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俗语作为中国文化精粹组成的一部分,其起源一般都是在古代农村之中。因为俗语不像诗词歌赋之类的艺术形式,门槛较高,

俗语最大的特点就是较为理解,这也就使得俗语能够在农村之中快速的流传。这些俗语有些是指导为人处世的道理的,有些是指导农作物种植的,还有关于气候和一些节气的说明,对后世都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句俗语,希望对大家的生活学习有所帮助。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这句俗语就是"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这句话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麻子脸和没有胡子的人我们不可与之交往,而罗锅(驼背的人)腰间可能藏有杀人刀,跟他交往的时候一定要好好提防。这句话的引申意思也可以为表面上对你弯腰恭敬的人 ,很有可能会在背地里给你捅刀子。那这句话为什么这么说呢?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麻面

在古代,麻子脸的人一般都是感染了天花病毒痊愈之后留下的,一个一个犹如芝麻大小的坑,密密麻麻的看上去十分恐怖。而这种人得了这种病之后,一般都会被周围的人所排斥,对生活失去希望,就算痊愈了之后,心中也会留下不可磨灭的伤痕,往往之后选择入山为匪,性情暴戾无情,反复无常。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无须

而没有胡须的人,一般都心思深沉,城府很深,经常做两面三刀的事情。就比如皇宫里面的太监公公,阴阳怪气,不男不女的,我们跟他们交往一不小心就会被他算计,陷入万劫不复之中,因此我们最好的选择就是不去跟他们扯上关系。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罗锅腰

最后一句"罗锅腰怀杀人刀"其实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天生驼背的人,因为常年被人嘲笑,遭他人歧视,所以心理很有可能扭曲,对这个世界抱有仇恨的心理。所以跟他们交往的时候,他表面上可能不以为然,但一抓到机会可能就会对你造成伤害。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第二种解释指的则不是生理上的驼背,而是心理上的驼背。在生活中我们总能遇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对你毕恭毕敬的人,这种人我们也千万要小心。要知道,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这种人往往表里不一,正面上跟你称兄道弟,关系好得不得了,背地里可能就会给你捅刀子。

其实按照现在的看法,这句俗语其实是有些片面的,毕竟人不可貌相,有些人看起来很凶却十分心地善良,有些人看起来和善背地里却坏事做尽。能不能相处还是要看人的心态,只要心态乐观,心存善念,那就是值得交的。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古人们流传下来的俗语,是对人生百态的总结和提炼,是生活智慧的总结。但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很多俗语已经不适用与这个时代,所以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我们认真学习,不好的及时抛弃。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其实古人的俗语谚语对联还有许多,好比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在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里的“增广”就是《增广贤文》,而“幼学”是指《幼学琼林》。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这是中国唯一一本记录俗语智慧的一本书籍,里面有俗语上千则,在俗语的背后还有很多有趣的故事,看了之后哈哈大笑还能学到很多智慧!《增广贤文》和现在越来越多的心灵鸡汤文章不同,《增广贤文》里面有很多对世态炎凉的描述。堪称中国古代的《毒鸡汤大全》《提升口才,每日一句》,里面讲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非常直白,十分露骨。

俗语“麻面无须不可交,罗锅腰怀杀人刀”,老祖宗识人好坏的标准

这套是白话文版本的,因为文言文一般人真的很难读懂!这个版本的读起来实在是有趣!

一整本智慧你只需要48元,还送一本《道德经》,真的非常有价值!

点击下图购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