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法律版狼人殺:有罪的到底是誰?

​十二位公民

一場模擬庭審

十二種身份背景

一場關於有罪與無罪的辯論

電影《十二公民》,改編自美國電影《十二怒漢》,以一個政法院校的補考為背景,將英美法系的陪審團制度引入其中。陪審團的十二位成員,來自社會的不同行業,不同階層,他們就一場“子弒父”的兇殺案展開討論。從有罪到無罪,從11比1到12比零,從說服到被說服,一場精彩的“狼人殺”正在上演。(


身份底牌:從一間教室看眾生百態

列斐伏爾認為,“社會是由空間構建的,空間為階級形塑。所以,空間是有層級的,而所有的空間都可以統攝到一個框架裡,這個框架就是社會空間”。


在影片中,教室指涉“社會空間”包含了不同階級的、象徵十二億人民的十二位公民。

在這個狹小的空間中分為三個階層:自主創業致富的房地產商為上層社會;檢察官、數學老師、北京包租公、急診科醫生、政法大學研究生為中層社會;保險銷售員、曾經被打為右派的老人、北京出租車司機、蒙冤入獄的紋身男、校外小賣部老闆、學校保安則是草根階層。


3號——傳統倫常的堅持者

3號陪審員出租車司機是全劇中堅持有罪到最後的人,是劇中偏激與非理性化的代表,“你丫給我閉嘴”、“我弄死你”等言辭從多個方面塑造出了出租車司機暴躁、固執的性格特點。

對於從小生長在皇城根下、受傳統道德觀念影響的他來說,“父為子綱、君為臣綱、 夫為妻綱”是世間不變的真理。在他思想裡,別說是殺死了父親,“哪怕和他爸吵了一架,動他爸一手指頭,那也是有罪的”。

這個“富二代”早在一開始就在3號陪審員心中被判了死刑。


因為嚴格堅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傳統思想,他為此妻離子散,付出了莫大的代價,他不願亦不敢承認是自己錯了,於是感情的砝碼在失衡的天平上不斷加重,讓他無法做出公平正義的評判。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與8號陪審員針鋒相對、 據理力爭之中,在身邊的人不斷的被說服、改票之後,他的精神與信仰一步步走進崩潰的邊緣,最終潰不成軍。


4號——被抨擊的上流富人

深色幹練的西裝、一絲不苟的外貌、邏輯縝密的話語,勇於向真理低頭的勇氣,簡單的幾個鏡頭就勾勒出 4 號陪審員——社會頂層人士的形象縮影,同時也是冷靜與理智的代表。

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理性缺失的年代,我們不難看出人們一邊“拜金”一邊“仇富”的矛盾心理,正如電影中的十二位陪審員除了8號外都對“富二代”有著難以磨滅的偏見與鄙視,可能就連被告人的律師也早已在心中審判其有罪了。

而在討論過程中,4號審判員也變成了仇富的“陪葬品”,一度被冠上了“資本家”、“用錢鏟事”的名聲,甚至連自己的感情生活都被人們多次關注和熱議。沒有人關注他們光環背後的艱辛,沒有人想過他們為了今天付出過多少努力。越是無能,越是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其實每個人目所能及的範圍,也只不過是自己的偏見罷了。


令人驚喜的是,在 《十二公民》中,我們見到的不是大眾思維慣性中名利至上的上層社會分子,我們見到了他們內心深處冷靜沉著的一面:熱愛真理、 立場堅定、以理服人、不懼低頭。

其實,每個人的成功都是有理由的,你做不到,不代表別人也做不到。摘掉有色眼鏡、去除刻板印象,也許我們就能就成功更近一點。


8號——正義的引領者

8號可謂是劇中正義的引領者,是理智的代表,也是開局唯一一個認為“富二代”無罪的人。

但事實上,他無法證明“富二代”有罪, 也無法證明“富二代”無罪,但是本著對律法、對生命的尊重,他希望所有陪審員能夠認認真真的坐下來探討這個案件,將疑點重新梳理。

8號是劇中正義的引領者,是政府權力符號化的代表, 上能辯駁眾人、直言真相,下能放開偏見、捫心自問。8號陪審員聲嘶力竭的問話猶言在耳:也許我們現在的表決並不能真正決定這個案件的走向,但我們卻是在為法律出聲,為法律的未來——一群即將成為法官的年輕人打分。

《十二公民》法律版狼人殺:有罪的到底是誰?

所有學法律的同學,哪一個剛開始不是抱著為了公平、為了正義的念頭,只是金錢和權勢在慢慢磨平他們的稜角,是敷衍和漠視在慢慢冷卻他們的熱情,於是對冤假錯案習以為常。

他們錯了嗎?

當然錯了,但更加錯誤的是我們,是我們讓偏見矇蔽了雙眼,讓輿論控制了思維,讓公義變得可有可無。

我永遠忘不了8號提出無記名投票,轉過身時孤獨的背影。


輪流發言:大家都認為有罪的,就真的有罪嗎?

在電影的這個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幾乎滿足了社會輿論的一切惡意,富二代,非原生家庭,刺殺生父,管制刀具。

在社會輿論之中,在各種媒體的口誅筆伐之下,在證人的恍恍惚惚之中,他已經死了。輿論給他安上了殺父的罪名,在唾沫橫飛中殺人於無形。


但是大家都認為有罪的,就真的有罪嗎?

傳播學有個理論,叫做沉默的螺旋,理論基本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受到廣泛歡迎,就會積極參與進來,這類觀點就會越發大膽地發表和擴散;而發覺某一觀點無人或很少有人理會(有時會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贊同它,也會保持沉默。意見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見的增勢,如此循環往復,便形成一方的聲音越來越強大,另一方越來越沉默下去的螺旋發展過程,最終只留下一個聲音。


正如電影裡樓下的大爺說他“聽見”富二代殺了人,女人說她“看見”富二代殺了人,兇器又是如此的獨一無二,所謂三人成虎、眾口鑠金,於是“有罪”的聲浪越來越高,形成了開局11:1的局面。


而電影中的8號陪審員卻在這樣的情況下發出了另一個聲音,“無罪”。

他將自己合理的懷疑提出來,啟發、引導其他陪審員對人證、物證進行合理地分析,通過數學論證駁斥 了證詞、“戲中戲”般的案件重演、兇器的慣性用法等多種方式征服大家,直擊真相。在據理力爭中鞭撻生命,在唇槍舌戰中質問靈魂,這才是這個社會該有的樣子。

請在大家都說“有罪”的時候,去嘗試提出“無罪”的可能。因為大家都說有罪的,不一定就是真的有罪!


舉手表決:也許堅持真的能叫醒那些裝睡的人

這是一個烏煙瘴氣、顛倒是非的時代,無數人選擇放棄自身的價值標準,與這個骯髒的時代握手言和,或者閉上眼睛裝睡。

我一直很認同周濂的一句話,“你永遠都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但這部電影卻讓我相信即使是在外部環境如此糟糕的情況下,也依然有人選擇過一種合乎德性的生活,依然選擇為公德正義發聲,並用自己的堅持去喚醒那些裝睡的人。


電影最精彩的地方我認為不是唇槍舌劍地辯論,而且一次次沉默後舉起的代表“無罪”的手。無論是從自己的人生經歷中移情產生認同感,還是願意聽進別人的意見向真理低頭,都是人們願意從大眾的價值準則走出來,正視這個案件這個社會的憑證。

請不要做一個裝睡的人。如果你認為這個社會不好,你就去改變它;如果你認為你的同胞愚昧無知,你就更要努力學習並試著去改變它。


自保和沉默並不會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好

但,公平和正義會

願以螢火之光,成為黑暗中的路標


文 字 :覃 子

編 輯 :酥餅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