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湖州市實驗幼兒園教師周起舞:不慌、不“盲”、不亂——疫情期間幼兒教師家園溝通指導策略初探

周起舞

新冠疫情的蔓延給我們所有人都敲響了警鐘,讓我們重新審視“生命教育”、“生態教育”的重要性。而在這樣特殊的疫情之下產生的“宅家”生活也使孩子們與家長們面臨從未有過的體驗。即便是在疫情狀態並不嚴重的地區,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或多或少地經歷了疫情初始的緊張慌亂、長久封閉的茫然無序亦或是家長與孩子之間互為嘆息的相處模式。因此做為教師在疫情發生後找準定位、釐清思路“不慌”、“不盲”、“不亂”,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疫情,關注幼兒的真實生活,瞭解不同家庭在疫情中的生活狀態,保障幼兒“宅家”期間的一日生活健康、有序、有價值的開展,給予家庭分層、有效的幫助與指導,成了我們教師面對的新課題。

一、 “不慌”——科學應對定人心

新冠病毒對我們所有人既是危險和災難也是磨鍊與考驗,在這樣的非常時期,對病毒的未知、對封閉的壓抑、對物資的擔憂,任何一個環節的因素都可能是造成一個家庭的焦慮與恐慌。從班級的微信群裡老師就可以明顯地感覺到,有的家長在不斷地交流疫情發展,有的在討論著居住環境的出行變化,更有的在瘋狂搜索防疫物資,絞盡腦汁去高價拼單購買口罩。家長們無心再關心孩子的需求與變化,對生存的狀態成了他們第一位的關注熱點。對此做為教師我們更需要理智地看待疫情,給予家長、幼兒真切的生活關懷和心理撫慰,深化溫馨團結的家園關係,為家庭送上定心丸。

1. 科學防疫、臨危不懼

我們積極關注瞭解國家發佈的最新疫情信息與防疫措施,為家庭提供最新、最正向的防疫信息,幫助大家特別是指導幼兒認識“新冠病毒”,用科學的眼光看待“疫情”、瞭解防疫方法,提供親子可以共讀的科普繪本,如“一個叫新型冠狀病毒的傢伙”“新冠病毒怎樣完成人際傳播”,推送“地球是一顆病毒星球”“怎樣正確佩戴口罩”等動畫視頻,宣傳市區政府與社區發佈的疫情動態等等,幫助幼兒及其家庭成員減少恐慌與焦慮,用積極健康的心態去正視疫情。

2. 安心宅家、坦然面對

疫情突起之後,物資的短缺成了家長心頭揮之不去的陰霾,特別是對口罩的需求成了全民瘋搶、各顯神通的狀態。我們的家長們甚至嘗試通過私人途徑用高價在班級群裡拼單購買2000個口罩。當拼單失敗後我們看到了組織購買家長的失落與焦慮,感受到了未購成功家庭的遺憾。於是我們先分析瞭解了一些在群裡需要購買的孩子生活狀況,瞭解家庭的真實需求,發現大部分家長屬於跟風購買抱著囤貨的心態,這部分家長我們對其進行勸導,幫助家長了解口罩科學有效的使用方法,反覆使用時的條件與方式,減少口罩消耗,促進高效利用。但是我們也發現了有的家長比如組織購買口罩的樂樂媽媽,因為生活環境的突變,夫妻分開隔離在不同城市,獨自帶孩子封閉在村落中,由此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壓力。這時我們就以幫助孩子媽媽減壓、安心為主。老師利用微信、電話溝通、語音、視頻連線等方式與之聯繫,幫助媽媽穩定情緒、轉移注意,發現孩子在封閉的農村的環境裡不但更安全,活動的空間範圍也比城市的樓房更大。既來之則安之,把更多的時間與關注留給孩子,好好享受這獨有的“長假”。

3. 多方籌備、積極應對

通過每日的互動排查我們也及時地掌握著班中孩子的動態,當疫情開始趨向穩定時,如何安全地從外地返程回湖歸家成了家長們關注的熱點。做為幼兒教師我們除了告知當地政府的最新政策之外,也要細心的建議家長做好多方準備,積極應對。比如根據浙江省的防疫政策,指導幼兒家長及時申領健康碼,瞭解其面臨的居家隔離的不同政策,對不同顏色的標誌碼做好應急物資籌備。我們推薦了劉晶波老師提出的《解讀抗疫.居家應急物資檢核表和應急包》給家長做參考,綠碼與黃碼的孩子與家庭成員面臨居家隔離時可以提前籌備好豐富、全面的物資。而當歸家途中變為紅碼也不要擔心,社區和政府會安排好集中隔離點,家長主要是為孩子和家庭準備好一個可以隨身攜帶至酒店的必需品應急包,做好十四天的封閉隔離準備。最後我們還告知家長返程時如需幫助可以隨時聯繫老師或者社區尋求幫助,讓孩子和家長的歸鄉路上充滿暖心與溫情。

二、 “不盲”——家教融合巧指引

在疫情“宅”家期間,全國上下都開展了延期不延學的活動。於是一時間孩子們開始在家學習,爸爸媽媽們不但要承擔著家長的角色還要擔負起老師的責任。於是隔離宅家的環境讓孩子們一個個開始化身“小神獸”,家長們也開始盲目地選擇幼兒學習的內容,各種爆炸的資訊、推送使家長們無所適從,讓孩子們感覺也不知所措。這時做為幼兒老師就應該幫助、指引家長了解需要、甄選內容,正向評價,使幼兒儘可能快樂而又意義地度過這段特殊時光。

1. 瞭解需求,滿足情感

當教師和家庭協同戰疫,共話時態之時,唯有彼此傾聽,開展對話,才能瞭解彼此的真正需求。比如我們在開展“延學”工作前,先做了一個班級小調查,對本班幼兒的“宅家”狀態、親子陪伴、生活習慣、閱讀興趣、遊戲方式等做了詳細的瞭解,通過調查投票的方式讓幼兒選擇最感興趣的活動、內容類型,最想做的事情等等。在瞭解的現實需求的基礎上,合理安排、及時並持續性的精選、共享優質資源供家長和孩子自選使用,通過了解幼兒與家長的工作生活狀態,對被分隔或者參與一線防疫工作的特殊家庭孩子做好人性化的關懷,結合班級幼兒特點開展相應的親子指導活動。如:採用視頻直播的方式讓幼兒看到自己的同伴、老師,切實地感受到彼此間關愛和思念;通過一對一網絡溝通了解幼兒在遊戲、學習時的表徵、想法、創意與困難,對感興趣地孩子進一步開展個性化的指導;通過傳遞爸爸媽媽在工作時的照片視頻方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離開自己外出工作的偉大與艱辛,對其產生敬佩與自豪感等等,做有溫度的情感聯結者,更多地滿足幼兒的實際需求。

2. 甄選資源,適宜適度

基於當前家長需要以及本班兒童特點,教師要甄選、提供有針對性的資源,提倡給予幼兒充足的遊戲空間和遊戲支持這一基本理念。融合原有課程,考慮到每個孩子宅家的環境、資源不同,對不同家長在資源運用中的問題和困難提供可操作性的活動建議,如:在材料的選擇上可以有更多的可替代性,可以選擇身邊環境中的物品完成過程,達成目標。在每日的推薦內容上適度適量,考慮動靜交替、領域均衡。每週的推薦中既包含當下防疫自護的要點又滿足自我學習的提升,還要結合宅家的特點突出自主遊戲、自我服務、家務勞動等多方面地協調發展。

3. 正向評價,促進發展

當隔離、宅家的號召開展後,孩子與家長的相處時光驟然增多,對孩子的表現也會特別關注,如:觀察孩子游戲、學習的速度效率,傾聽孩子語言的表達,發現孩子間的能力差異。於是家長對幼兒在這個長假中的表現會產生許多主觀性的評價。這時做為教師要積極引導家長做更多正向評價,給予孩子自主嘗試、挑戰,甚至失敗、試誤、調整的機會,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的表現。優化親子間關係,以陪伴、參與的角色更多地支持孩子的生活、遊戲與學習發展。

三、“不亂”——分層幫助促發展

今年的假期對幼兒、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漫長的假期,當我們一天天宅在家中,我們的生活開始變得無序,作息開始不規律,甚至晝夜的分界開始模糊,而與此同時學校老師們與家長大量地聯繫、溝通有時也讓家長疲於應付,看似宅家卻繁忙無比,往往會產生一種混亂心累的感覺。這時老師在從事家園溝通時就需要從孩子和家長兩個層面,釐清主線、分清人群,讓家教指導工作井然有序。

1.生活作息、規律有序

我們對孩子瞭解最多的內容有時不是孩子的學習發展,而是孩子在家中的生活作息規律情況。“一天吃幾頓飯?早上幾點起床?中午堅持午睡嗎?午餐是不是自己進餐。有沒有保持每天堅持運動的習慣?......”這些生活中的細節是我們在意與關注的重點,我們希望孩子在假期中養“習”為主,建立生活的秩序感,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引導家長與幼兒共同討論制定每日運動、遊戲、學習的安排,傳遞健康運動、保護眼睛等科學的理念,為家長提供幼兒居家作息的合理化建議,保障孩子生活的規律性。

2.多元指導、凝聚力量

我們還要了解幼兒宅家親子陪伴情況,對不同數量家庭、不同年齡層父輩、祖輩親子陪伴對象開展分層、分類的指導與要求,融合凝聚力量,發揮不同的優勢作用。例如:對年輕的父輩我們會把一些電子信息化的內容推薦給他們,會推送一些親子運動、科學實踐地資源。當然一些表格排查、微信填表的任務也會交給年輕的爸爸媽媽。他們具備的快速地反應能力與現代化信息技術可以很快理解明晰。但是如果爸爸媽媽要參與工作家中是祖輩家長陪伴,這時就要思考推薦的內容、提出的任務是否適合。一些閱讀陪伴,親子手工甚至是勞動實踐就明顯能發揮爺爺奶奶的力量,有時還會有意向不到驚喜。我們要避免一股腦兒,統一標準的家教指導方式,這樣的“一刀切”往往會忙中出錯、事倍功半。我們更希望通過多元的指導,聚家庭之合力,幫助孩子渡過這特殊的時期,促進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

當疫情來臨時、面對緊急狀態,做為幼兒教師應當發揮自身作用,既要有明確的專業規範和引領,穩定家長情緒,向家長傳遞科學教育理念,提供易行有效的育兒方法,又要有同理心,能換位思考,切實理解、接納不同家庭教育的複雜性與差異性,以保障兒童利益優先和幼兒為本為原則,採取遵循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的家園共育策略,將幼兒、教師、家長三方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形成協調穩固的家園互助網,面對疫情不慌不“盲”、穩而不亂、優質高效,那麼必將繁花與共,靜待春來。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