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昨天,閨蜜給我打電話,一接通就哭了起來,從她斷斷續續的語言中,我聽出來是和男朋友吵架了要分手,我本以為只是因為一些小事,打算等她心情平和之後就好好勸勸她,可誰又能想到,等她平靜下來跟我敘述了事情的經過,我直接就跟她說:“分手吧!”

閨蜜和男友相處了大約五年,一直是異地,她的男朋友很優秀,我見過幾次,長得也很帥,但是家裡是單親家庭,爸爸很多年前就去世了,昨天見了家長之後,閨蜜說他的家庭關係真的太畸形了。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閨蜜剛進屋的時候,男友媽媽特別熱情,但是閨蜜卻驚呆了,因為他媽媽直接就穿著一個背心外加一個平角褲,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換衣服的時候還要兒子進去幫她係扣子,跟兒子分享新買的衣服,甚至沒事還要跟兒子抱抱。

閨蜜離開的時候和男友說了這個問題,可是男友卻一副很奇怪的樣子,笑嘻嘻的說:“我和我媽這叫感情好,再說我媽都不拿我當兒子的,我小的時候我媽還給我穿裙子,叫女兒呢,而且我媽這樣不也是沒拿你當外人嗎!”看著男友那一臉“你怎麼不理解我”的表情,閨蜜說她有一種踩到爛泥的感覺。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就算是再怎麼喜歡女兒,也不能把自己的兒子當做女兒來對待啊,好一點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會和父母異常親密,親密到讓別人接受不了,壞一點,甚至會變成性別錯位。

性別意識對孩子很重要

每個人生下來就有自己固有的性別,而能夠意識到自己的性別也是非常關鍵的,否則就會產生分歧,甚至發生錯位。

1、對自己的初步定位

有了性別意識之後,孩子就會做自己所屬性別應該做的事情,男孩開始喜歡車和追逐打鬧,而女孩開始喜歡娃娃和過家家,男孩想要做勇士,保護所有的人,而女孩只想做小公主,每天把自己打扮的美美的。

雖然這些行為在我們眼裡看起來是那麼的平常和普通,但其實這就是孩子性別意識的最初定位。

2、保護自己

有了性別意識,就知道了自己的隱私,什麼部位可以裸露,什麼部位必須遮蓋。這樣在遇到壞人的時候,不論對方怎麼哄騙,那些有了性別意識的孩子都不會同意對方的要求。

因為媽媽或者老師曾經說過,這些部位別人是不能碰的,而那些沒有性別意識的孩子,不知道什麼叫隱私部位,就更容易被壞人盯上,從而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結果。

所以一個孩子能夠有性別觀念真的很重要,不僅是擺正自己位置的關鍵,更是保護自己的手段。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缺乏性別意識的危害

如果兒童缺乏性別意識,那這個孩子就會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對應好自己的社會身份,甚至會發生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

1、產生性別錯位

“性別錯位”在近些年漸漸的進入了人們的視線,這其實算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主要就是一個人無法在心理上接受自己的生理,他們會嘗試穿異性的衣服,嚴重一點還會想辦法去做手術矯正自己的性別。

英國的一個兒科精神科專家曾經說過:“一種不典型的性發育,對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可能是一種非常強烈的和痛苦的經歷。”在人們還不瞭解這種疾病的時候,通常都會帶著有色的眼光來看待對方,但現在,再遇到這樣的人,大家就能更寬和一點了。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2、易受到傷害

17年,紅黃藍幼兒園發生了一個震驚了整個社會的事件,孩子被餵食藥片,體罰,甚至是“檢查身體”,很多小孩子都經歷了這噩夢一般的事件,但是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這其中有幾個孩子是沒有被“檢查”過的,因為他們不允許其他人觸碰自己的身體,所以被要求站在一旁罰站,從而免除了身體上的荼毒。

我想這幾個小孩子,肯定在家的時候父母就進行了這方面的教育,所以孩子才能有這樣的表現。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什麼時候建立性別意識

性別意識的建立非常重要,這一點父母在孩子兩歲的時候就應該有意識培養了,從著裝上、談吐上、甚至是愛好上,父母都要干涉,這樣才能夠把孩子逐漸的引向正軌。

如何樹立孩子的性別觀念

當孩子的性別意識開始出現萌芽的時候,父母就要早點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性別觀念,以防止孩子出現性別模糊。

1、注意孩子的穿著打扮

在《放開我北鼻》中,有一個小男孩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叫周嘉誠,剛開始大家都以為他是一個女孩子,因為他實在是太軟萌了,就連馬天宇都以為他是一個小女孩,當大家知道他是男孩後,簡直大跌眼鏡。

他的母親是一個設計師,雖然喜歡潮流,但也應該注意孩子的穿衣打扮,如果他總是被按照異性的模式打扮,時間久了,就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問,從而演變成很嚴重的心理問題。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2、強調保護隱私

對於孩子的隱私問題,父母一定要在很小的時候就教導他,不管男孩女孩都應該有這方面的教育。對於男孩來說,除了要教他們保護隱私外,還要告訴他們尊重女性。

對於父母來說,不能因為自己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就同孩子不分彼此,即使很大的還要和孩子一起洗澡,這是非常不利於孩子心理健康的發育的。

3、正確的解答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小的時候都有很強的好奇心,並且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極大的興趣,當孩子提出疑問的時候,父母絕對不能拒絕回答,更不能胡亂的回答。廣州的一個法官陳海儀在進行法律講座的時候,就對父母提出了三個不要:不要責怪孩子、不要回避問題、不要私下處理。

開誠佈公的談很重要,如果父母遮遮掩掩,那麼孩子就會變得更加好奇,父母若再不能好好解答,孩子就可能會通過其它的途徑去了解,反而更容易釀成大禍。

“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並不是迷信,而是有科學道理的

民間有一句話叫“兒大避母,女大避父”,父母一定不要覺得這些知識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懂了,更不要跟孩子過於不分你我,性別觀念的教育十分重要,不要等到事情發生了再後悔,否則就晚了。

育兒問題小八教,家庭教育要學好,孩子健康身體棒,我是@小八育兒堂,幫你解決育兒小麻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