员健康管理;在口罩缺乏之际,部门内众多员工无偿提供口罩等防护用品,主动帮助同仁们解决困难;更有驾驶员们为保障机组正常进退场,越过重重防疫关卡,单程长达6小时,奔波于上海—南京之间……这些我们身边最熟悉的人,都在为战“疫”做出自己的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

(撰稿人:曹梦煜、丁超超、韩璐)

奔跑在魔都“虹浦两场”的人——上海地服分部林俊同志一线实录


奔跑在魔都“虹浦两场”的人——上海地服分部林俊同志一线实录


奔跑在魔都“虹浦两场”的人——上海地服分部林俊同志一线实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