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江湖,霧裡看花


網絡江湖,霧裡看花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聲音,有聲音的地方就有謠言。任何國家都一樣,這是不可避免的社會現實,謠言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辨別不出事實真相——“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疫情以來,宅家只能捕捉些網上消息以瞭解四海八荒的動態,不知是不是今年天有異像,網上傳聞鋪天蓋地,如蜘蛛結網,讓人妄言附體,各家媒體硬核、各路神仙下凡、各種新聞重磅,嘰嘰喳喳,甚囂塵上,這個情有可原,畢竟“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屬於士大夫的情懷,但關鍵是這裡面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甚至妖言惑眾,讓人防不勝防。


人說知情權就是生命權,在網上,某些信息,屬於刻意隱瞞真相,有些信息,其實就是謠言,這兩者又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甚至把真實歸入謠言,把謠言傳成真實。


誠然,世界上不能只有一種聲音,這樣非常危險,但是對有些人來說,因為謠言對他們有誘惑力,他們更願意崇拜謠言,或者說是他們需要謠言。


最近網上盛傳新冠病毒的出處,或是A、或是C、或是B、或是八杆子打不到的地方,比如幾億光年以外的太空。總之就是指責對方是罪魁禍首,就是編派誰是新冠它媽,目前疫情還非常嚴峻,一些人就利用謠言開始甩鍋,於是這世界只能在甩鍋中繼續謠言。


有首歌叫《霧裡看花》:在這搖曳多姿的季節,你知哪句是真哪句是假,借我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雖然霧裡看花,但有些謠言還是可以識別的,比如網絡上盛傳的武漢病毒研究所一名2012級的女研究生黃XX是所謂的“零號病人”,說她已經去世,並把病毒傳染給了殯儀館的人,以至於傳播開來。其實黃2015年畢業後就離開了武漢病毒研究所,2016年開始在四川工作,目前健康平安。這算是最荒唐的謠言之一了。


再有“吹哨人”李文亮的“臨終遺言”,過於文藝和劇本化,即使很感人,也許是好意, 但一看就是編的,而且活著的人把自己說的話“塞”給去世的人,死無對證,終歸不算厚道。


還有一種是“栽贓”給活著的人,比如網上有人說湖北作家方方享受正廳級專職作家待遇,領了三份高薪,購置五處豪華房地產。一聽就不懷好意,方方即使有那麼多房子,和“日記”完全扯不上半毛錢關係, 觀點見解可以不同,但對於這種惡意挑事兒,人身攻擊的行為也當屬謠言的一種。


至於“散佈武漢肺炎謠言不實消息,8人被依法處理”,這是一條真實的信息,但它的內容中的“謠言”並不是真相,真相最終是:這8個人不是造謠者,是英雄,他們說的是真話。這就出現指控謠言者實際是謠言製造者。

網上的許多謠言其實不攻自破,不實之處終究水落石出,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比如一些著名之人經常被“去世”,隨著他們的“還魂”自然而然又會“活過來”,網民習以為常,所有人在這個真假難辨的網絡熔爐中已經淬鍊成金剛不敗之身,以其假攻其不備,以其真還治其身。


但有一些信息就很難一下子辨別真假,你不知如何來判斷。 2月17日晚上10左右,廈門市為有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擴散,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市民健康,按照市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要求,在全市範圍內集中統一開展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愛國衛生運動——使用霧化機械設備同意對城區主、次幹道實施噴灑消毒。看著視頻上霧炮車燈閃爍,齊頭並進空地絕殺,廈門像個凱旋的城市,覺得說不一定“煙花三月可下樓”了。


於是發了一個朋友圈。沒想到發出去不到5分鐘,除了十幾個圈友點贊以外,更多的親們甚至語音、電話來告訴我這招不靈,原因是會帶來更大的毒害。


我立即找出“我方網上”依據: “針對這次集中消殺,市疾控、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專家介紹,此次消殺所採用的消毒液濃度在安全值範圍內,對人體影響可忽略不計”。

你們消息從哪來的?

網上啊!!

也是網上?我細看!!


“近日發現,隨著返程高峰到來和企業復工,不少小區、企業、辦公場所、街面等存在過度消毒的現象,疾控君看到後都震驚了。新型冠狀病毒的主要傳播途徑為經呼吸道飛沫和接觸傳播。而室外環境、綠化、道路等等,因空氣流通、紫外線等因素,極不利於新冠病毒存活,一般無需消毒。根據已掌握的新冠病毒傳播特點,目前防控階段應堅決禁止在小區、企業、辦公場所等入口設立消毒通道,堅決禁止街面進行大面積消毒!


且慢,“我方網上”再舉證:廈門市園林植物園研究員蔡邦平認為,低濃度的含氯消毒液進入土壤稀釋後,再被植物根部吸收,影響不大。


還有,廈門市環境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王堅表示,關於集中消殺時對外環境,尤其是水環境的影響,市民也可以不用擔心,消毒液濃度在安全值範圍內,即便消殺後有雨水沖刷,排入汙水管網或者外環境,也不會有負面影響。

“反方”拿出殺手鐧(網上某政府官方文件)


噴霧化學消毒劑,可能會引起眼睛、皮膚刺激、吸入性肺炎、皮膚炎症、過敏反應等,嚴重的會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兒童哮喘發作以及流浪貓狗中毒死亡。


對於有名有姓的蔡研究員、王總工程師和網上消息來源我更願意相信前者,但一想到“嚴重的會導致老年人慢性支氣管炎的復發,兒童哮喘發作,甚至流浪的貓貓狗狗也會受到性命威脅”便開始猶豫了。萬一呢?


再一細思,此事也許不僅是“學術”上的,還可能存在其他方面的“嫌隙”和有著一般人不瞭解的背後隱情,或者得罪了誰。當然這純粹是吃瓜群眾自作多情,庸人自擾,想多了。但這網上的事兒雲遮霧繞,沒個準頭,萬一呢?


一人獨處思辨,孤立的個體也許具有主宰自己的反應行為的能力,但你面對強大的群體則缺乏這種勇氣,很容易在步調一致人云亦云的集體主義打造的英雄主義中落花流水般的潰敗。


最後結果:把這條朋友圈刪掉了。

刪是刪掉了,但仍然沒搞明白哪一條是正確的?其中總有一條是謠言,然求證無門。

不過這件事廈門市算得上牛掰,已經噴了,你網上愛誰誰,怎麼樣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