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众所周知,中国的伟大发明有丝绸、纸张、瓷器、炼丹术、指南针和火药等,其中丝绸和纸张外传比较早,瓷器的外传则比较晚。瓷器可能是在隋唐时代,由于中外交通渐渐发达,才开始外传的。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丝绸之路图

一、瓷器外传的路线

瓷器外传的路线有两条,一是汉初以来就已开发使用的“丝绸之路”的陆路,由玉门经过回教国家,在通往欧洲;第二条是海路,海路与陆路这比较迟晚一些。

隋唐,特别宋以后,由于我国的造船工业的发展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海上交通才发达起来。海路是通向东南亚、西亚、非洲和欧洲的。远洋航海虽有风浪之险,但它的优点是运输量大,人安逸,比起来还是较陆路方便些。这两条路都是瓷器外传的主要通道。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古代运输瓷器包装图

二、外国出土的中国瓷器实物

1854年,印度布拉明那巴德,出土了邢窑白瓷和越窑青的残碗;1910年与1913年中亚的撒马拉、拉及斯出土了唐三彩的陶器和邢窑、越窑的瓷碗残片;1912年埃及开罗附近的佛斯塔脱遗迹出土了许多三彩陶片和越窑瓷残器,还有刻着莲花、凤凰等中国风俗图案装饰的瓷器残片。这些陶瓷,是什么时代传出去的,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但从这些出土瓷器的器型与图案分析,它们都是唐朝和唐朝以后的器物,则是无可疑。

9世纪中叶,阿拉伯商人苏列曼由海道来中国,他在游记(851年)中说:“中国能用陶土做用具,透明象玻,里边盛了酒,从外边可以看得见。”今天我们所使用的玻璃是很透明的,但当时阿拉伯的玻璃,未必很透明(在以后的文章中,咱们再细谈)。7、8世纪,也就在唐朝初年,中国和中亚、西南亚诸国交通已很频繁,这些国家的人们都非常欣赏中国的瓷器,所以这就导致中国的瓷器必然会被外运、外销。

但是确实的文献则出现于宋朝以后。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三彩马图片

《宋史·食货志》记载:今杭州、宁波对南洋和中亚、西南亚诸国进行的贸易活动商品之中,瓷器是数额最多,最为畅销的商品之一。这些买中国瓷器的国家,又和其它更远的一些国家用中国的瓷器进行贸易,于是中国瓷器就流传得更为广阔,而且在国际市场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7、8世纪,瓷器可能已输到非洲,在12世纪后期,埃及王萨拉定曾把中国瓷器40件转赠给大马色国王奴尔爱定,作为外交礼物来使用,

由此可见中国瓷器的声价之高。

三、元朝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瓷器与世界的交流

13世纪初,蒙古人崛起,以闪电般的攻势,向西方、南方前进,所向披靡。到了13世纪80年代,蒙古帝国攻占了亚洲的大部分地区和欧洲的一部分地区。蒙古帝国统治俄国差不多200年,波兰、匈牙利、德意志这些国家,当时也都被蒙古帝国统治过较短的一段时期。在蒙古军队之中,也有许多其他许多民族的军人,而且在军队之后继之以使节、商人、教士、旅行家和学者,他们纷纷往来不绝,所以元朝的中外交通、货物交流是最广阔而繁盛的。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元朝版图图

那时中国人、阿拉伯人和欧洲人的著作,保存到现在的还很多。从这些著作和其它文献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文化货物的交流确实是频繁的。在13-14世纪,中国的瓷器不断大量地向西南亚、欧洲、非洲输送,正如元初马可波罗《游记》所说:“元朝瓷器远销到全世界”。当然,这全世界并不包括新大陆。14世纪,摩洛哥人依宾拔都记述泉州情况说:“瓷器转运到印度、也门。”又说:“瓷器达到我的故乡摩洛哥。它们是世界上最好的瓷器。”所以说元朝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瓷器与世界的交流。

四、明朝的瓷器外交

明朝永乐三年(1406年),航海家郑和带了包括瓷器在内的大批货物、金钱和大批士兵、学者,航海到过南洋、印度、波斯和阿拉伯、非洲东岸诸国,当时就将瓷器当做国礼赠送诸国国王。诸国派特使来中国时,中国也赠送他们瓷器等物。郑和先后七次“下西洋”,在中外交通方面。作出了重大的贡献。17世纪初期,欧洲商舶不断来到中国,在返航时,中国瓷器是欧洲商舶带回去的最主要、数量最多的东西,据说每船瓷器数量常常多达万件之多。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明朝与各国交往图

崇祯年间(1628-1644年),瓷器从福州输往日本,每船也常有万件。据《野获篇》所载,阿拉伯使者归国,别物不谈,单以瓷器一项说,就多达几十车。由此可知,中国瓷器外运,除海道是大宗外,陆路运出的也不在少数。

五、我国制瓷技术的外传与影响力

由于我国瓷器在国外市场的畅销与知名度,促进了我国制瓷技术的外传,朝鲜在918年就从我国学会了制瓷。菲律宾大约在14世纪,可能还要早些,也学会了制作中国瓷器。日本从中国学会瓷技后,就在濑户开始建窑制造瓷器。11世纪,波斯学会制瓷,波斯瓷器的形式,直到1221年仍然在模仿中国瓷器样式,例如:瓷器上中国风的风凰图样。

古代中国的瓷器和制瓷技术是如何外传的?

欧洲牛人研究中国瓷器图

中国制瓷的方法,还传播到阿拉伯、伊拉克、土耳其和叙利亚等国家。意大利威尼斯,1470年从阿拉伯学到制瓷方法。这是中国瓷技传入欧洲的开始。以后欧洲各国制瓷,大都是先后从威尼斯学去的。英国制瓷比较迟晚,是从欧洲大陆传去的,还是直接从中国传去的,还有一定的疑问,

但不管从那里传到英国,其根源必然是我国。

欧洲各国仿造中国瓷器之初,由于烧成温度不够高,成品都是软瓷。它们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研究,才逐渐掌握制造硬瓷的方法。而且,他们最初生产的瓷器,常常脱离不了模仿。例如1708年,德国人柏特格所造的硬瓷,还是模仿中国古名窑的产品。1760年,丹麦还烧造中国风的青花瓷器。在同一年代,英国博屋设“新广州瓷厂”,连设备都是从广州订制的,而生产的瓷器,无论形制或图画都是中国风格。可见祖国劳动人民的创造,对于世界人民的影响,是何等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